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P2P网络借贷的资金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6]

——上海某线上P2P理财平台逾期兑付事件

案例回放

上海某线上P2P理财平台的兑付危机,需要追溯至2016年8月底:8月26日,关联公司上海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始暂停客户兑付;8月29日,该公司发布暂停运营公告。随后,有投资人称该公司暂停运营是由于该线上P2P理财平台不还欠款,导致该公司资金链断裂。

2016年12月26日,该线上P2P理财平台提现突然中断,并发布公告,声明财务人员因为温某家人的不断骚扰,纷纷离职导致无法提现打款,所以提现暂时中断。同日,该公司众筹委发布声明,财务部门不属于众筹委授权管理范围。但是在众筹委的协调下,次日又开始给投资人提现打款。

2017年1月16日,该线上P2P理财平台发布《关于尽快恢复按比例打款的公告》,但是依然没有兑付打款。

案例焦点

在该线上P2P理财平台逾期兑付事件里,有一份真假难辨的银行对账单尤为显眼,其曾发布公告指责保证金存管银行私自挪用保证金达500万元。对此,该银行上海分行反击称,将其风险保证金“挪为他用”与事实情况严重不符,属于虚假信息。该线上P2P理财平台官网发布的公告称,2016年5月13日,其与该银行达成资金存管战略合作协议,于2016年6月24日正式上线银行存管。

风险警示

1.折叠管理风险

P2P网络借贷,指的是投资个人通过网络平台把资金借给资金需求个人或机构,看似简单的操作蕴含着各种金融逻辑和风险点。因为P2P属于金融行业的创新领域,又在近年来飞速发展,难免会出现管理不善、产品设计风控把握不当等一系列问题,很多P2P平台采用无抵押、高利率、高风险的运作模式,信用风险和管理风险在P2P平台进一步放大。机构的趋利性更导致P2P平台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放松风控标准,导致坏账堆积,形成兑付问题。

2.折叠资金风险

平台的资金是否安全,直接关乎投资人能否兑付:监管资金安全,是投资人权益保障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不少P2P平台并没有采取三方存管等手段监管资金的流向和安全。平台私自挪用资金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在无形之中,不断加大了投资人的风险。

3.折叠技术风险

网贷平台的兴起,对于互联网技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很多P2P平台的技术建设及信息安全设置不够完善、不够成熟,影响投资人信息及资金安全。系统不稳定及安全性低,使P2P平台在运行时出现被恶意攻击、修改投资人账户等各种问题。

防控措施

1.资金用途

在某线上P2P理财平台逾期事件里,由于当时对于P2P网贷的针对性监管还不完善,对于P2P平台的资金安全把控问题也没有特别的方式。该事件中涉及的资金监控不严、高管挪用产品募集资金,都使产品的兑付风险不断增加。

2011年8月23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明确了应该合理设定业务边界的四条红线:(1)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2)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3)不得搞资金池;(4)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实现行业规范之后,银监会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或将开展资金托管。鉴于P2P网络借贷行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省级监管部门可借鉴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相关电子登记、资金托管制度,并做好专项治理工作,方能推动网贷平台健康发展。

2.融资企业信用风险

某线上P2P理财平台逾期兑付事件里,牵出两家公司——上海某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和某银行上海分行。

上海某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27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金融信息服务(除金融业务),数据处理服务,会展服务,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计算机系统集成,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与销售(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电子商务(不得从事增值电信、金融业务),市场信息咨询与调查(不得从事社会调研、社会调查、民意调查、民意测验),企业管理咨询、投资咨询(以上咨询均除经纪)等。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劳某,股东是劳某、王某和温某。

2004年8月18日,该银行正式开业。该银行前身为某商业银行,是一家于1993年在宁波成立的中外合资银行。2004年6月30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重组、更名、迁址、改制。现有股东23家,注册资本为115.06872431亿元,其中最大股东为浙江省某开发公司,持股比例为19.96%。

工商部门的登记备案信息显示,该线上P2P理财平台目前的股东为劳某、温某和王某3人,持股比例分别为41%、39%和20%。但在其他材料中显示,股东除上述3人外,还多次出现李某、金某两个人名。李某、金某(李某前妻)实际上是隐藏在该线上P2P理财平台背后的“黑衣人”,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从该平台创立之初,李某就一直把控着公司的主要业务。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不明晰,使该线上P2P理财平台的信用风险大大增加。

不忘初心

互联网金融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随着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入及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不断暴露,金融资产交易所在互联网金融方向上,致力于:(1)推动经济的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为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提供一个安全、收益相对较高的理财通道。(2)满足个人资金需求。银行对个人信用贷款的条件要求很高,个人从银行系统融资面临很多困难。在小额借贷出现之前,很多人被迫选择高利贷,结果往往陷入更大的资金黑洞。而小额贷款的出现,则为需要资金的人提供了一种透明、合理的新融资渠道。(3)推动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小额贷款主要是以个人信用评价为基础的贷款,它的发展体现了个人自身的信用价值,提高了社会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打造现代化信用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4)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小额贷款拓宽了个人投资的渠道,加大了资金的流动,提高了社会闲散资金的使用率,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金融本质

网贷不同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净资本”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信托公司都要有自己的注册资本,其注册资本少则几亿元,多则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且注册资本不是用来经营的,而是一种担保,是一种“门槛”。但由于网贷公司门槛低,政府尚没有出台指导性意见,平台软件几千元到几万元都可以买到。很多人民间借贷欠款很多,可能买平台虚拟借款人、虚拟抵押物品,以高利率吸引投资人投资。高利率一般是年利息最少为30%,个别平台达到了50%—70%。

P2P网贷属于新兴产业,是金融行业的创新模式,其发展历程不过几年,市场并不成熟。很多投资人及借款人都没有正确对待这种金融产品,其网贷仅是为了寻求高收益,而资金需求者是为了套现。作为网贷公司本身,由于开设的初衷只是为了牟利,其组织架构中缺乏专业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不具备贷款风险管理的知识、资质,因此很难把握和处理好平台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导致产生大量的坏账,最终只能倒闭。

关注P2P网贷平台投资人的资金流向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少网贷平台没有采取第三方资金管理平台,而是动用投资人的资金。实践中,一些网贷平台的老总自己从平台借款几千万元,用于企业经营,达到自借自用,风险无人控制也无人承担。其背后隐藏的巨大的资金风险只能落在投资人的头上,这也是不少平台能跑路的原因。而目前最为安全的做法则是将投资人的资金置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监管,第三方支付平台要严控其动用投资人资金,唯有这样才能给投资人的资金增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