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物之光(读中华 学科学丛书)
- 霍静主编
- 528字
- 2025-04-21 19:13:32
1.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古人将谷子称“粟”,“故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指的就是粮食是人民生命的主宰。
生物学中的“粟”指的是一种禾本科谷类作物,去壳后就是“小米”(图1-1)。粟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许多微量元素。研究显示,每500g粟中的蛋白质含量比大米、玉米高出6~11g。我国的北方农村地区把粟当作产妇良好的滋补食物,熬成米羹还可作为缺少母乳婴幼儿的食物。
粟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益脾胃,养肾气,除烦热,利小便,其养分丰富,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另外,粟还是制造黄酒的原料之一。

图1-1 粟
粟的花序由一个延长的中轴和很多小穗组成,着生在中轴位置的称为第一级分枝;着生在第一级分枝上的是第二级分枝;着生于第二级分枝上的为第三级分枝。分枝上的每一个小穗具有两朵花,但只有一朵花结实。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都很短,紧密排列在第一级分枝上成为一簇,形似圆锥,称为圆锥花序(图1-2);这些圆锥花序形成的簇排列在中轴上,呈穗状。整个花序上的小穗多至2万至3万朵花,如果有一半的花结实也能有1万到1.5万颗子。

图1-2 粟的圆锥花序
小小的粟作为粮食,其“种一粒,收万颗”的特点,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唐代诗人李绅对农事活动认真观察后的一种朴素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