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年忙到头的农民

东关这一座县城位于大巴山腹地,管辖的大部分公社都是处于山里面,抬头看过去,那就是一重山连着一重山,而这一座座的大山,就是一个个的大宝库。

大山,交通不便是缺点。

有缺点自然有优点。

这大山,蕴养了无数的宝贝。

山里面的,那是山货无数,各种药材就不说了,党参那都是非常普通的,金银花一抓一大把的那种,还有茶叶,老茶树成片成片的生长,那野生的核桃树,只要细心的找,能一座山一座山的找……

农民农闲的时候,也愿意付出自己的劳动力。

可最关键的是。

那么堆积如山,可最后都运输不出去,只能堆着变坏了,第二年,愿意进山劳动的人,自然就是越来越少了,换不到钱,还浪费这么多劳动力,这是吃关键了。

要说往年,也不是没有售卖山货出去。

靠着涂水河。

就以向阳大队为例子,每年都起码有好些货船,把他们全大队辛辛苦苦的弄来的山货,给运出去,运到了涂阳,没什么价格,但是如果能运道东关,还是能赚不少钱的。

只是这涂水河道的运输力有限,下雨的时候不能走船,水涨不能走船,干旱导致水位太低也不能走,夏天和冬天走船的时间,能有一半,都不错了,整整一年下来能走船的时间,屈指可数了。

还有一个关键的,即使是船运能用,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小规模的的山货,这也就是导致用船运,成本太高,不合算。

所以以前,也没多少人在意这大山里面的山货。

以前没得选,只有靠着船只进出。

但是现在完全了不一样了。

最少,向阳大队这里有路了。

这条路一打开,那么整个涂阳西部,都能贯通了,到时候东湖山大队,潘石大队,渔阳湾大队,那都是能把资源给交汇融合在一起。

东岸公社完全能消化这些山货。

就算是没有推车,一个个只是用肩挑手扛的。

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山货,积少成多的运输出去,那么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增加不少的收入。

………………

“还是差点,要是巴阳山这条路能打通,这西北的几个公社,都能互相帮衬了!”赵东阳顺着虞主任的思路,有些惋兮的说道。

“你怎么不说,有座桥更好啊!”

虞主任笑了笑:“这样的话,我们能直线拉近了和双水公社之间的距离,双水可是西出的桥头堡啊。”

“修桥那就难了!”

赵东阳摇摇头:“当初东关集结全县之力,才修筑了东关大桥,打通了南北之间的界限,就我们几个公社,想要修桥,难啊!”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步的走,年轻人,不能着急!”

虞主任好像一个稳坐钓鱼台的钓鱼佬一样,很有耐心的说道:“向阳大队能主动修路,已经是开了一个好头了,我相信巴阳山公路,最多两年,必然能打通!”

“公社能多给点支持吗?”赵东阳压低声音的问。

“你要什么支持?”

“挖机,拖拉机,反正机器都行?”

“你慢慢做梦去,你想要机器,我公社还想要呢,这么多年,我们的工程,那也是靠着人力堆起来了的,。我公社都不知道去哪里找挖机,拖拉机呢,涂阳公社的位置,你也知道的,比半月湾,东岸更山一点,东走不通,西走不了,一面靠着河,一面背着山,水运一停,我们这里就好像世外桃源一样,这些年,人家东岸公社都能有大解放运输东西,半月湾还能走小路出去,我们涂阳,要么靠船,要么就靠人力,公社里面多几辆自行车,都是新鲜的事情!”

虞主任叹气。

涂阳公社这么多年来,可比周围的公社,发展的更慢一些,这地理位置真是狗看到了,都摇尾巴的那种。

“哎!”赵东阳叹气,还是底蕴太差了。

这才七九年。

在这个时代,机械化那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词语,别说他们的这些农村的小工程了,人家国营大单位的大工程,很多都是靠着肩挑手扛的去做出来的。

挖机有啊,推土机也有,拖拉机也不少……

可相对于华国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那是量少得可怜,基本上在农村,就看不见这种东西,甚至现在农村大部分的农村人,都没有用机械的这个概念。

“巴阳山公路,要开工吗?”这时候虞主任问。

“这要问老汉了!”

赵东阳说道:“马上六月份了,要农忙的,修路是头等大事,但是对于我们生产大队来说,生产才是最重要的,进山采摘山货,割漆等等的活,很快就要来了,还有再过一段时间,我们种植的水稻也要丰收了,估计到七八月都闲不下来,等到八九月,每年的采摘核桃的时候又到了,铁核桃不等人,忙下来,又是秋收,秋收之后,快冬天了,种植洋芋,玉米的时候又来了……”

他这么一算下来,一年到头,能给他们的农闲时间,还真不多啊,这火焰山公路能修出来,已经是万幸之中的万幸了。

农民就是这样的,哪有什么农闲的时候啊,不想忙就忙不起来,只要想要忙,就向阳这地方,靠着大山里面的,一年到头,都能忙起来。

“今年又不一样了!”赵东阳补充的说道:“这火焰山道路都打通了,也就是说,我们到东岸公社去赶集,也是可以一天来回了,我估计家家户户都有些山货,会把山货送去东岸,要么让东岸供销社回收,要么直接送去赶集,现在也没有之前这么严格了,我感觉不管是涂阳,还是东岸,半月湾那边,集市都开始热闹起来了!”

