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聪明药与神秘星期四

海蓝色的交易通道开启,一辆带轮子的小推车咕噜噜驶出,网友给他送来了一大塑料筐的报废机器。

林博上前翻找,电磁炉、收音机、石英钟、机械手臂……乱七八糟的废品大杂烩,确实应他要求,种类很是丰富。

[灯塔客]:东西收到,辛苦你了

[捡垃圾使我快乐]:辛苦什么呀,你的要求太简单了,这些废品遍地都是,我出门随便捡捡就有了

[捡垃圾]:既然要练表触内窥法,其实最好的是同一种机器,内部结构不同损伤,这样练习起来才最有效率

[捡垃圾]:我当初就是这么练的,差不多半个月就升到2级了,你觉得怎么样?我可以帮你准备好

林博有些惊奇,这位网友所在的原世界究竟是什么情况?出门到处都是废品,对机械师来说也太舒适了,简直和住在森林里的德鲁伊一样。

估计[捡垃圾]在成为综网玩家前,就已经有很深厚的机械师功底了,练习表触内窥法必然事半功倍。

[灯塔客]:废品种类多一点,对我来说更合适

[捡垃圾]:(怀疑)你这话说得好嚣张啊,难不成你已经练到2级了?

法师没说话,回了一个微笑的emoji表情,并且无视了热心网友发来的一连串问号,选择了下线。

有了[捡垃圾]的帮助,表触内窥法升级没什么碍难了,林博预计最多四天就能升到3级,药师舌识品的进度也大致相同。

现在他最为欠缺的依旧是理论知识,要成为优秀的机械师,理工科领域的学识必不可少。

时隔多年重温数学已经难顶,还要从头开始研究力学、热力学、材料学、电磁学等等,这对一个离开校园多年的成年人来说实在太痛了。

光是这些专业书籍就已经是厚厚一箱,林博想要通读一遍也得花费数月,如果要完全记忆下来则需要一年有余。

更别提除了机械制造,他还有医书和农学书本要啃,着实是书山压顶,学海窒息。

于是林博决定借助一点小小的外力,至少把记忆理论知识这一步所需的时间节省下来。后续的知识消化,可以在实践操作里逐渐融会贯通。

多元宇宙里无数的懒人早就研究出各种辅助学习的手段。

比如DND施法者经常依赖于“学者之触”,这个预言系一环法术能让使用者通过触碰一本书,瞬间完成一次从头至尾的阅读,至于记不记得住就是另一回事了。

还有大名鼎鼎的记忆面包,来自某个未来世界的黑科技产物,能把书页内容转印到面包片上,食用后就能记住内容,只不过仅限于这些面包被排出之前。

多联多易平台上的魔法类商品普遍都有溢价,学者之触的卷轴就要卖88灾币一份,除非是魔网系施法者,能通过卷轴学会该法术,否则是很不合算的。

相应的,科技类产品在多联多易平台就有更多价格优惠的选择。

像是来自《黑客帝国》世界观的数据灌输,或是《赛博朋克》世界观里的学习芯片,都能让用户快速掌握一门全新的知识,只不过使用这类产品的前提是进行人体改造。

同类产品里门槛最低的无疑是“聪明药”。

譬如来自《永无止境》的NZT-48,来自《超体》的CPH4,都能让使用者的智能进化到非人的地步。

然而这类功效超强的神药并不具备多元普适性,基本只在原世界有效。

对其他世界的综网玩家而言,一旦服用,轻则导致智力上限锁死,重则产生剧烈毒副作用,不死也要脱层皮。

林博选中的是一款有时效性的神经元激活酊剂,原理是刺激大脑功能区,让瞬时记忆直接转化为长期记忆,能把接收到的信息在海马体中保存数年到一生的时间。

该药剂久经考验,广受好评,适用于大多数类人种族,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抗药性不强,长期服用还能提升记忆能力。

