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结识领导
- 四合院:略微出手,众禽都老实了
- 雨夜带伞
- 3159字
- 2025-05-08 19:16:24
宴席上,孙斌站在主座右手边,小心地观察着大领导夫妇的表情,心里还在回想刚才每道菜的细节。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让红木餐桌上的餐具泛着温暖的光泽。
大领导满意地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孙师傅,今天这一桌菜真让我大开眼界啊,尤其是那道'龙凤呈祥',手法精湛,味道更是一绝。”
孙斌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连忙摆手:“都是些家常菜,让领导见笑了,我这手艺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旁的大领导夫人端起茶杯,目光中流露出赞赏,她轻轻抿了一口:“来,孙师傅,坐下一起喝杯茶,咱们聊聊。”
孙斌不自觉地搓了搓手,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实在抱歉,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得赶回去给家里人做饭,这都快到饭点了。”
大领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热情地说:“这都快天黑了,路上不安全,留下来吃顿饭再走吧。”
孙斌想到家里人还在等着,连忙摇头:“家里人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呢,今天真的不能久留了,要是让他们饿着,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大领导夫人眼中的赞赏之色更浓了,她放下茶杯:“现在这样重视家庭的年轻人可不多见啊,难得见到你这么有责任心的。”
“在外面再忙,也得回家给家里人做顿热乎饭不是。”孙斌挠了挠头,露出憨厚的笑容,“要是让家里人吃剩菜冷饭,那我这当家的也太不像样了。”
大领导夫人闻言,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她转身对站在一旁的佣人吩咐:“去把我们前几天从香港带回来的那些点心和饮料拿来,给孙师傅带回家。”
孙斌听到这话,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今天能给领导做菜就是我的荣幸,这些礼物太贵重了。”
杨厂长见状,赶紧在一旁打圆场:“孙师傅,领导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这是领导对你的欣赏。”
听到杨厂长发话,孙斌这才不好意思地点头:“那就谢谢领导和夫人了,这份心意我记在心里了。”
大领导夫人笑眯眯地看着佣人将礼物打包好:“都是些日用品,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大领导忽然拍了下额头,像是想起什么重要的事:“对了,孙师傅,改天有空的话,能不能请你做一桌'天下第一宴'?我听说这是你的招牌菜。”
孙斌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领导想吃,随时都行,保证让您尝到最地道的味道。”
大领导夫妇站起身,亲自送孙斌出门,这让在场的杨厂长有些惊讶,他在机械厂工作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领导这么给面子。
走到院子里,杨厂长忍不住向大领导夫妇介绍:“孙师傅是因为他爱人余虹在我们厂里工作,我才有幸请到他的,说起来还得感谢余师傅呢。”
“哦?说说看。”大领导夫人来了兴趣,停下脚步。
杨厂长继续道:“他经常给爱人送饭,手艺好得很,经常让车间的工友都沾光,大家都说他做的饭菜比食堂好吃十倍。”
大领导夫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样的人才,咱们得好好培养啊,现在像孙师傅这样既有本事又重情重义的人可不多了。”
看着孙斌离开的背影,杨厂长心里羡慕不已,暗想这小子运气真是不错,一顿饭就把领导给征服了。
四合院里,娄晓娥正站在院子里晾衣服,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远远地就看见孙斌大包小包地往回走。
“你这又是买了什么?这么多东西。”娄晓娥笑着迎上去,帮他接过手里的包裹。
孙斌将东西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领导送的,你看看都是些什么,刚从香港带回来的。”
娄晓娥仔细检查起来,眼睛越瞪越大:“饼干、点心、麦乳精、红糖......这些可都是稀罕物啊。”
“这得值二十块钱吧?”娄晓娥粗略估算道,语气里满是惊讶。
孙斌笑着点点头:“给领导做顿饭,人家就这么大方,这年头做厨子也挺有出息的。”
聋老太太不知什么时候也凑了过来,虽然耳朵不好使,但眼睛可一点不含糊,盯着桌上的东西直瞧。
孙斌见状,立刻起身去烧水:“来,给大家泡麦乳精,尝尝鲜,这可是好东西。”
娄晓娥迟疑道:“这么好的东西,要不留着送人?过年走亲戚的时候能用上。”
“送什么人?”孙斌摇摇头,一边倒水一边说,“这就是给咱们家人享用的,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现在有了就得享受。”
聋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孙斌做的菜,在别人家都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珍馐呢,现在连领导都给这么大面子。”
娄晓娥喝了一口热乎乎的麦乳精,忽然想起家里的事:“对了,我家里正在种绿豆芽和大蒜,你说这味道重不重?”
