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当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写在前面的话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青年人总是乘风破浪、挺立潮头。

过去这一年,与众多“90后”的接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有的是医护工作者,奋战在抗疫前线,同死神奋力搏斗;有的是青年志愿者,危急时刻坚定地团聚在一起,贡献青春力量;有的是年轻辅导员,疫情期间为同学们送上贴心的关怀,温暖整个寒冬;有的是遍布全球的北大校友,募集物资驰援武汉,国家的需要就是北大人的使命……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迎来而立之年的“90后”,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投身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让全社会感受到蓬勃的青春力量。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这本书讲述了“90后”北大选调生在祖国基层的奋斗历程,涉及抗疫斗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不同主题。他们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将发展大计扛在肩上,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困。

他们心中有光芒,是可爱的一代。记得最近一次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毕业生欢送会上,准备“下基层”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专业,他们的讲述说明:新时代中国青年心中,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早已酝酿成熟,发自真心地希望为社会做一份贡献——不是“要我去”,而是“我要去”。北大的红色基因代代相承,这是属于他们的人生第一粒扣子。

他们手中有高招,是可信的一代。“90后”的成长不是一夜间发生的,而是一直在准备。面对学习的黄金期、人生的转折期、事业的起步期,他们苦练履职担当的“内功”,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主动申请到“吃劲”的岗位去,主动钻“矛盾窝”,主动担当急难险重的任务,不断提升识变、应变、求变的能力素质。青春如何不辜负?唯有苦练真本领。

他们脚下有泥土,是可贵的一代。“90后”如成熟的蒲公英一样,起飞、降落,深深扎根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他们把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斗笠戴在头上,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劳作,他们为了基层治理夙夜在公、尽心竭力。青涩稚嫩的“白面书生”,蜕变为栉风沐雨的“先锋官”。他们把群众的信任和欢喜,视作最珍贵的“勋章”,他们在人民群众收获幸福生活的笑颜中,找到了奋斗的持久动力。

他们肩上有担当,是可为的一代。过去的一次次考验,对年轻的“90后”而言,有着百炼成钢的意义,他们也选择了用最好的状态——担当与作为——来迎接砥砺成才的风雨洗礼。如今,历史重担落在了“90后”的肩头,他们走到了历史舞台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胜利等不来、盼不来、喊不来,只能靠拼出来、干出来、冲出来,他们希望和前辈一样,不甘平庸、精进不止、努力创造、勇做先锋。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0后”在读中国基层一线这部包罗万象的大书,只有真正钻进去,才能看得真、辨得明、厘得清。“90后”也在写中国,青春的每一步,都是在书写和创造历史。这股新生之源浩浩荡荡地流淌在祖国大地,朝气蓬勃的面庞勾勒出属于新时代的轮廓,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希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本书蕴藏了“90后”的青春密码,一个个生动故事的背后,是他们关于“青春”二字的感悟思考——要满怀理想,要学习求索,要勇担大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记录下他们的故事,不仅是纪念,更是激励。相信读者朋友们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我们始终坚信:每一代青年的矢志奋斗,终将汇聚成国家和民族澎湃不息的前进伟力。青春力量永不枯竭,青春精神愈战愈勇,青春之舟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扬帆远航!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陈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