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洪水漫过的岁月与生命的重量

1998年的夏天,注定成为镌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特殊印记。当蝉鸣还未完全撕开南方小城的闷热,遥远的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正以汹涌之势席卷而来。那时年仅三岁的我,尚在阿桃温暖的怀抱里蹒跚学步,对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懵懂无知,却在三十年后回望时,才真正读懂了那段历史的分量。

洪水如猛兽般肆虐,浑浊的江水裹挟着泥沙,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垮堤坝,吞噬村庄与农田。电视屏幕里,浑浊的洪水漫过树梢,淹没房屋,无数群众被困屋顶,无助地等待救援。解放军战士们闻令而动,他们身着迷彩服,背着救生衣,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艰难前行。为了加固堤坝,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人墙,手挽手、肩并肩,抵挡着洪水的冲击。有的战士连续奋战几十个小时,累到直接瘫倒在泥水中;有的战士为了救起被困群众,被急流卷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一个个坚定的身影,在洪水中铸成了守护人民的钢铁长城。

这场洪灾面前,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小城虽远离灾区,但洪水的消息如重锤般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居委会的广播里,不断传来号召捐款捐物的声音。阿桃攥着我稚嫩的小手,走进捐款站时,眼神中满是凝重。她掏出自己攒下的二十块钱,那是她省吃俭用,从微薄的工钱里一点点积攒下来的。我看见她将钱郑重地放进捐款箱,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她对我说:“小枫,那些叔叔阿姨在拼命保护大家,我们也得出份力。”那一刻,她的声音格外坚定,让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有一种力量,能跨越地域,将所有人紧紧相连。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也正经历着剧烈震荡。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中国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顶住巨大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以大国担当稳定了亚洲经济局势;印巴核试验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地区局势紧张不安;大洋彼岸的美国,白宫因克林顿绯闻案陷入政治风波。这些国际事件的消息,随着报纸与电视,传进小城的千家万户,让人们在关注洪灾的同时,也意识到世界的风云变幻。

而在我的生活里,阿桃依旧是那片为我遮风挡雨的绿荫。洪水肆虐的日子里,她抱着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抗洪抢险的画面,轻声给我讲述着发生的一切。虽然那时的我似懂非懂,但她的神情、她的语气,却让我隐隐察觉到,这是一场关乎无数人命运的战斗。她会指着屏幕上的解放军叔叔,对我说:“小枫,等你长大了,也要做勇敢的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夏日的午后,我们依旧会去河边的老树下乘凉。只是以往欢快的氛围里,多了一丝沉重。阿桃扇着手中的棕榈叶扇,给我讲起她在山里经历过的小洪水。她说,洪水来了,整个村子的人都会团结起来,互相帮忙。而现在,全国那么多人一起对抗大洪水,一定能战胜它。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国家、对人民的信任。

入秋时节,桂花依旧如期绽放。阿桃带着我捡桂花时,不再像往年那般轻松愉快。她一边捡着桂花,一边念叨着:“希望洪水早点退去,让那些受灾的人能回家。”我们将做好的桂花糕,托人带给了前来小城安置的受灾群众。阿桃说,这小小的桂花糕,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能给他们带去一丝温暖。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每当回忆起1998年,那些洪水肆虐的画面、抗洪战士们坚毅的身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场景,依旧让我心潮澎湃。而阿桃在那段岁月里的言传身教,更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她让我明白,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孤岛,只要心怀善意与勇气,就能汇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那些她陪伴我度过的平淡日子,那些在洪水阴影下的温暖瞬间,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时刻提醒着我,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