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以史为鉴,知兴替,明得失。柏杨耗时十年,将《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言,让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飞入寻常百姓家。全书超过1500张地图及宫城图,让读者从图上读懂历史。柏杨查阅史书,增补历朝历代历史名家对相关事件的点评,又以现代人的观点独立撰述“柏杨曰”,使古今对话,思辨激撞,多方面、多角度解读历史事件。随文夹注历史典故、文化常识,标注今地名,帮助读者零基础读懂浩瀚巨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史家名著732万字12.5万人气
- 会员蒙森的主要成就是对古代罗马历史的研究。《罗马史》是他经过30年的努力得以完成的史学巨著。渊博的学识和民主主义的信念,使他能以新的光辉烛照这个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他热烈赞扬富于民主精神,奖掖科学、艺术的凯撒,而把庞掊只看作一个善于练兵的低级军官。在展示古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风俗习惯方面,这部巨著具有百科全书般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炼,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特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史家名著19.9万字8.1万人气
- 会员《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亲赐名。无论是在史学史,还是在文学史上,它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史学双璧”。全书卷帙浩繁,共294卷,300余万字,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民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史家名著41.1万字6.6万人气
- 会员資治通鑑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前後共1362年。凡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二十五萬余字(胡注版約六百萬字)。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冊」,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史家名著567万字6.1万人气
- 会员《东周列国志》中曾这样评价鬼谷子:“其人通天彻地,有几家学问: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莫测;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引导,祛病延年,冲突可俟。”史家名著18.1万字5.5万人气
- 会员《史记·世家》主要记述的是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虽然孔子和陈涉并非诸侯或贵族,但在世家中也对他们进行详细地描绘,只因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非同寻常。各诸侯王的成败得失,更加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的面貌,更深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的特质及渊源。史家名著23.7万字5.2万人气
- 会员《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本书精选《史记》中的代表性篇章进行注释、翻译和题解。史家名著11.6万字5万人气
- 会员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一群人,自认为最了解政治大势,最后却在政治场中最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本书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长期浸淫于政治活动之中,1949年后曾官居政务院委员;一位是报人王芸生,擅长政治评论,多年担任《大公报》主笔;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对政治外行却一样曾积极想史家名著29.6万字4.8万人气
跳转至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