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修路工作队

养猪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副业队从聊聊几号人,到现在的几十号人,天天围着那些猪来转的,对于那些猪,有时候那是比家里面的孩子,还要用心。

每天都要监察这些猪的健康问题。

作为兽医,陈达更是二十四小时待机的,就怕这些猪出现一点点什么问题。

而且哪怕是其中一个猪舍的任何一头猪出现了一点点小问题,他们都会清空整个猪舍,清洗消毒,这可都是工啊,每天能把副业队的人,忙的累趴下的那种。

也就是如今这个年代。

要是放在未来,赵东阳已经被告上法庭了,一个苛待员工跑不掉。

七八十年代的人民是最刻苦耐劳的,一天上班十二小时只是保底,有时候一天干足十六个小时,能睡五六个小时,加上吃饭都不会有八个小时时间。

什么排休,更加不用想了。

都是为大队干活。

他们也都清楚,这养猪是为了整个大队的生活而养的,倒是没有多大怨言,而且这时候,谁不苦,谁不累,修路的人更累啊。

“不仅仅是你们副业队的人累啊,你们大队的人不累吗,其他大队不累啊,我们公社的人不累吗,但是他们累死累活一整年,工分一算下来,钱没多少,说不定还要倒赔,你们向阳就不一样了,就按照你这样养猪,哪怕下半年不进新猪仔,这几百头猪都足够你们今年的一年的收成了!”

虞主任有些感概的说道:“说句不好听了,涂阳就一个向阳大队副业生产队了,你们生产队在,整个向阳,说不定生活水平都能提高一个档次!”

大部分农民,一年到头,粮食倒是不凑,细粮不够还有粗粮,除了大饥荒的那些年,还真没有饿死人的,可农民和农民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可能就在那一口肉了。

向阳,估计很快就要进入一个吃肉自由的新时代了。

“虞主任这是话里有话啊!”赵东阳笑了笑,他又不是小孩子了,这点话外话,他还是听得出来的。

“要不说,你这小伙子上道,你老汉年轻的时候,要是有你这一份老练,还真不至于回到这大山里面来!”虞主任微笑的说道:“我去过你们猪场,你们猪场养猪的方法好像不一样的,我就想问,我们涂阳,能不能推广一下,向阳吃饱了一口肉,我也想让涂阳的农民,也能吃上一口肉啊!”

“行是行,但是不是现在!”赵东阳摇摇头:“第一,我们自己都还在摸索这种全新的养殖方法,流水线作业是需要一次次的调整的,目前我们自己都还在积累,推广出去,一旦方法错了,那可是害死人的,要是有人养了一百几十头猪,方法用错了,猪出了问题,那就是的跳楼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了!”

这种事情,最忌讳的是冒进。

“已经有些大队已经想要效仿了!”虞主任说道。

“反正我觉得,你们的公社就暂时不要掺合!”

“你还是觉得他们养猪越多,越容易出问题!”

“要是都这么好养的,还需要我们这么辛苦吗,成功未必是必然的,而失败很多时候才是常态,养几头猪,输得起,养十几头猪,熬得住,要是几十头猪,那别说生产大队,公社都心疼啊!”赵东阳摇摇头:“反正我不赞成盲目跟风养猪,我向阳大队不吃独食,要想养也可以,等到我们摸索出了全新的养殖方法,还完成了饲料配置,环境温度湿度空间等等的数据标准之后,到时候公社就可以牵头搞养殖猪!”赵东阳说道。

他就没想过吃独食。

第一,时代不允许,不要说七九年,这八十年代,吃独食都是要被掀翻的,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时代,农村的话语权低的可怕,整个涂阳,如果就向阳一颗明珠,太过于耀眼了,哪怕赚钱的,时而被薅羊毛,那也是肯定的事情,薅羊毛还不是最可怕的,就怕有人连锅端,事实上向阳人未必怕,毕竟向阳人不仅仅团结,而且悍勇,穷山恶水出刁民,还真没错的,只是闹起来,必然向阳吃亏,这不符合低调赚钱的战略部署。

第二,那就是产业链的布局,养猪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上游的饲料产业链,下游的加工产业链,就凭借向阳大队,是发展不起来了,要是好几个公社联合起来,把养猪产业做大做强,到时候饲料厂生计,食品站合作,多完美的一个产业发展布局啊。

“你就不觉得这样吃亏?”虞主任对赵东阳多少还是有些刮目相看,他自认为已经高看了赵东阳一眼,可感觉,还是低估了这个年轻人。

这种事情,无非就是要顾全大局,可事实上,向阳大队肯定吃亏了,向阳大队摸索出来的养猪方法,公社一声不吭的就拿走了。

如果是赵江山,直接就堵死了他,让他连开口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作为大队长,赵江山的眼睛,只看得到向阳大队的。

当初为了向阳大队那点返销粮,那是能堵在他们公社好几天的狠人。

谁敢吃向阳大队一口,他不要命也得把这利益找回来。

“有时候吃亏是福气!”赵东阳笑了起来:“向阳大队的福气,就是要吃点亏,才能拿回来!”

