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灰白的云层,落在普林斯顿大学中央广场那排参天大树上。原本就充满活力的校园,这几日因“跨界项目”选拔的消息而愈加热闹。海报、电子公告屏不断播放“异世界艾尔克兰蒂交流”的宣传材料,来往的学生和教师们时不时低声议论着申请流程或即将到来的面试,显露出一种既庄重又让人心跳加速的气氛。
在大学行政楼的正门,数名工作人员正按照名单核对身份,面容严肃。要知道,跨界项目不只是普通的国际交换,而是关乎地球与平行宇宙艾尔克兰蒂的重大合作。尤其是最近“反抗组织”频繁活动,令官方对甄选安全性倍加重视。据说,若非学校与多方势力长期沟通,这次选拔或许会被无限期搁置。
埃德加·费伦手握申请资料,站在行政楼外的人群里。身旁的同学正兴奋地讨论面试要注意什么问题、教授会出哪些刁钻考题。但埃德加显得更为沉着。他知道自己准备得并不算充分,却已做足了“能做的一切”——父亲留给他的资料、在“异能基因学”上的积累、对艾尔克兰蒂语言和文化的兴趣,都将化作他面试时最有力的武器。
回想前些时日,母亲将父亲的遗物匆匆寄给自己,让他对诺亚领和费兰特家族有了更直观了解,也更确认父亲失踪与异世界紧密相关。为了亲手解开这个谜团,跨界项目成了他唯一且最直接的通道。在几天前的一番奔波后,他已得到学院导师的推荐,并把报名资料成功交给了校方。今天,便是最终面试与评审的日子。
一大早,行政楼大礼堂就被布置成了一个临时面试场地。宽敞的舞台上方悬挂着电子屏,显示“艾尔克兰蒂交流项目·面试通告”。台下摆放着一排桌椅,背后是数位老师、教授,以及几位神情威严的官方人员——有些来自地球政府跨界事务局,也有些疑似军方或情报部门。显然,这个项目不单是学术交流,更牵动地球层面的战略利益。
礼堂里,一批批报名学生按指定顺序候在后台或礼堂座位区,等待名字被叫到后进行面试。面试流程据说分为几大块:专业/学术问答、心理评估、语言或交流能力展示,以及对艾尔克兰蒂文化与安全常识的考察。完成后,专家组将现场给出一个初步评定,通过者再进行背景审查,最后公布正式录取名单。
埃德加与其他学生一同坐在前排区域。人群里有人紧张地翻看最后的笔记,也有人互相鼓励打气。埃德加并不与人过多交谈,只是默默思考面试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导师提过的那句“艾尔克兰蒂不是想象中那般简单”。他心里也有些忐忑:若对方问到“你为何要去艾尔克兰蒂”时,他该如何回答?不能直接说“为寻找父亲”,也不能暴露对“费兰特家族”的过度关切,否则会引起怀疑。
“接下来,请 1号到 10号考生到等候室做准备,11号到 20号在外候场……”工作人员喊起名字,一批批学生依次离座。埃德加瞄了眼自己的号码,是 27号,还得等上一阵子。他决定先观察几场面试情况,以揣摩面试官们的关注要点。
礼堂正中央一张临时搭建的“面试台”前,第一组学生上台了。他们依次坐在一排椅子上,面试小组的教授或官员则坐在对面。大屏幕实时显示考生的专业、年级和基本信息。远远看去,面试官的提问涉及面相当广,从基础学科知识到艾尔克兰蒂地理文化,再到政治与安全态度。虽然听不清全部对话,但能看出学生回答得或紧张、或侃侃而谈,而面试官们则表情严肃,不时低头记录。
一小时过去后,第一批学生面试基本结束,有人面露喜色走出来,也有人神情沮丧。紧接着是第二批、第三批……场面井然有序,却带着无形压力。埃德加心跳渐渐加快,暗暗在脑海里演练——若面试官问到“你去艾尔克兰蒂想做什么研究”,他会答“兽性基因的多样性与人类基因工程的对比”;若问到“你对那边的文化和语言了解多少”,他会展示自己自学的一些基础对话能力,或者引用几句父亲遗留的异世界文本——当然,要小心别泄露对“费兰特家族”的特殊关注。
这时,身旁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嘿,埃德加,你看起来很紧张啊。”说话的是诺兰·格瑞,同专业的好友兼同级同学。
埃德加扭头见到诺兰,对方正端着一杯热咖啡,脸上兴奋又带点忐忑:“你也终于来了啊?记得当初你就说要报名。”
诺兰挠头:“是啊,我对艾尔克兰蒂的奇异物种简直着了迷,想去他们的原始林地采集植物样本,听说有些种子对基因工程有重大意义。要是能发现新物种,我这论文……可就发达了!”
