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商业进化论:“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田丰
- 749字
- 2025-05-19 16:21:31
“新”在“新智”与“新质”融合生产
新智生产力通过AI逐步实现人类的脑力劳动,让AI成为人脑在知识世界的“最佳顾问”。人类数千年来归纳整理的知识大部分以文字的形式归集在图书、论文、互联网上,当今大模型正在飞速学习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数据,并通过“生成式基础模型”创新出各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应用,包括AI写作、AI绘画、AI视频生成、AI语音生成、AI编程等。
新质生产力则通过AI逐步实现人类的“脑力+体力”劳动,让AI成为人类在物理世界中的“生产力助手”。只是学习海量的人类知识,而从不实践,就容易沦为“纸上谈兵”。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让大模型通过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检验自己的认知偏差,实现“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良性循环,需要将大模型、智能体[4]变成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让有智商和情商的机器人、机械手、无人机、智能车在物理世界中日夜不停地学习。但这还不够快,如人类的研究生通常是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实践培养出来的,为了利用庞大的算力指数级提升AI机器人的学习速度,目前前沿的机器人公司都将数字机器人放入模拟仿真环境中,让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同步,如在数字孪生工厂中同步训练1000个虚拟工业机器人,在数字孪生农田中同时训练5000个虚拟农业机器人,从而利用模拟仿真环境允许的最高并行效率,让数字机器人飞速观察、适配特定场景的物理世界,然后再将数字机器人的大模型放到物理机器人身上,进行最终的现实环境“测试—反馈—改进”。
[4] 智能体(agent)的概念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计算机专家和AI学科创始人之一的马文·明斯基提出的。目前,在AI领域,普遍认为能自主活动,具有独立的思想并可以同环境交互的软件或者硬件实体均可以被认定为智能体。
新智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的对比见图1-3。

图1-3 新智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