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川新梦:抚州文艺精品创作与特色文化走出去研究
- 意娜
- 2074字
- 2025-03-24 16:22:34
三、倡导德艺双馨的时代精品力作
“德艺双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艺创作时总会提及的话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他提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
。前述“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艺工作者之“德”,“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文艺创作者之“才”与“艺”。德在于养,艺要去修,创作者要想达到“德艺双馨”,就要不断地在实践中磨砺、体悟、思考,要经历一个痛苦与超越的过程。
(一)戒浮戒躁是文艺创作者的本分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很多老艺术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他还提到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而造成这些的原因,一是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另一个是“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文艺作品最终要由创作者来完成,创作者的德艺修养决定着文艺作品的水平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处理好义利关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二)养德与修艺是文艺工作者的必修课
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个人修养包括德行修养与艺术素养两个方面。关于养德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德艺双馨的呼唤与重视与其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的科学认知是分不开的。正像他所说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社会影响力大,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
他要求“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良好职业道德体现在执着坚守上,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最后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三)“德艺双馨”是时代的需要
“德艺双馨”一直都受到文艺管理部门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视。早在2012年和2014年,中国文联就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了“台上台下一样,人前人后一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守护者,积极践行文艺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核心价值观,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抵制‘黄、赌、毒、黑’等违法乱纪行为,修身律己、磨砺品行、德艺双馨、行为世范”等指导性规定。“爱国、为民、崇德、尚艺”都是修养的表现,已经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声和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广大作家、艺术家一定要处理好德与艺的辩证关系,要有“德艺双馨”的远大抱负,向大师看齐,对后世负责,要努力磨炼,要将对德与艺的追求体现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在对生活的认识和体味中,对急功近利的贬斥中,体现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