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系统升级,我能听见粉丝的脑电波了?
- 开局直播解题,我成了全网学神
- 烟消雨散
- 3719字
- 2025-06-25 07:08:43
清晨六点,林昭的睫毛在晨光里颤了颤。
他翻了个身,手机屏幕的蓝光透过枕头缝钻出来。
是系统提示的推送。
“系统等级Lv.2已解锁。”
他猛地坐起来,后颈的碎发被汗黏成一绺。
昨夜直播到凌晨,枕头边还摊着半本《数学分析》,书页间夹着的便签纸被压出褶皱。
手指刚触到手机,视网膜上便浮起系统界面:总技能点52,其中数学18,物理12,其余分散在基础学科。
最下方的新功能图标闪着暖金色:“粉丝情绪收集(初级),可感知10%活跃观众即时情绪,强度≥60时显化心声。”
“试试。”
他舔了舔发干的唇,背靠着床头闭起眼。
蝉鸣突然变得清晰。
楼下卖煎饼的阿姨喊“多加脆饼加两块”,隔壁寝室的男生打着哈欠背单词。
然后。
“他真的不是托吗?我昨天把解题过程抄给考研群,教授说这思路能拿国奖。”
“那道微分方程题我复习半年都没搞懂,他写板书时笔都没停,手速比我打游戏还快。”
“完了我刚才说‘关系户’被顶上去了,现在取关还来得及吗?”
林昭睁开眼,眼尾微微上挑。
晨光里,他盯着墙上贴满的便签纸,每张都写着不同学科的公式,最上面那张《微分几何》的墨迹已经干透,泛着浅蓝。
前世被撕碎的练习册在记忆里闪了闪,他摸了摸后颈,那里还留着被霸凌时推搡的旧疤。
“有意思。”
他扯过搭在椅背上的白T恤套上,下床时踢到个可乐罐,是李晨阳昨晚打游戏留下的。
“昭哥起这么早?”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李晨阳顶着鸡窝头探进来,手里举着两个煎饼。
他睡衣前襟沾着酱油渍,手机屏幕亮着星耀后台。
“你直播间关注数今早破万了!我刚看实时数据,现在还有三千人挂着等开播。”
林昭接过煎饼咬了口,脆饼在齿间发出“咔嚓”声。
系统界面突然弹出选项。
“直播增益已激活,可根据观众情绪热度优先解析高共鸣问题。”
他指尖在桌面轻叩两下,突然笑了。
“十点开播,你帮我调下镜头角度,要能拍到黑板。”
十点整,直播间准时亮起。
“我靠终于开播了!”
“主播昨天那题我抄给导师,他说‘这学生该去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弹幕刷得太快,林昭却精准捕捉到几条情绪值90+的。
“求讲数分里的一致连续,期末要挂了呜呜”
“主播能现场解下这道考研题吗?我卡这儿三个月了”
“之前说关系户的我道歉,求打脸更狠点”。
他抽出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圈。
“先讲一致连续。”
粉笔灰簌簌落在指节上。
“有人觉得它和连续差不多?错。”
手腕翻转,三条函数图像跃然黑板。
“看这个锯齿波,每一点都连续,但振幅越来越小。”
“卧槽这图我课本上有!”
“他怎么知道我在复习这个?”
“情绪值95,解析成功。”
系统提示在视网膜上闪了闪。
林昭扫过弹幕里“懂了!”
“原来这么简单”的刷屏,喉结动了动。
前世他蹲在楼梯间补练习册时,总听见路过的人说“这题都不会,蠢死了”。
现在这些声音变成了“主播等等我记笔记。”
“求开数学专题课”。
同一时间,三教顶楼的研究生办公室。
陈昊把咖啡杯重重砸在桌上,褐色液体溅在《数学年刊》封皮上,“优秀研究生”的烫金字被泡得发皱。
他盯着手机里的直播间,林昭解题的侧影在屏幕里格外清晰,那支粉笔在他指间转得像道白光,比他导师用了二十年的教具还顺。
“操。”
他掏出手机翻通讯录,拇指停在“数学系辩论队”群聊上。
群里昨天还在刷“陈哥的解题视频绝了”,现在全是“看直播了吗?那才是真大佬”。
他点开群文件,找出下周国际数学竞赛的模拟题,指尖在“发送”键上顿了顿,又切到论坛后台。
“标题:《京大神秘主播的神解题,不过是剧本炒作》。”
他敲字的速度比平时快了三倍,“证据:主播解题时总看右下角,那里藏着提词器!”发完帖,他又拨通室友电话。
“下午三点,带几个人去图书馆,我要当面让他露馅。”
星耀直播总部,28层总裁办公室。
林晓芸推了推金丝眼镜,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跳得异常。
她滑动鼠标,停在个ID“昭昭有光”的直播间:实时在线2.3万,互动率98%,打赏榜第一是个叫“棠棠的小尾巴”的账号,连续刷了二十个“星河璀璨”。
“查这个账号的注册信息。”
她对着对讲机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办公桌上的全家福。
照片里穿背带裤的小男孩,和直播间里低头写板书的青年,眉眼像得惊人。
窗外的蝉鸣突然高了一度。
林晓芸盯着屏幕里林昭解题的侧影,忽然笑了。
“有意思,林家终于出了个不按套路出牌的。”
林晓芸的指尖在键盘上停顿了一下,直播间里林昭正在用粉笔勾勒黎曼积分的几何意义,阳光透过图书馆的落地窗,在他的发梢镀上了一层金边。
她点开后台数据,实时在线人数从凌晨的三千疯狂涨到了两万三,打赏总额已经超过了平台新人主播三个月的总和,最关键的是,用户停留时长高达47分钟,这在娱乐区都算得上是顶流数据。
“叮。”
她的私人手机弹出一条消息,是父亲林振华发来的照片:自家客厅茶几上摆着《数学分析》和《理论物理基础》,书页间夹满了便签,备注栏写着“昭昭最近在看这些”。
“去把运营总监叫进来。”
她摘下金丝眼镜揉了揉眉心,镜片上还沾着刚才凑近屏幕时的雾气。
门被敲响的瞬间,她忽然想起三十年前,父亲抱着襁褓里的林昭说“这孩子以后要坐科研冷板凳”,而此刻屏幕里的青年,正用指尖敲着黑板说“积分的本质是无限细分后的求和游戏”。
“林总。”
运营总监抱着平板站在桌前,额角还挂着跑上来的汗珠。
“给‘昭昭有光’开通首页学习榜推荐位。”
林晓芸重新戴上眼镜,目光扫过平板上的用户画像——关注者里60%是大学生,25%是中学生,甚至有5%显示为“高校教职工”,“流量池推三级,热搜词条买‘学神直播解题’,要自然。”
“可是......”
