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
- 童之侠编著
- 1123字
- 2025-04-22 11:48:37
6 中医药学家葛洪炼丹发现物质变化规律

葛洪,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人,东晋化学家、医药学家。
在封建社会,贵族官僚希望永远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希望有一种“仙丹”让他们长生不老。于是就有了炼丹术。炼丹的人把一些矿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炼。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出新的物质来。长生不老的仙丹是一种幻想,当然是炼不出来的。但是在炼丹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物质变化的规律。
葛洪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在其炼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应。葛洪详细记录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的知识,也记录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葛洪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他指出,对丹砂加热,可以炼出水银,而水银和硫磺化合,又能变成丹砂。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化学反应。他还指出,用四氧化三铅可以炼得铅,铅也能炼成四氧化三铅。此外,葛洪还提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药物和方剂,有些已被证实是特效药。如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碱式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等。
葛洪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这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他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得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很便宜,消除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他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地注明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不懂得医术的人也能使用。
葛洪第一次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另一种叫恙(yàng)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记录了,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便会一边长一边溃烂,人还要发高烧,十个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葛洪描写的这种病,正是天花。葛洪把恙虫病叫作“沙虱毒”。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有一种小虫叫沙虱,它在叮咬的时候将这种病原体带到人的体内,使人得病发热。葛洪在广东罗浮山的山里住过,这一带的深山草地里就有沙虱。沙虱比小米粒还小,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葛洪发现了沙虱,并指出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
葛洪很注意研究急病,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急性传染病,古时候由于认知的限制,人们认为急性传染病是天降的灾祸,是鬼神作怪。葛洪在书中说: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毒气”。在没有显微镜的一千多年前,葛洪能够排除迷信,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的,这种见解很了不起。

葛洪博物馆(童之侠拍摄于广东罗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