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斗危机

气氛愈发凝重,文武百官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汉皇陛下,时辰已到,太子人呢?怎还不见人?是不是怕了?躲起来了?”

柳人雄目光灼灼,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

宁天策端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且再等等。”

“呵呵。”司马峰冷笑一声,捋着胡须道,“恐怕他已经知道自己那些卑劣手段瞒不过老朽,所以不敢露面了吧?”

宁天策强压怒火,沉声道:“远儿这些日子随朕处理政务,想必是乏了,待会便到。”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宁远一身华服,神态从容地走了进来。

他面带微笑,目光清澈,哪有半分疲惫之色。

“儿臣来迟,还请父皇恕罪。”宁远躬身行礼,声音不卑不亢。

宁天策看着自己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接下来的文斗,将决定太多事情。

司马峰冷眼看着宁远,嘴角挂着讥讽的笑意:“太子殿下终于肯露面了?老朽还以为,您会一直躲在温柔乡里不出来呢。”

宁远并未动怒,反而笑着拱手:“楚大人说笑了。既然是文斗,那便开始吧。”

“殿下,您终于来了。”一道略带嘲讽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司马峰负手而立,站在大殿中央。

他身为南楚文坛泰斗,一言一行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刻,他那双锐利的眼睛紧盯着殿门方向,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冷笑。

宁远迈步走入殿内,目光扫过满殿文武官。

众人脸上的神情各异,有疑惑,有不解,更多的是对司马峰那番“卑鄙小人”之语的好奇。

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司马先生这般说话,未免有失身份。”宁远淡淡一笑,脚步不紧不慢地向前走去,“昨日之事,我确实说了几句实话,今日来迟,也是事实。但你趁我不在,就在这大殿之上污蔑于我,这般作为,倒真有些上不得台面。”

司马峰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太子好大的胆子,居然还敢来。”

殿内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低声议论纷纷。有人对宁远投来同情的目光,也有人暗自摇头。

宁远没有理会司马峰,而是将目光投向一旁的柳人雄:“南楚果然名不虚传,连使臣都能说会道。”

“狂妄!”柳人雄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他身着南楚特有的锦袍,腰间挂着玉佩,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傲慢的气息。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柳人雄转向高座之上的汉皇宁天策,恭敬行礼:“陛下,既然人已到齐,不如开始今日的比试?”

宁天策端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

他的目光在宁远和南楚使团之间来回扫视,最后沉声道:“开始吧。”

司马瑶缓步走到殿中,她一袭白衣胜雪,举手投足间尽显南楚贵女的优雅。

经过宁远身边时,她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红唇轻启:“今日文斗,双方各出上句,对方对下句。希望大周王朝莫要拿些粗鄙之作充数。”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大殿两侧的文武百官脸色难看,这分明是在讥讽北魏文化底蕴不足。

有几个年轻官员甚至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却又不得不强忍怒气。

宁远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司马姑娘请出题。”

“好,那我便说了。”司马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声音清脆悦耳,“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句诗一出,殿内瞬间寂静。连原本摇曳的烛火似乎都停滞了一瞬。

宁远眼神一凝,心中警铃大作。这不是昨日自己所作的诗句吗?

他的目光在司马峰和司马瑶脸上扫过,捕捉到了他们眼中一闪而过的得意。

“放肆!”一名身着紫袍的北魏大臣猛地站了出来,怒喝道,“这分明是我朝太子昨日所作,你们南楚竟敢盗用!”

“呵呵。”司马峰冷笑着摇头,他的声音带着几分讥讽,“这首诗本就出自我南楚先贤之手,宁远太子盗用在先,现在反倒来质问我等?”

宁远心中一沉。他清楚这首诗出自韩星之手,但在这个世界,难保不会有相同的诗作出现。若真如此,今日这局面可就难办了。

“宁远不过是个窃诗之徒罢了。”柳人雄在一旁煽风点火,声音中带着几分轻蔑,“也有人信他能作出这等千古名句?”

殿内的气氛越发紧张。文武百官中,支持宁远的人面露忧色,而那些对他不满的人则暗自窃喜。

宁怀文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失望和愤怒:“九弟,你真叫我寒心啊!”

宁如雨也冷声附和:“居然做出这等偷盗诗作之事,简直有辱我北魏颜面!”

眼看局势对自己越发不利,宁远却依旧保持着镇定。

他的目光在殿内扫过,最后定格在司马峰身上。

“司马先生,你说这是南楚先贤所作,可有真凭实据?”

“自然有。”司马峰从袖中取出一本诗集,“这便是明证。”

宁远接过诗集,翻开扉页。纸张的触感让他心中一动,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

“司马先生,这诗集可是真品?”

“自然。”司马峰挺直腰板,声音中带着几分傲然。

“那便好。”宁远合上诗集,目光如电,“既然是真品,想必司马先生不介意让在座诸位一观?”

司马峰面色微变:“这...”

“怎么?莫非这诗集有什么见不得人之处?”宁远步步紧逼,声音中带着几分玩味。

“放肆!”司马峰怒喝,额头已经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我南楚圣物,岂是尔等可以随意翻阅的!”

宁远冷笑:“那便奇怪了。若真是流传千古的名作,为何要藏着掖着?”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纷纷点头。就连那些原本对宁远不满的人,此时也开始动摇。

宁远接过诗集,随意翻看了几页。

诗集的纸张已经泛黄,边角处还有些许破损,显然年代久远。

这诗集中不过数十首诗句,与华夏历史上的经典诗词有些重合,但都只有片段。

“有趣。”宁远轻笑一声,手指轻轻摩挲着泛黄的纸张。

司马峰见状,冷哼一声:“太子殿下,这些可都是我南楚的瑰宝,你抄袭剽窃,今日可是百口莫辩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咄咄逼人。

大殿内响起一片哗然。

北魏朝的官员们面色难看,他们深知文人对北魏的偏见。

建国以来,许多传世佳作都对北魏封锁,即便朝廷重金礼遇,也难以吸引文人入朝。

如今南楚使臣当众指责太子剽窃,这无疑是在北魏的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