“大蒜味道是重了点。”孙斌皱了皱眉,“不过能吃到新鲜蒜苗也不错。”
厨房内,孙斌正专注地站在案板前制作五福鱼丸。
他已经连着做了三天的试验,今天终于找到了最完美的配方和工艺。
从早市买回的新鲜鲫鱼还带着水珠,鱼鳞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他熟练地取出两斤鱼肉,手起刀落间将鱼刺一根根剔除干净。
这是他这些年在饭店后厨练就的本事,刀工利索得连鱼骨都完整无缺。
将鱼肉放在案板上,他拿起木棒开始反复捶打,手腕发力的节奏十分讲究。
汗水从他的额头滑落,但他完全沉浸在制作过程中,仿佛进入了某种玄妙的境界。
每一下捶打都恰到好处,既要让鱼肉细腻,又不能破坏其韧性。
半小时后,鱼肉已经变得光滑细腻,他伸手揉捏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
将鱼肉揉搓成团,他用称量过的力道均匀分成五份,每一份都重量相等。
从橱柜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调味料,他开始着手调制不同的颜色。
第一份鱼肉,他将上好的龙井茶末研磨成粉,调成淡雅的绿色汁液。
茶香与鱼肉的鲜味在揉搓中完美融合,渐渐显现出翠玉般的色泽。
第二份鱼肉,他将煮熟的鸡蛋黄用筛子压碎,手指轻柔地将其揉入鱼肉。
金黄的蛋黄在白嫩的鱼肉中晕染开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第三份和第四份,他特意买来了天然的食用红色素,调配出两种不同深浅的红色。
深红如玛瑙,浅粉似樱花,每一种颜色都经过反复调试才达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一份,他保留了鱼肉本来的颜色,洁白如新雪,纯净得让人心生欢喜。
五份颜色各异的鱼肉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他将双手在清水中浸润,开始一个个揉制鱼丸,每一个都大小均匀。
这是最考验功力的环节,稍微用力过猛就会破坏鱼丸的口感。
很快,一盘色彩缤纷的五福鱼丸就摆在了桌上。
天色渐晚,油灯的光芒柔和地照亮了餐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
余虹看着丈夫的杰作,眼中满是自豪,连忙先给女儿夹了一个粉红色的鱼丸。
“晓晓,快尝尝爸爸新做的五福鱼丸,这可是他研究了好几天才做出来的。”
小女孩眼睛亮晶晶的,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柔嫩的鱼丸入口即化。
“爸爸,这个真的太好吃了!”她眯着眼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孙斌看着女儿的反应,感觉自己几天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可是吃完一个鱼丸,孙晓晓就放下了筷子,一脸遗憾地说自己吃饱了。
余虹轻轻摸着女儿的头发:“没事,等晓晓长大了,胃口就会变好的。”
“那我要快点长大!”小女孩认真地说,“这样就能多吃爸爸做的好吃的了!”
饭后,余虹麻利地收拾完碗筷,兴冲冲地坐到孙斌身边。
她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一叠钱,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老孙,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陈姐不光给了二百块钱定金,还帮着介绍了好几桌酒席呢!”
孙斌接过钱,仔细数了数,从中抽出四十块递给妻子。
“这是给你的,买点你想要的东西吧。”他温柔地说。
余虹愣住了:“这么多啊?这可是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你整天操持家务,也该给自己添置些东西了。”孙斌笑着说。
余虹握着钱,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我想着买台缝纫机,再添个收音机,要是还有剩的,再买个衣柜。”
夜幕降临,孙斌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套旧纸币。
“晓晓,来,爸爸教你认字。”他招呼女儿过来。
小女孩立刻跑过来,像只小燕子一样轻盈地跳上他的膝盖。
“爸爸,这是什么呀?”她好奇地摸着泛黄的纸币。
“这是第一套人民币,你看这上面画的是农民伯伯和工人叔叔。”
余虹在一旁看着这对父女,若有所思:“这些钱现在都不能用了吧?”
“是用不了了,但这可是宝贝,将来说不定能换一套房子呢。”孙斌笑着说。
看着丈夫耐心教导女儿的样子,余虹不禁想到工厂最近正在组织夜校扫盲,她突然觉得是时候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了。
这样以后晓晓问问题的时候,自己也能像丈夫一样给出满意的答案。
而且听说识字后不仅工作效率会提高,还能涨工资,这对家里也是一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