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二月

行动指南

企业成长的过程如同婴儿长大,仅仅靠一两方面的优势是不足够的。在发展之中保持均好,减少本身的弱点,弥补软肋,才能不断壮大。

2月14日快速增长的同时注重质量

在未来10年,万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有质量增长。在进入快速增长期的同时,我们更加追求增长的质量。有质量增长对我们意味着,要提高资本与人力资源回报率,提升客户忠诚度,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

如何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我们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三大策略:第一是客户细分策略;第二是城市圈聚焦策略;第三是产品创新策略。

——2004年,王石在万科20周年企业活动上谈及公司未来10年的战略

背景分析

在一个竞争与开放的市场中,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持只有一个来源,就是客户价值。没有对客户价值的精确理解与把握,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客户细分策略下,万科不局限于以职业、收入、年龄等“物理”方式去把握客户,而是从客户的内在价值出发,按客户的不同生命周期,建立梯度产品体系,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客户的终身锁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从粗放走向精细,走到市场前面去把握客户价值,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这是万科第二次专业化的关键。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适于居住和交流的优质住宅,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万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在细分客户价值的基础上,形成住宅产品体系,建立万科住宅标准;通过工厂化生产,提高住宅的品质和性价比;以和谐、自然、生态的标准进行未来可能住宅的研发,为住宅产业贡献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行动指南

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是很多企业都想过的目标。但是如何实现,就需要企业对市场环境的精准分析和正确的路径设置。

2月15日《万科》周刊的作用是信息沟通、协助管理

为什么办《万科》周刊?别人都说王石如何重视文化,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周刊”其实就是内部刊物,目的是信息沟通,让不同的声音在这里得以听见……不用担心自己的领导怎么看,一篇稿子、一个化名就解决了;我有什么意思,也可以在周刊上登一登,不用担心下面的人是否传达。

——1999年,王石在北京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如是回答

背景分析

在透明度方面,王石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沟通方式。他首先澄清了一个外界普遍的误解:创办《万科》周刊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协助企业管理。

《万科》周刊1992年创刊时,只是几页纸的内部通讯。虽然是一本不能公开出版的企业内刊,但它一开始就表现出和当时中国传统报纸杂志不同的性格,思想清新、文风生动、专业实用。最初,《万科》周刊的影响只局限在万科内部,每期出刊时从老总到普通司机都人手一本,阅读得津津有味。很快,它从万科员工的手里流传出去,一些新兴企业纷纷仿效,以企业内刊带动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财经类专业媒体兴起之前,《万科》周刊几乎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最佳读物,虽然它只采取赠阅方式发行。

浏览《万科》周刊的往期刊物,会经常为一些热情洋溢的文章所感染,万科“家事”、经济热点话题、特约作者的“家常话”都非常吸引人。王石希望它除了传播企业文化外,还要表达万科对经济、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

行动指南

一本好的企业刊物,能够起到企业其他行为起不到的作用。能够办好一本企业刊物的企业,也必然能够因此获益良多。

2月18日只有职业经理人才能解决企业发展瓶颈

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绝对不矛盾,不能说职业经理人就不是企业家,我们能说通用前CEO韦尔奇不是企业家吗?那是大企业家,看你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是从部署战略规划的角度上讲,那么我当然是企业家,万科是我一手创建起来的,而且我早已不管具体的事务,万科现在有一个职业经理人队伍在掌管着,我仅通过在公司重大决策上的监控来决策一些事情。

——2006年9月,王石在接受《中外管理》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不断有评论者指出,身为万科创始人的王石把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人的做法,其境界已经远远超过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家。而万科之所以能够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首先就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王石指出,规范化被万科称为企业的生命线。讲究规范化,就需要冲破传统思维中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将企业的行为规范化,通过建立一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实现企业的策略和计划。

有人说,“万科的可怕之处,在于万科有一群思考的脑袋”,就是万科重视培养一批职业经理人的结果。

行动指南

一家企业要超越中国式管理的局限,就必须坚定地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让一群能思考的脑袋,取代强人管理,取代能人思维。