听他天真地畅想,埃德加却笑得有些勉强:“我也想去那边完成研究,算是圆一个心愿吧。”
不远处,一个身着黑色西装、带着耳麦的魁梧男子正在来回巡逻。他的目光时而扫向学生队伍,时而看向行政楼的保安岗。
“看,那个人是修兹·墨菲吧?”诺兰小声问,“我在校网论坛见过他的名字,说是专门来提防反抗组织的。”
埃德加点头:“之前见过他几次,对安全管控特别严格。但愿今天别再出什么事。”
正说着,队伍开始移动,每位考生依次走进行政楼大厅。楼内设置有一个临时候场区,面试将在大礼堂进行。众人入内后,便看到礼堂门口张贴着考生名单和编号安排。诺兰很快和埃德加分到不同批次进入后台,两人简单道别,彼此祝福对方顺利。
又等了许久,工作人员终于喊到“21号到 30号请到等候室”,埃德加随同一群考生一起起身。走进后台后,他发现里头的气氛更安静,大家三三两两紧张对视,有人还低声背诵异世界语言,有人看着演示文件最后温习一遍。埃德加找了个位置坐下,心里反复酝酿开场要怎么自我介绍——不能太公式化,尽量突出自己对跨界基因研究的热忱。
忽然,后台另一侧通道微微喧哗了一下,他扭头看去:只见一个挺拔的青年身形出现,正与某位学校官员轻声交谈。那青年五官立体,浅色瞳孔在昏暗灯光下仍显得熠熠生辉,正是莱昂哈德。埃德加心中猛地一紧:莱昂居然也在这里参加面试?而且看官员对他的恭敬态度,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莱昂与官员聊了几句后,官员对他点头致意,就离开了后台。莱昂转过身,便看见了埃德加,两人目光交汇,有那么一瞬间都略感意外,但又仿佛“理所当然”地碰上对方。
“你也来了。”埃德加先开口,低声问。
“嗯。”莱昂轻轻点头。他看向埃德加胸前佩戴的编号,淡淡一笑,“你是 27号?我好像是 31号。应该就在你后面那批。”
埃德加对“31号”这样的编号感到一丝疑惑:毕竟莱昂是艾尔克兰蒂籍,却要参加地球这边的面试?不过转念一想,对方毕竟是留学生身份,若想以“学术合作”的名义再度通过官方通道回国,也许要遵循某些程序。先前在咖啡厅就有暗示他打算很快回家。于是埃德加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声道:“难得见你出现在这种场合。你要以同一批随行队伍一起回艾尔克兰蒂?”
