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句(其二)
二十一家同入蜀,〔一〕
唯残一人出骆谷。〔二〕
自说二女啮臂时,〔三〕
回头却向秦云哭。〔四〕
■ 注释
〔一〕蜀:四川。
〔二〕残:剩余。骆谷: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这两句说,当时有二十一家共同逃入蜀地,至今却只有一个人由骆谷自蜀返回了。
〔三〕啮(niè)臂:喻指咬臂诀别,比喻被迫分离时的痛彻情景。
〔四〕秦:指陕西中部。这两句说,这个逃难者告诉人们说,当他在蜀地无法生活,把两个女儿送给他人,想到父女再不能相会的时候,不禁回头朝着当初出发的方向放声痛哭起来了。
■ 简析
我国历史上以现实主义诗人著称的杜甫,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他所具有的那种一贯同情人民、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他同人民一同经受着战乱、饥饿、寒冷,因此,他常能以一般诗人从未达到的深度,反映出人民所受的种种压迫和苦难。这首诗,诗人以第三人称的口气,描写了唐时一位逃难者的悲惨结局。用鲜明而凝练的语言,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唐朝腐败的本质。一二两句,用对比的写法,一写“二十一家同入”,一写“唯残一人出”,一个“入”字和一个“出”字,通过前后变化,把人民的苦难作了高度概括。三句紧接二句,用“自说”来进写逃难者,更增强了实感,四句落于“向秦云哭”。全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笔调客观严谨,难怪有人对他这种精确地反映生活的创作态度,赞为“穷极笔力,如太史公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