2月19日大师的时代过去了

我们中国企业的老总非常忙,他为什么忙呢?因为他离不开。我刚从珠峰下来,一名主持人问我是不是企业的强人?我说你看我不像强人吗?我当然非常强,有强人的管理方法,但是显然这个和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现代企业更需要团队、需要组合,大师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2004年6月,王石在接受《董事会》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万科从创业到现在,王石是灵魂人物。他登山、飞伞和航海等“不务正业”的举动也是名声在外。他认为,企业发展不是靠一两个“能人”保证,而是靠一个品牌、一套制度和一个团队。王石这一代职业经理人是在政策不确定、不明朗的前提下,在传统与市场的夹缝中生存的;而新一代只需面对整体的市场环境。由于受过严格的商业训练,新一代可以把公司做得更精细,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2004年5月,王石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王牌主持人陈伟鸿采访的时候,对于他提出的企业强人问题,王石莞尔一笑,对他来说,在企业之中,做强人和非强人,其实已经区别不大。他已经自觉地把自己约束在制度的范围之内。

行动指南

中国企业的初期成功,总离不开强人和能人。但是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得忍痛改变强人和能人的发展模式,进入团队运作的良性路径。

2月20日别人投机,不等于你也要投机

在市场环境普遍存在不正之风时,坚持原则显得格格不入。但万科坚持了。在1988年进行股份制改革时,我们自问:制定的章程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还是自己要执行的?如果是为了筹钱,就得写得冠冕堂皇。如果按照条文规矩,显然与众不同:别人可以做,万科不可以做;别人可以做投机,万科不可以投机。结果,坚持原则的人往往可能被淘汰掉。万科选择了危险之路:宁可被淘汰掉,也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市场的成熟,万科遵守的东西成为稀缺资源。不搞不正之风,恰恰符合了市场经济原则。

——2006年9月,王石在接受《中外管理》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投机行为也许能够取得一时的成绩,却往往和企业的长远目标背道而驰。企业各层的投机行为,说到底都是希望“走捷径”的表现,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花费最小的代价见到效果。有些投机行为,实施者明明知道其危害,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眼前渡过难关不得不进行投机。这种情况的投机往往不是人的素质问题,而是制度导致的。有些投机行为则是因为企业的决策层对企业的优势、市场机会没有准确的把握,以至于无法为企业准确定位,在涉及企业战略的问题上没有清晰的思路。这种情况则是比较危险的,如果不迅速厘清公司的发展方向,则公司不可能再走很远。要避免投机行为,企业需要合理设计各层管理制度、考核体系和激励制度,引导企业的各级人员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作决策。

行动指南

做惯了投机生意的企业,往往很难做回正常的生意。防微杜渐,培养不投机的习惯,持续赢利成长,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2月21日透明度的价值

红十字会是官方的,但基本是一个国际的非营利的NGO,和传统的那种完全是官方派生出来的NGO有很大不同。它的作用非常大,它的能量、覆盖率、扮演的角色,是没法取代的,而且它还是国际上的联盟。如何取信,很简单,透明度。

——2013年,王石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说

背景分析

2011年,一个网名叫“郭美美baby”的年轻女孩在微博上大肆炫耀自己的名车豪宅,这迅速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因为其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网友们不由得开始猜疑,自己捐的钱去了哪里?随后一场蔓延至全国各类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爆发。“郭美美事件”开始倒逼中国慈善机构公开透明化。

在王石看来,无论是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还是中小企业,要取信于民最好的做法就是公开透明。近三十年来,万科始终坚持透明化的基本原则,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透明、规范的企业形象。由于万科集团本身是上市公司,而集团与分公司的关系简单明了,并完全对外公开,一张由上而下的树状图把其关系描述得清清楚楚,没有可供想象和猜测的空间。尤其在资本市场上,万科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之高更是广受好评。中国一些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信任度很低,但是万科在美国投资却很容易。万科不是一个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但万科每年都会到国际舞台上路演,披露信息,去和华尔街、波士顿的老基金解释,透明度高,信任度自然会很高。

行动指南

做透明的企业,一开始很难。但是坚持下来之后,企业往往能够因为透明而减少负担,约束自我,进入一个和社会互信的良性循环。

2月22日学习索尼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