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敬之满蒙汉语教学手稿
- 王庆丰编著
- 1283字
- 2025-02-16 21:55:04
序言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遇到两位名师,使我一生受益匪浅,倍感珍惜!记得在读高中时,一位教俄语的老师帮我打下了学外语的良好基础,使我对俄语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当高中毕业即将升入高校之际,我曾接到三次通知:第一、二次分别为俄语学院和北京外语学院,第三次是中国科学院满文班的紧急通知。其中,满文班触动了我。在十分纠结的情况下,我亲自去了一趟给我通知的单位,即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接待我的是语言所研究员、所学术秘书吴晓玲(满族)先生。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去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许多人大代表向周恩来总理提出“抢救满文,培养人才”的建议……总理认真研究,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去办理。吴先生又说,我受两所 [语言所、历史三所(现在的近代史所)] 所长委托,亲自去高校招生,挑选了廿名学生,他们的成绩和政治条件都在录取分数线以上,其中就有你啊!学制为五年,学成后分配在两个研究所,从事民族语言(满族的语言和文字)以及清史的研究工作。一切待遇与高校相同,助学金还优厚于高校。另外,还给你们请了一位优秀的满文老师……我回来之后,又经过了认真的考虑,感到学习“满文”是个冷门,将来工作又不出北京,又能分在国家最高学府搞研究工作,并得到家人的支持。所以,学习“满文”成为我当时的首选目标,我放弃了去外语院校学习外语的念头。开学后,吴先生说“满文班”本来设在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可任选一处上课,但是由于克敬之(克諴)老师年迈行动不便,经两所董事会研究决定,每天的四节满文课在老师家上,其他有关高校课程由两所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上课。吴先生又说,这次给你们选择满文老师真不容易!用罗常培先生的话说:“我们还考了他(指克老师),无论他的满文教学水平、满文翻译水平,还是古汉语水平,都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他是载涛先生的表兄,是溥仪先生的舅舅,又是启功先生的舅爷爷。新中国成立前,他曾在咸安宫(满族官员学习满文的学校)、满蒙高级学堂任教习和教授等职。
我有这样一位老师,在学习满文的几年里,他把满蒙汉三种文字的知识和心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论学识和人品,他是我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大师。他给我们留下的那些鲜为人知、弥足珍贵的许多手稿特别是教学手稿,突出表现在满文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以及翻译教学和满文篆书教学等方面。经我常年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编纂,约有十余部手稿。这些手稿,可以称得上“价值连城”,因为克老师是清一代满文传统教学的唯一代表者。满语、满文的故乡在中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满蒙汉语教学与翻译的经验都落在他们家人的身上,所以说当今在这方面,国内外他是首屈一指,无人与其相比。我是他最后的一批学生,目前只剩我一人从事这项工作。从传统满语教学到现代语言教学,我都经历过。总之,我认为在教学、翻译和研究等方面以手稿为例,没有任何人超越过他。如果克老师的这些手稿能够出版,可以直接为国内外满文的教学、满文的学习、满文的翻译和研究提供无价之宝。同时,也可在满文的书法艺术学习、收藏、鉴定等领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