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舆地图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古代舆地图研究

成一农汇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历史地理17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8 10:35:27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长期被忽视的古籍中收录的舆地图为主要对象,并结合各图书馆已经公布的绘本、刊本以及刻石的舆地图,共收录清代之前的地图500余种。书中首先对收录舆地图的古籍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比照分析,按照谱系将具有渊源关系的舆地图分类列出,并简要说明各谱系所属地图之间的关系和重要差异。最后部分则以舆地图为主要材料,对古地图研究中被忽视或者有着错误认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成一农汇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两位作者沿着前人的足迹,从大漠到海洋,横穿亚欧,探访沿途的重要城镇——敦煌、阿拉木图、多哈、阿姆斯特丹、亚历山大港、马六甲、泉州等,思索丝路文明和我们的关系。
    黄元琪 陈跃飞历史11万字
  • 会员
    本书记叙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8个港口在历史中的形成与发展,也介绍了与港口相关的人物和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黄埔港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泉州港作为东西洋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宁波港是中国著名国际贸易港之一;福州港堪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扬州港凭借矗立大运河之畔的独特位置,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
    李一鸣主编历史12.8万字
  • 会员
    本书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很好的入门书。
    韩茂莉历史27.9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考察明清时代闽台地区的乡族组织与地方政治,探讨宋以后的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乡族组织与共有经济、家庭结构与宗族组织、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地方行政与社会转型四个专题。“乡族与国家”这个话题始终值得学界深入探讨。作者郑振满在研究中的整合视野、问题意识及其作为研究基础的大量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民间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在历史人类学、经济史、区域研究以及基层治理等学术领域,都
    郑振满历史25.3万字
  • 会员
    本书提出了关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1+2+3+4+5+6”知识框架,即将该地区看作1个整体,将该地区的国家分为2组(拉丁美洲国家和加勒比国家)。从空间维度,按照地理位置,将该地区分为3个次地理区域(中美洲地区、加勒比地区、南美洲)。从时间维度,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发展进程划分为4个历史阶段(土著人古代农业文明和土地共有制形成时期、殖民统治和大地产制形成时期、考迪罗主政和初级产品出口繁荣时期
    谢文泽历史16.2万字
  • 会员
    作为连接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重要区域,中亚在古代、近代和当代呈现出不同的文明生态与地缘政治意义。作为与之存在密切历史与地缘关联的中国,如何在历史的连续性维度中构筑起我们对于中亚认知的整体性,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西北方向域外认知框架的丰富与完整。基于对中亚地缘重要性和中国对外认知整体性的考量,本书从整体和分区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的中亚认知流变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力图在我们既有的西域认知和当代中亚区域认知之间,
    袁剑历史13.4万字
  • 会员
    王耀所著的《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对海内外现存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的较系统深入的调查、整理和研究。“调查、整理”体现为:弄清运河图藏图机构、收藏路径、图幅保存状况,并进行分类和编目。“研究”则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研究单幅运河图图幅内容、表现年代、图幅价值、版本源流等问题;二是探讨不同类型运河图的特征、背景等,并归纳总结运河图绘制内容的时空差异及
    王耀历史11.6万字
  • 会员
    厄瓜多尔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小国,赤道从其首都穿过,故有“赤道之国”的美名。厄瓜多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印第安民族早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财富。首都基多享有“美洲艺术殿堂”的美誉,基多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厄瓜多尔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情况,对于国人全面了解厄瓜多尔的历史与现实具有一定的意义。
    宋晓平 张颖编著历史22.6万字
  • 会员
    历史乡土地理研究,聚焦于历史时期区域地理之变迁,以县域为核心单位,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本书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即寒食节文化篇、政区与地名篇、聚落地理篇、灾害篇,分别从寒食节文化、政区沿革与地名特征、聚落构建与分布格局、历史时期灾害发生等多个方面对于介休地区历史地理之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其中,对于寒食节文化演变、城市灾害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诠释与解读,学术创新意义突出。
    安介生 李嘎 姜建国历史13.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兼具和超越地球上大多数生物能力的人类,依赖其日益发达的组织、生产、消费和繁衍能力,逐步演进为地球上的主人,这一过程不仅未曾被其他力量所阻挡,而且还在按其本质驱动,向着未来迈进。此种势头对于地球环境产生出来的巨大压力和扰动,自然引起了世界上不同层面人士和民众的普遍忧虑。“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历史地理学和环境史学科在考察解说个体人和群体人类社会此种能力及其演进方向时,因谙识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研究
    侯甬坚历史地理2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水患研究入手,以城市变迁问题为主线,围绕黄河水患对下游地区城市变迁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个主题,系统地探讨明清时期在水患频仍、生态环境改变的背景下,下游城市衰落与再生以及格局演变、重心转移过程及其内在原因。本书运用历史地理学、城市史学、灾害史学、生态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了黄河灾害史料,对明清时期黄河史志、下游省市县地方志、文编、档案、各类调查资料等做了较为全面的搜集与整理;
    于云洪 李法杰历史地理22.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长期被忽视的古籍中收录的舆地图为主要对象,并结合各图书馆已经公布的绘本、刊本以及刻石的舆地图,共收录清代之前的地图500余种。书中首先对收录舆地图的古籍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比照分析,按照谱系将具有渊源关系的舆地图分类列出,并简要说明各谱系所属地图之间的关系和重要差异。最后部分则以舆地图为主要材料,对古地图研究中被忽视或者有着错误认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成一农汇编历史地理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