“是的。”莱昂静静答,“回国有些要事要办,正好学校这次跨界项目开得及时,我索性借这个渠道。省得我独自联系次元管理局,程序更繁琐。”
埃德加点点头,心想:果然如此。两人正要再说几句,后台那边有工作人员在催促“21号~30号这批考生,快速集合进行最后身份确认”。埃德加顾不上细聊,匆匆与莱昂道别:“等我面试完再说。”
“祝你顺利。”莱昂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转身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埃德加心中莫名升起一股踏实之感,仿佛有这么个同龄人一起踏上异世界之路,少了几分孤单。不过,他也清楚:莱昂显然身份不凡,这份贵族气度早已超过普通学生水准。若将来真到艾尔克兰蒂,自己或许能借助他获取某些情报,也可能被他卷入更复杂的冲突。
工作人员开始让 21号到 25号这几位上台面试,埃德加心里默默数数,自己是 27号,意味着下一组就到自己。于是他趁机打量台上情形:那几位同学一个接一个回答教授提问,其中有谈地理,有谈文化语言,也有谈对跨界利弊的看法。有个男生显得紧张,不断地翻看个人资料,却被面试官训斥“不够成熟”;也有位女生口齿伶俐,展示了流利的艾尔克兰蒂语片段,现场赢得掌声。
这让埃德加暗下决心:不要被场合吓倒,把自己想说的条理清晰呈现就好。
不多时,那一批面试结束,轮到26号~30号。埃德加拿着资料走上舞台的另一侧,先与那几位学生依序坐在台前。明亮的灯光让他眼睛有些刺痛,一行面试官——包括他熟悉的诺尔教授、另外几位学院领导,以及地球官方两名看似背景深厚的人——都坐在对面桌后。大屏幕显示当前面试名单和个人信息,轮到 26号时,他先行看那个同学回答,然后自己就是下一位。
26号是个满脸稚气的大二男生,看上去过于紧张,好几次回答都磕磕巴巴,被面试官追问各种细节。等那男生退场时,脸色相当难看,显然不太顺利。
然后便听到主面试官点名:“请 27号埃德加·费伦。”
埃德加心头一紧,迅速站起身,走到面试席前。他先向面试官鞠躬问好,并用简短话语介绍自己:“尊敬的各位老师,面试官,大家好,我是埃德加·费伦,现就读于本校生物系,专业方向为‘异能基因学与跨界生物研究’。非常感谢有机会参加这次跨界项目面试。”
坐在正中央的诺尔教授微微一笑:“费伦同学,你好。我们在之前的申请资料里看到,你对艾尔克兰蒂的语言和文化已有一定基础了解,尤其对兽性基因非常感兴趣。你能先说说自己在学术上有什么优势吗?”
埃德加挺直背脊:“好的,教授。我从大一开始,就对艾尔克兰蒂的兽性基因产生极大兴趣,曾在实验室参与相关课题,也自学了那边的官方语言与若干方言。此外,我长期关注跨界领域的学术论文,并发表过一篇关于‘基因多样性与异界环境适应性’的小论文,虽是初级成果,但希望能为今后深入研究打下一点基础。”
教授翻看着资料,点头:“看得出你对学术研究确实投入不少。那你认为,艾尔克兰蒂的兽性基因对地球科技或社会能带来什么价值?或者说,你打算在异世界展开怎样的研究策略?”
埃德加组织了下语言,回答:“首先,我认为兽性基因并不只是外观或身体素质的变化,它潜藏着潜能,如特定血脉具有令人惊叹的自愈力或对环境的适应度。对地球而言,若能与我们的基因工程结合,可能在医疗、医疗器械、化疗康复等方面有巨大潜力。至于研究策略,我想先在艾尔克兰蒂分校与当地科研机构合作,从体质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条线入手,谨慎且系统地搜集样本与数据。”
面试官当中另一位学院领导问:“你可知道地球对艾尔克兰蒂并未完全开放顶尖科技,他们也对我们有保留,你如何看待这种相互封锁的状态?”
埃德加略作思考:“我承认双方存在巨大技术与文化鸿沟,以及政治层面的互不信任。不过我觉得即使如此,学术合作仍有其空间。只要在遵守保密和安全法规的前提下,研究基本生物学特征并不算违背双方利益。恰恰相反,这或许能减少误解,增进两界在医学、人类学上的共识。”
这番话让面试官们微露赞许神色,至少是一个理性的表态,既没有天真地要求“完全敞开大门”,也没有盲目批判封锁策略。
“那么,费伦同学,”坐在面试官席最右的一位官方男性忽然发问,他看起来像地球政府跨界事务局的人,“你可知艾尔克兰蒂并非太平之地?据近期情报,他们内部以及反抗组织都相当活跃。你有心理准备吗?万一遇到危险,你能否应对?”
