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与周围的世界

1920年,美国的农业和工业产品产量就已经超越了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其国民享有最高的人均收入。到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这一收入更是增长了6倍,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尽管仍有不足,但美国企业自1920年以来出色的经济表现是毋庸置疑的。这一评价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或大企业,以及低科技或高科技企业。这种螺旋式增长中最长的中断是大萧条时期,但即便在那个时期,许多企业仍在成长。

相当一部分人实现了“白手起家”的美国梦,于是许多人都在跃跃欲试。虽然最后大多数人未能成为富人,但他们及其子女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改善。按人均计算,美国人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公民创办的企业都多,也目睹了更多的企业失败,然后又创办了更多的新企业。

这种创造、失败、再创造的循环是市场经济的常理。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很喜欢说这么一句话:“内部动荡是现代企业的缩影。”他曾在书中写道:“资本主义本身就是一个转型的过程,它不断地从经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熊彼特对这一过程的比喻——“创造性破坏的永恒风暴”——比其他任何表述都更能代表美国经济。

熊彼特与一些经济学家将创造性破坏的代理人称为“entrepreneurs”,这个法语单词的意思是“商业冒险家”。一个企业家的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另一个企业家的毁灭,尽管德国社会主义者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 Liebknecht)在1907年曾说:“资本主义的基本法则是‘你或我’,而非‘你和我’。”与李卜克内西的主张相反,美国市场经济的演变是一种正和博弈。随着客户购买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