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概念厘定

民国时期,西安以城墙为限分为城区与郊区,其中城区道路建设与养护工作先后主要由西安市政处、西京市政建设委员会、西安市政府工程处等城市市政建设及管理部门负责。本书的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主要是指位于西安城墙范围内的城市各类道路建设及道路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对和城市道路系统密切相关的四关城、环城路等道路的发展演变也予以研究。属于郊区范围的道路建设主要由西京筹备委员会、长安县政府等部门负责实施,不在本书研究范畴内。


[1]参见侯仁之、马正林、吴宏岐等学者的论述。侯仁之:《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地理学报》1979年第4期;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严艳、吴宏岐:《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系统与研究内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朱铭心:《九一八与西北》,《西北问题》1934年第2卷第1期,载李云峰、曹敏《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3期。

[3]郭世强:《1934-1941年西安城区道路工程建设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3辑。

[4]郭世强:《1934-1941年西安城区道路工程建设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3辑。

[5]阎希娟:《民国西安城市地理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2002年。

[6]1926年春河南军阀刘镇华在吴佩孚、张作霖支持下,纠集军队约十万人进攻西安,西安军民在杨虎城、李虎臣领导下进行了艰苦抵抗,至1926年11月西安解围,历时八个多月,西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7][美]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江溶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美]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鲁西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美] 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美] 鲍德威:《中国的城市变迁:1890—1949年山东济南的政治与发展》,张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美] 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

[12]李淑蘋、江芬:《民国时期底层职业妇女探析——以广州茶楼女招待为个案》,《安徽史学》2016年第5期。

[13]邹东、肖大威:《民国初期(1912—1937)广州城市建设理念初探》,《南方建筑》2014年第6期。

[14]霍慧新:《电话通讯与民国城市灾害治理探析——以上海火灾为例》,《兰州学刊》2015年第3期。

[15]吴俊范:《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年。

[16]龙天贵:《民国城市灾害及官方应对机制探析——以1928—1937年的南京火灾为例》,《兰州学刊》2013年第8期。

[17]董佳:《缔造新都:民国首都南京的城市设计与规划政治——以1928—1929年的首都规划为中心》,《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8]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9]王建伟:《民国北京的双面叙事》,《学术月刊》2016年第12期。

[20]武伯纶:《西安历史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21]马正林:《丰镐—长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2]史念海主编:《西安历史地理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

[23]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4]西安市档案局、西安市档案馆编:《筹建西京陪都档案史料选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5]吴宏岐:《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

[26]史红帅、吴宏岐:《西北重镇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年版。

[27]吴宏岐:《抗战时期的西京筹备委员会及其对西安城市建设的贡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辑。

[28]吴宏岐、肖爱玲、严艳:《抗战时期西京筹备委员会的城市绿化实践及其启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第3辑。

[29]阎希娟:《民国时期西安交通运输状况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辑。

[30]阎希娟、吴宏岐:《民国时期西安新市区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1]任云英:《近代西安城乡居住空间结构及其形态特征初探》,《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2]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3]参见陈青化《民国时期西安园林初探》,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郭世强《1934—1941年西安城区道路工程建设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3辑;杨帅《近代西安城市医疗地理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等等。

[34]金广君、朱超:《城市街道空间的演变:从道路系统1.0到“绿街系统”》,《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第5期。

[35][英] 斯蒂芬·马歇尔:《街道与形态》,苑思楠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36]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