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周旋

任凭蒋峰如何挣扎,他还是被捕役带了下去,而被他指着鼻子骂的主审官,根本没有再看他一眼,直接去了后堂。

坐在侧首,自始至终没发一言的年轻官员,也紧随其后进了后堂,追上他说:“顾大人,今日这般是为何?你可知这样不合规矩?”

顾同知,也就是蒋峰口中的顾望舒,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口凉茶下肚,脑袋更加清明了。

“此案疑点太多,虽证据不足,但是尚有犯人待捕,一时半会儿不会有进展,不如待犯人落网,择日再审,沈大人,觉得哪里不合规矩?”

沈大人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待喝到冰凉的触感,就嫌弃地放下了,他似笑非笑地看着顾望舒。

“在下记得,我朝律法规定,若无实证,府衙是没有权利扣押嫌犯的,顾大人避重就轻,是一时忘记了,还是在糊弄在下?”

“沈大人言重了,”被如此质问,顾大人依然从容镇定,“我不信以沈大人的聪明才智,能看不出这案件的真凶究竟是何人,我等全力调查,不出几日就能水落石出。今日匆匆审案,也是有人施压所致,其目的不言而喻。”

“所以呢?”沈大人问。

“所以我若今日放那蒋峰离开,此案必定再抓不住真正的凶手,只能冒险扣下,以待证据完备。身为大熙官员,依法办事固然重要,可是天下冤假错案何其多,身为父母官,若要尽力为百姓申冤,莫白昭雪,不得不懂变通之道。”

顾望舒表情严肃,言辞郑重,定定地看着沈大人,眼神之中清明坦荡,亦含有一丝期待。

沈大人别开眼,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赧然,内心为自己的私心而羞愧,而后又定下心神,复看向顾望舒。

“顾大人推诚相待,一片丹心,沈某敬佩不已,然责任在身,委实无法指囷相助。”沈大人也真诚地说。

“沈大人勿要多心,”顾望舒见沈大人如此,摇摇头笑着说,“我只盼,今日之事,沈大人能网开一面,若之后蒋府前来要人,只当不知此事,至于日后如何呈于卷宗,乃是沈通判的职责所在,顾某绝无辩驳之言。”

见顾望舒言辞恳切,沈通判暗暗放下心来,也乐意卖他一个人情,“如此多谢顾大人体谅,今日既然无事,沈某正好有事出城一趟,府衙要事,还请顾大人一并斟酌。”

“好说。”

顾望舒以茶代酒,举杯致意,而沈大人看着桌上的凉茶,谢敬不敏。顾望舒故作无奈,看着沈大人起身离去,浅浅地舒了一口气。

不多时,高朗就回来复命,言说在蒋府,并没有找到许五,并且,蒋夫人听闻蒋峰被扣押官府,前来要人了。

顾望舒点点头,想起早上收到的字条,不得不咬牙起身,前去斡旋。

蒋夫人被顾望舒挡了回去,实在是不甘心,待蒋大人下朝,就与他说了此事,时至正午,两人只得先用膳,匆匆吃了几口,就等着衙门上值的时辰。

顾望舒猜到蒋家不会就此罢手,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刚刚上值,就被衙役禀告,蒋大人到了。

顾望舒从后堂出来,见到蒋大人坐在堂下,身后站着蒋夫人,正眼神不善地盯着他,他赶紧上前见礼。

“不知蒋大人到访,下官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顾大人公务繁忙,老夫只得前来一见啊!”蒋大人一展袖袍,霎时上位者的威压席卷而来。

堂上的衙役们纷纷低头不敢言语,顾望舒只能硬着头皮抗下这股怒意,勉强开口:“大人息怒。”

“哼,”蒋大人收起满身的气势,不满地问,“听闻顾大人还未审案,就先行扣押了我儿,不知是何道理啊?”

顾望舒直起腰身,说道:“禀大人,令公子被人诬告,拐骗民女,杀人行凶,且对方称还有人证,今日未能审结此案,下官担心,对方心有不甘,心狠手辣,再对令公子不利,徒增事端,就先请令公子暂居府衙,保护他的安全。”

“一派胡言!”蒋大人岂能不知顾望舒的用意,“顾大人,顾同知!你竟敢以下犯上,私自扣押我府中家眷,这等滥用职权,就不怕丢了项顶乌纱吗!不知这是否是府尹大人的意思?”

顾望舒不卑不亢:“府尹大人这几日外出办案,还未归,是下官斗胆,请蒋公子留在府衙,也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蒋大人不信在下,大可以差人出去一看。”

正在这时,高朗快步走了进来,先是对着蒋大人行了一礼,然后对顾望舒说:“大人,衙门外来了很多百姓,都在喊着让蒋峰偿命,人实在太多了,捕役们赶不走,也不敢动手,请大人定夺。”

“你说什么?”蒋大人豁然起身,连带着蒋夫人也惊慌不已,赶紧让随从出去查看。

随从回来后一番禀报,与高捕头说的一般无二。顾望舒吩咐高捕头,让人将百姓约束好,必要的时候将带头之人逮捕起来。

蒋大人略一沉吟,开始斜睨着顾望舒:“顾大人真是好手段!”

“蒋大人误会了,”顾望舒义正言辞,“下官食君俸禄,自然不会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做这等不入流的事!只不过审案多了,或多或少会猜到一些阴诡手段,这才出此下策,还望大人明鉴。”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蒋大人吃了一个哑巴亏,心里十分不满,然不得不放下身份。

“如今我已知晓顾大人的好意,定不会叫宵小之徒伤到我儿,还请顾大人把我儿带出来,蒋某亲自照看!”

顾望舒自然不肯:“蒋大人勿要着急,现在外面民愤四起,不如等晚些时候,人潮散去,再接不迟。”

“顾大人,你不要得寸进尺!”蒋大人再次气急。

这时又是一阵脚步声传了进来,高朗又一次进来得及时,他在顾望舒身边耳语一阵,顾望舒就跟蒋大人告罪一声,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门口偏僻处,一位小厮打扮的人低着头走近顾望舒,也同他一阵耳语,然后顾望舒将信将疑地又回到堂上,对着高朗低声吩咐。

高朗得令下去后,蒋大人的耐性已经用完了,他再次开口要顾望舒放人,这次顾望舒没有再含糊其辞,而是直接对着蒋大人说:“蒋大人不妨再等一等,我刚刚接到消息称,替蒋大公子办事的小厮,已经找到了,不妨让他来说一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奴才的话怎么可信,”这次蒋大人还未说话,蒋夫人就呵斥了起来,“你们分明是不安好心,抓不住凶手,就想诬陷我儿,快快将我儿子放出来,这个晦气的地方,我们一刻也待不下去!”

“蒋夫人怎知,一个奴才要说的话是什么,难道您还能未卜先知,预知到他的话,会对蒋大公子不利吗?”顾望舒反问道。

“荒谬!真是不知所谓!顾大人还是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快快放人!”蒋夫人丝毫不想与他周旋。

正在这时,衙门外又响起百姓的哄嚷声,隐隐约约传到了堂上,不多时,高捕头就带着捕役们,将证人口中的许五押了上来。

走在最前面的除了高朗,竟然还有沈大人,跟在后面的是李贵和讼师杨迟,还有证人张氏,顾望舒见状终于松了一口气,蒋大人眉头紧皱,而蒋夫人见到了被押进来的许五,霎时间脸色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