埃德加神情一肃:“我对他们内部的纷争略有耳闻,例如多个国家间的领土纠葛,以及近来反抗组织在地球也有活动。我会听从官方与校方安排,尽量不卷入政治冲突。但若真的碰到危险,我也会冷静行事,优先保全自己与同伴安全。”
这回答虽中规中矩,却显得踏实。官员看了他一眼,又说:“一旦进入他们境内,你或许接触到一些机密研究内容,是否愿意严格遵守地球方的保密规定?你需签署一系列保密协议,包括不得泄露关键技术给艾尔克兰蒂本土势力,也不得私自探索高风险区域。”
埃德加暗想:保密协议对他不是大问题,他真正想探寻的是父亲踪迹和“凤凰血脉”之谜,这不见得和地球尖端武器技术有冲突。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点头:“我理解,并且愿意配合。”
众面试官彼此交换眼神,似乎对埃德加的态度与回答还算满意。诺尔教授最后关切地问:“你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如何?艾尔克兰蒂环境复杂,不是单纯的城市化社会,你可能要跋涉、适应当地条件,压力很大。”
埃德加向他们提供了健康证明,并解释自己从小身体素质不算极好但足够耐劳,也无严重心理疾病。他还适度提及:“我家境普通,但我有强烈动机完成学术研究,能接受艰苦环境。”
面试官们又记录了几行字,示意他做一个简短的语言展示。埃德加站起身,简单用艾尔克兰蒂通用语做了自我介绍,并背诵一小段当地传说的开篇句子。他口音虽不完美,但流畅度让在座的人有些惊喜。诺尔教授笑赞:“不错,看样子你做过系统练习。”
“谢谢教授。”埃德加鞠躬。他知道这是关键加分项之一。
面试持续了约十分钟后,面试官示意可以了,让他先去旁边等一下。埃德加离开面试席,心里却仍有些紧张:不知他们会打多少分?自己有无忽略某个深层问题?但总的来说,这场过程算是正常发挥,没有出现重大失误。走下台阶时,他看见台下一个熟悉身影正对他投来鼓励目光——是诺兰。诺兰对他比了个大拇指,小声加油,似乎觉得埃德加表现相当不错。
还没等埃德加完全平复心情,就听到工作人员叫道:“31号,莱昂同学,请上台。”
埃德加蓦地打起精神:看来莱昂就紧随自己之后面试。他留意到礼堂里不少同学露出好奇眼神,私下低声议论:“莱昂哈德不是艾尔克兰蒂本土人吗?怎么也参加地球方的选拔?”“难道是要以特别身份回国?”……类似窃窃私语此起彼伏。显然,大家对莱昂的来历与动机都充满疑惑。
莱昂走上面试席,一如既往的冷静自若。大屏幕自动显示他的个人信息:“莱昂哈德,现为本校交换生,艾尔克兰蒂籍。”这让面试官席的几位领导交换了目光,有人眉头微皱,却没公开质疑。
诺尔教授语带疑问:“莱昂同学,你……要参加这次跨界项目?你可是艾尔克兰蒂那边的留学生,按理说若想回国,直接向次元管理局申请即可,何必走这一套程序?”
莱昂神色平静:“是的,教授。不过由于我在地球也修了不少学分,还想完成部分研究,需要带着‘跨界合作学员’身份回国,这样能更方便与当地分校对接。此外,我家族也希望我以‘官方认可’方式返乡,避免出现立场模糊或引发误会。”
这番解释算合情合理。台下有人暗暗点头:莱昂这样做,既能留在地球项目名单中顺利过关,又能借官方资源,而不会因为独自返国而被视为“可疑分子”。面试官显然也明白这层关系,没再刁难。
另一位官方人员问:“那你对于此次随队前往艾尔克兰蒂的计划,有什么目标或学术方向?毕竟你本来就来自那儿。”
莱昂轻咳一声:“我的专业方向是近现代机械与工业改革。地球在 22世纪取得极大成就,但对我们而言只能学习 20世纪初级别内容。我希望藉由本次项目带回更系统的机械理论,以帮助我的家乡改进工业。并且,我在地球学习时也对基因学等领域保持关注,也想近距离看看跨界科研如何进行。”
坐在右侧的一名军方代表却抛出尖锐问题:“你既是艾尔克兰蒂人士,为何不直接寻求你们王国的官方支持,而要以我们地球的跨界项目身份回去?难道是想探听我们更多机密?”