“还是要小心!”

虞主任提醒说道:“这小半年,就投机倒把,公社上,都不少人被抓进去了,之前公社有一个小伙子,挺机灵的,当个挑货郎,挑着东西,去一个个大队以物换物,比如以糖果换一些鸡蛋,又以鸡蛋换粮食,这鸡蛋粮食什么的,在涂阳不值钱,但是去了东关,那就值钱了,没到两个月,钱赚了一些,可进去都进了好几次了!”

现在的局势来说,有人激进就有人保守,改革开放怎么走,现在很多人还是未知之数的。

另外就是姓公还是姓资,现在也很多人吵吵闹闹的辩论起来。

没有结果之前。

那么很多事情就是说不明白了。

“放心,我们向阳大队很保守的!”赵东阳咧嘴一笑,他谨慎每一步,就是怕遭罪,不是前路不明显,而是步伐要稳重,不留一条缝隙给人有机可乘:“我们大队的东西,保证只和供销社,食品站对接的。”

“你能这么想,自然最好,我就怕你年少气盛啊!”

虞主任倒是放心很多,毕竟赵东阳这个年轻人,是他见过,最不像一个年轻人的年轻人,稳重,踏实,有时候比赵江山都要稳得住。

“我们猪还有一两个月,就可以达到出栏的标准了,如果东岸公社要从我们这里购猪呢?”赵东阳突然问:“我们向阳大队,是给,还是不给?”

“这个……”

虞主任疑惑的看着赵东阳:“你想要提价?”

“没这个想法,现在的价格对比年前,已经提上来了好几毛了,供销社不压着我们的价格,我们可没有想要和供销社谈判的想法!”赵东阳摇摇头:“我们养猪,一个靠公社全力支持,信用社给我们贷款,粮站支持我们粗粮,还有饲料厂给我们饲料,我们不会这么忘恩负义的!”

他们向阳大队小胳膊小腿的,想要发展下去,必须要依靠涂阳公社,他们属于涂阳的,在选择这方面,立场就已经有了,即使东岸公社,甚至半月湾公社拉拢他们,他们也不能屁股偏了方向了。

赵东阳对向阳大队的发展战略,那是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标准,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死死的抱住涂阳公社的大腿,涂阳公社能背锅的,天塌下来,也让涂阳公社先扛一道再说。

赵东阳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路既然通了,我们走东岸就比走涂阳公社简单多了,我们向阳的养猪场,这段时间也名声斐然,在这附近几个公社来说,也算是独一无二的,毕竟能养几百头猪的猪场,没有一个公社能做到的,大家都缺肉,那东岸公社近水楼台了,不想先摘月亮吗,到时候人家公社一个大义下来,你指望我们大队能硬抗啊!”

“这倒是一个麻烦啊,邻里邻舍的,他们要是来了,几十头猪,得匀给他们了,现在是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变,他们要是提价,我们公社就显得尴尬了!”

虞主任闻言,点点头。

年前的向阳大队养猪场,倒是没有多少的名声,几十头猪,大队艰难一点,公社还能养得起的,很多公社都有猪场,不会说太期待。

可今年一开年,向阳大队的养猪场,就进购了四百头小猪仔,第二批又进了四百头,将近八百头猪的养猪场,不要说他们几个公社,即使是整个的东关,屈指可数的。

七十年代,缺粮食,更加缺肉,粮食还能想办法,但是肉,那是少得可怜,很多城镇人,有钱,也未必能买到肉,多少人去供销社想要卖肉,早上去排队,早早的去,队伍排的长长的,可没过多久,基本上就卖完了。

猪肉,可是紧缺货。

“我倒是没想这么多,提价啥的,我们保证不会这么没良心的,只是觉得,很多事情得未雨绸缪,东岸公社也好,半月湾公社也好,可未必是我们涂阳的敌人,你老人家如果想要修公路,去东关,那能少得了东岸公社和半月湾公社的支持吗,在这西北,就我们三个公社,手牵手了!”赵东阳提醒说道。

“嗯!”

虞主任点头:“这事情,我会上心的,你们反正还有最少一个半月,两个月左右,才能让猪出栏,不过我刚才去猪场看了,你们向阳养猪,还真是不错啊,一头头猪都精神抖擞的,可比我们看过大部分的猪场,都要好啊,养膘的也快,估计都快百斤了,就现在这个情况,你们向阳大队,都赚翻了。”

“领导,你不能只是看着我们吃肉,不能看到我们挨打啊,为了这养猪,我们大队上上下下,可是把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赵东阳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