单支神经元激活酊剂的售价11灾币,一次购入一组二十四支还有折扣优惠。

林博每晚翻阅机械、医术、农学和霜天流格斗术的资料,课程安排得很满,间隔四十五分钟就需要重新服用酊剂。

一组药剂不到三天就能喝完,消耗量属实不小。

好在跑图赚取的资金差不多抵消这部分开支,保持收支平衡的同时,每天还能攒下几枚灾币,倘若爆的装备售价高,那结余就更多了。

他预计一周时间可以把手头已有的所有知识资料都铭记在脑海中,届时法师职业也该升到4级了。

往后数日,天气都是阴雨交加,晨间海面上还有雾气,导致林博不得不延长开灯时间,直到气温升高后浓雾消散,不再干扰船只通航。

今天是周四,集会日的清早,镇子上的老者信徒揣着雨伞出门,沿雾蒙蒙的街道前行,聚集在教堂里进行礼拜。

在座的老者信众身份各异,不过全都是男性。他们中有石塔镇的官吏和教师,有经营生意的小商人,有巡夜的警卫,有年老的渔民和工人。

五神既是宗教信仰,同时也象征不同的阶层与职业。

每种信仰都会形成各自的社交圈子,通常选定一种信仰后,就终身不变,不过也有例外。许多年轻人信仰五神中代表勇武的战士,但等到年老力衰,就会转向老者信仰。

此外,官吏们,尤其是非贵族出身的官吏,不被允许信仰圣父,故而只能投向老者,商人也是同理。

教师群体信仰老者是一种传统,应聘了教师职位的平民,大多会选择改信。

克宁帝国作为老牌工业国,从上世纪开始推行八年制义务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产线工人。

随着几次改革运动,公务员选拔从贵族指定改为了考试选拔,学校教育就成为平民最重要的晋升路径。

石塔镇只有小学,三名男教师负责上百个孩子的教育。每个周四的上午,石塔镇小学都会放假,因为老师们都去教堂了。

在教堂里,不论平时的身份差距,此时的老者信众都能相对平和地交谈。

官吏们都是在为贵族服务,或许平时严肃刻板,但此时在教友面前却不显得盛气凌人。

教师们和年长固执的老水手谈论历史,微笑附和着老家伙们的吹嘘。

商人和巡夜的警卫探讨治安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发生盗窃案件。

有趣的是,盗贼的庇护神也是老者,说不定这些小偷就混在集会人群中听别人怎么防备他们。

大家分享着见闻和趣事,教徒集会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每个圈子都有所谓的内部消息,轻易不会流传出去,想知道就只能融入圈子。

祭司在讲经台上环视教众,距离礼拜开场还有一段时间。有几位教友缺席了,有人外出,如老街当铺的老板去了洪都;有人生病,年纪最大的教师已经卧床好几天了。

另外,他也没见到灯塔管理员的身影。

按理说,新教友不应该在第一次教众集会迟到,会给教友留下不敬神明的坏印象。

祭祀看了看窗外的浓雾,心想这也是职责所在,有些遗憾在所难免。

“守夜人来不了吗?”有信徒询问,新教友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人物。

“看看这浓雾吧,没有灯塔指路,海上的船只都得迷路。”老水手大声说,“他不来才是对的。”

“他无疑是合格的守夜人。很少出门,从不沾惹麻烦。老提姆走后,我看没有人比他更合适。”酒馆老板表达自己的看法。

镇长闻言对周围人说:“等他下次参加集会,我们当面交流过,确信此人品格端正,那么我会写一份推荐信,呈供珀尔子爵阁下批复,就可以发放正式的就职文书了。以后这位异乡人就是我们石塔镇的合法居民。”

老祭司为镇长的通情达理点头,随即又有些惋惜,“看来只有等下一次了,今天的雾真浓啊。”

法师把上身探出窗外,四下里只有白茫茫一片,天与地都不见踪影,除了上方下方圆筒一样的灯塔墙壁,世界万物似乎完全消失。

“真是好大的雾气。”

他还想去参加星期四教众集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