弹琴老妪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是浔阳江头商妇的哀音。可是在这哀音中,只充满着离愁别恨,若论她那迟暮之感,沉沦之苦,比之瘦西湖上的弹琴老妪,似乎又有霄壤之别了。
这瘦西湖上的弹琴老妪,经常弹唱的地点是绿杨村。许多老年的茶客都说,她在妙龄之时,原来也是一位名妓。为什么没趁着时光还未夺去她的姿色时,寻个归宿,便是“老大嫁作商人妇”也不可能,老者们就又慨叹着说:“那时的她,真个太红了,总以为花可长好,月可长圆哩!”
她在绿杨村卖唱的时期是很长的。最初的她,像还是老去徐娘。古典的服饰,配合着残存的风韵,很可令人怀想到过去绿杨城郭的繁华。因此,每天总还有不少的茶客花钱要她弹唱。她弹着月琴,唱着过时的歌曲,犹之子夜的鹃啼,深秋的蝉响,真够得听众们回肠荡气。可是时光又逼着她,将残存的风韵消逝了以后,要她弹唱的茶客,便也随着减少了。于是她只有在许多茶客面前自动地弹唱起来,弹唱了一会以后,便又自动地向茶客们讨索几文。讨索不是易事,她不知受到人家几多白眼,也不知向人陪了几多笑脸。再后来茶客们对她的态度,似乎随着她的老丑更是变得恶劣,于是她在弹唱时,缩到一旁,几乎连脸也不敢向着茶客了,只想利用自己摧抑的歌声,引起别人一些悲悯的心情。
不过她虽是被许多茶客们所遗弃,可是其中一些年老的人对于她,像还留存着未经毁尽的旧情。这就是常有的事。到了夕阳越过了西边的山头,暮色苍茫,渐次笼罩了大地,她收拾了月琴,带着疲倦和失望的情态,将要离开绿杨村的时候,会遇到一些老年的茶客,问问她卖唱的情形,更摇头代她惋叹,并且还会招呼茶房备一些点心送给她去吃。“这真谢谢×老爷了!”她说着,同时更向老者飘来媚眼。老者也撚须微笑。这时弹琴老妪和那老者,都像回复到少年时代,又温理着青春之梦了。可惜这绮梦终是要醒的!今日的瘦西湖上,弹琴老妪和那些年老茶客,再也不见其踪影,该已抛撇湖山,长眠地下了!
(《申报》1946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