现场气氛陡然一紧。似乎有人对莱昂夹在两边的立场心存疑虑。
莱昂目光微寒,但还是礼貌回答:“我并无意探听什么机密。若我真想窃取机密,大可在这留学期间就做。之所以走跨界项目流程,一来显示我对地球方的尊重,二来避免王国与地球间出现不必要的猜疑。我相信正大光明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促进双方理解。”
这番话言之有理,令那名军方代表沉默下来,也让不少面试官暗暗点头。随后诺尔教授加以缓和:“好的,莱昂同学。那你谈谈对技术封锁的看法如何?地球并不完全开放尖端知识给艾尔克兰蒂,而艾尔克兰蒂也对兽性基因的秘密有所隐瞒。你怎么看待这种相互保留?”
莱昂没有回避,直视对方:“这是现实政治的必然产物。我个人虽不赞同过度封锁,但也理解双方立场。作为学生,我只能尽力在项目里学到最大可能的知识,回国后也会遵守双方协议,不做违反合作原则的事。”
这回答滴水不漏,面试官们再度埋头记录。
紧接着,有人要求莱昂做语言或专业展示。令台下不少人惊讶的是:莱昂竟也能用中文或英语流利交流,更别提他本就掌握艾尔克兰蒂的通用语。至于专业,他从随身资料袋里拿出一份简明的机械改革计划书,里头列出一些想在王国推进的蒸汽机改良方案,还有如何借助地球 20世纪初期的工业技术加速家乡工厂现代化的构想。
面试官们看完后,对他的思路表示认可,认为他确有学术价值,并非浪得虚名。
最后,一名校方领导关切道:“我们也知道你是贵族身份——有传闻说你与狮族王室关系不浅,这会对你的学习目标产生影响吗?万一牵涉到政治斗争怎么办?”
莱昂微微垂眸:“家族背景确实给我带来某些便利,也伴随责任。但我仍希望以学生和学者身份进行学习研究。若有政治因素介入,我也会尽力斡旋,不想让学术合作变成权力博弈的筹码。”
面试官显然对他的态度有好感,虽不能确保他毫无私心,但至少台面上看的过去。于是面试简单收尾,让他暂且等候结果。莱昂下台,走回后台时,许多学生都投来惊异或敬畏的目光。因为他在回答时那股不卑不亢的自信,确实超乎寻常,和普通同学形象截然不同。
埃德加目睹这一切,也暗暗心惊:莱昂这么坦然地处理质疑,果然不简单。但更多的是隐约松了口气:起码从此可见,莱昂真要搭乘同一批跨界队伍,届时——说不定能对自己探寻诺亚领线索有所助力。
面试仍在继续进行。埃德加和莱昂被安排在礼堂后台的等候区,等待初步结果出炉。官方这次面试采用“即评即出”的方式,每十人一批评完,面试官会简短商议后宣布通过名单,让考生若通过就进入下个流程,若未通过则直接被劝退。
埃德加注意到:一批批学生出来后,有人神色欢喜,也有人失落离开。当终于轮到他们这组,工作人员拿着一张名单快步走来:“以下同学初步通过面试,进入下一阶段审查——27号埃德加·费伦,29号诺兰·格瑞……31号莱昂哈德……”名字依次被念出,全场一阵骚动,那些没被念到的学生面露苦涩,只能默默离开。
被念到名字的自然欣喜,埃德加也松了口气——自己顺利通过第一轮。这意味着只要没有其他硬伤或政治风险,他即将正式成为跨界项目一员。莱昂也在名单之列,一切显得顺理成章。
然而,就在工作人员准备进一步说明下阶段审查流程时,后台走廊突兀地传来一阵女人的尖叫声,继而是一声低沉的怒斥:“不许动!都别动!”
紧接着,走廊侧门轰然被撞开,数个全副黑衣的人迅速冲进来,他们手中拿着简单的热武器或电击棒,动作凶狠。“砰”地一声,培训室一块玻璃窗被打碎,引来无数人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