运营总监的喉结动了动,“学习类直播流量向来不如娱乐,上次推的考研名师直播间在线人数才破万——”
“按我说的做。”
林晓芸的语气淡了些,指尖点了点屏幕里林昭解题的侧影。
“你见过哪个新人主播能让数学系教授在弹幕里问‘这题用勒贝格积分会不会更简洁’?”
运营总监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凑近看弹幕,最顶端的“清华数院王教授”ID下果然挂着认证标识,刚发的“建议补充测度论视角”已经被顶到热评第一。
“明白。”
他快速在平板上划动。
“五分钟后上推荐位,热搜词准备三个备选。”
林晓芸望着他跑出去的背影,忽然轻声笑了一下。
玻璃幕墙外,京大的梧桐叶在风里翻动,像极了二十年前她创办星耀时,在实验室窗外看到的那片梧桐。
那时她也像现在这样,看着某个年轻人的锋芒,决定推他一把。
同一时刻,图书馆二楼的直播间里。
林昭的粉笔突然停住了。
原本如潮水般滚动的弹幕突然卡住了半秒,接着“唰”地炸开了新的浪潮:
“我靠,首页推荐的!这就是学神直播?”
“楼上的赶紧记笔记!主播刚讲的一致连续我懂了!”
“清华王教授都来了?这排面绝了!”
他扫过系统界面,实时在线人数正疯狂跳动:3万、4万、4.8万,最后停在5.2万。
视网膜上的粉丝情绪条几乎全被染成暖橙色,几条高亮的心声直接显化出来:
“这题我复习三个月都没懂,主播三句话就点透了!”
“我导师让我录屏,说要当教学案例!”
“完了,我导师在我旁边,现在他比我还激动!”
林昭的指节在讲台上轻轻敲了两下。
前世他蹲在教室后墙补作业时,总听见前排传来“这题都不会”的嘲笑。
此刻满屏的“求再讲一遍”,“主播声音好好听”。
像一滩温水漫过他后颈那道旧疤。
“接下来讲一道考研题。”
他抽出一张白纸,笔尖在纸上飞速游走。
“题目是证明当x趋近于0时,(1 + x)^(1/x)的极限存在。”
弹幕突然安静了一瞬,紧接着炸出成片的“我天,这题我卡半年了”。
林昭抬眼时,瞥见右下角系统提示。
“情感共鸣度92%,解析加速。”
他笔尖一顿,突然笑了。
“别急,先回忆下我们刚讲的一致连续......”
三教顶楼的研究生办公室里,陈昊的手机屏幕亮得刺眼。
直播间在线人数5.2万的数字像根刺扎进他眼里,他攥着的咖啡杯裂了一道细纹,褐色液体顺着指缝滴在“国际数学竞赛模拟题”的打印纸上。
“陈哥,论坛那帖被顶到热一了。”
室友的消息弹出来,附带链接。
陈昊点开,标题《学神直播?不过是提词器剧本》下,配图是直播间截图。
林昭的视线确实略偏右下角。
他盯着那张图,喉结动了动。
下午三点,他约了人去图书馆“偶遇”,只要能拍到林昭看提词器的证据......
“叮。”
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系主任的消息。
“下午三点来我办公室,有国际奥赛教练要见你。”
陈昊的手指猛地收紧,咖啡杯“咔”地碎在掌心。
图书馆的落地窗外,蝉鸣突然变响。
林昭在黑板上写完最后一个公式时,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
“数学技能点+ 15,当前数学学科等级:精通(120/500)。”
他低头擦黑板,粉笔灰落在腕间,前世被撕碎的练习册碎片突然在记忆里闪了闪。
但这次,那些碎片正在他笔下拼成更完整的图形。
“今天就到这里。”
他关掉直播前扫了眼私信,最顶端的未读消息让他眉梢微挑。
“你好,我是国际奥赛集训队教练张正平,有兴趣聊聊吗?”
指尖在回复键上悬了两秒,他按下“当然”。
屏幕暗下去的瞬间,系统界面浮现在视网膜上,学科等级的数字泛着暖金色,像一颗正在发芽的种子。
窗外的风掀起讲台边的《数学年刊》,某页印着“百年未解猜想”的标题被吹得哗哗响。
林昭弯腰捡书时,瞥见弹幕后台还在滚动:“明天几点开播?”,“蹲主播解奥赛题”,“求加更物理专题”。
他把书放回原处,指腹轻轻拂过封皮上的烫金字。
明天的直播,该讲点什么呢?
月光爬上图书馆穹顶时,林昭的手机屏幕亮起新的系统提示。
“检测到高价值关注者‘棠棠的小尾巴’,粉丝情绪值100,触发隐藏任务?”
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忽然笑了。
明天的直播,或许可以加个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