他不是要做垄断的行业。

而是要做,行业的规矩制定者,向阳大队牵头,做大做强,那么规矩,就得向阳大队来制定了,要知道,未来养猪这个产业,可是非常巨大的。

特别是东关老腊肉,可是曾经享誉全国的一个品牌美食,如果提前发展起来,说不定,向阳未来就是东关老腊肉的生产基地和发源地了。

那才赚大发了。

而且风险还能降低。

……………………

赵江山的确如同赵东阳所料那般,暂停修路了。

他是脾气暴,却不莽,凡事都会考虑再三,对于巴阳山公路,他也想要一鼓作气的修出来,但是作为大队长,他得对生产大队全年的生产负责。

所以修完了火焰山公路,就暂时休停下来了。

因为大队即将要面对,好几个月的农忙时节,这时候不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的修路之上,当然,修路是必须的,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他思前想后,还把一个个生产队长都叫来开会,把大队干部都凑在一起商量的两天,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接下来,我们会面对农闲,修路的活,就要放下来了,但是就这么放下来了,以后士气就很难提起来了,所以我有一个折中的想法,那就是直接从各个生产队抽调一些人,以修路为工作,搭建一个修路工作队!”赵江山这想法,还真不算是异想天开,而是他们向阳大队有这个实力。

放眼公社七个大队之中,向阳大队人口最多,人力最强,而且团结,所以能干事情。

“这样的话,也不是不行!”

赵江山把这心思和赵东阳说的时候,赵东阳斟酌了一下,看着自己老汉,说道:“不过老汉,修路的工分,你得提起来才行了!”

“十分!”

“不够!”

“一天十个工分,大部分都是极限了,这些年,工分就没有过十分的!”

赵江山冷着脸说道:“咋的,修个路,还要高人一等?”

一个青壮年,勤勤恳恳的劳动,不被扣工分,那每天可以得到十个工分,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休息,又不被扣工分的话,三千六百五十个工分。

这就是一个农民的极限。

“不是高人一等,而是高人一分,这规矩以前没有,现在得有了!”赵东阳说道:“我们要提高修路的热情,高涨的士气只能保障一时的,只有让他们看到能赚到钱,能过上好日子,才能持久的爆发这种热情出来,这对我们修路,很重要的!”

“那你觉得,提高多少?”

“十二个工分一天,巴阳山的公路和火焰山可不一样了,危险点,把小命搭上去,都有可能,整个大队挑选三十号人,脱产修路!”

赵东阳说道:“各个生产队允许报名,愿者上钩,不强求!”

火焰山公路的修筑,都差点让不少人受伤了,这巴阳山挂壁公路可是曾经让很多人都倒下来的一条鲜血铺满的道路,如此危险,就要提高价码。

“这……”

赵江山反而有些担心了:“脱产修路没问题,但是这样的方式方法不太对,用高的工分来吸引人,有一种价高者得的感觉,这可是资方道路,这不是跑偏了吗,要是让人上纲上线,我这大队长首当其冲。”

“老汉,现在是改革开放了,虽然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悍勇的跑到最前面去,保守的留在后面慢慢走,但是唯独不能不过河,这就显得和政策背驰了,我们向阳人,自然要走出向阳的改变!”

赵东阳轻声的说道:“反正我觉得,这样能提高我们向阳大队的工作热情,以我们去年算工分的价格来说,修路工分越高,一年到底赚的越多,这农民辛辛苦苦一整年,不就是希望年底的时候,算工分能算的多一点,能让自己的家里面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吗!”

他目光看着赵江山,语气深长的补充说道:“老汉,年代不一样了,以前我们讲究无条件的奉献,那个时候,上战场也好,上山下乡也罢,那时候不会想太多,就好像你上战场的时候,命都可以不要,可等到你过日子的时候,是不是的考虑家庭,我们就要好好的想想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庭,日子过得好不好的,就要看着工分赚的多不多了。”

“这事情,我要考虑考虑!”

赵江山是谨慎的人,不会因为赵东阳吹两句,就能大刀阔斧的上。

赵东阳耸耸肩,该说的说了,如何做决定,那是赵江山的事情。

“过几天要第一次进山割漆了,我记得这些年,你从来没有去割漆,要不你也去?”赵江山突然说了一句。

“我不去,干啥都行,割漆你要我的小命啊!”

赵东阳反对,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读初一的时候吧,黄多余就带我进了一次山割漆,那是我第一次去摸漆树,结果回来我就开始发烧,浑身红肿的,发痒,在床上躺了半个月,那黄多余直接让妈妈直接用扁担打出去了,你都忘记了!”

生漆是一种重要资源,也是大山的馈赠,大山里面的大漆树,数都数不清楚了,每年割漆的人,如山如云。

不过生漆这种东西是很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的。

一般人就算是的第一次接触,发生了过敏效应,其实也只是几天的时间,慢慢就可以适应,赵东阳体质不一样,他小时候进山,接触了一次生漆,躺了半个月,差点没吓死陆娘娘。

“没啥用!”赵江山鄙视:“谁家割漆不会有点挠痒的症状的,偏偏你特殊,我老赵家谁会让小小的漆树给弄的要死不活啊!”

“过敏这种东西能怪我啊!”

赵东阳问:“我是谁的种啊?”

“估计是你妈的基因影响了!”赵江山斟酌了一下,甩锅说道:“赵家的人没几个对生漆过敏的,你妈好像进山碰到漆树,也会皮肤红肿发痒,只是没有你这么过分!”

“你有本事你把这话回去和我妈说一次,我算你牛!”

赵东阳冷笑,这老登,给点脸就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