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我们全体都绷紧了神经,加班成了常态。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次考核关系到饭碗,谁都不敢松懈。
这天,又是一场和甲方的重要会议。我早早来到会议室,把资料摆放整齐,深吸几口气,试图平复紧张又忐忑的心。我坐在座位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右手腕上的蓝绳手链,它似乎能给我一点力量。
不一会儿,甲方的人陆续进来了。陆总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来,她穿着一身剪裁合身的职业套装,眼神带着审视和傲慢。她扫了一眼我们外包团队这边,嘴角微微撇了一下,那不屑的神情让我心里一紧。
会议开始,陆总清了清嗓子,声音冷冰冰的:“这次项目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我看了你们的进展,很不理想啊。”
她这话一出,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凝固。我攥紧了拳头,指甲都快嵌进肉里,但还是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陆总,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项目,也按照您之前提出的要求在不断改进。”组长周扬陪着笑脸解释道。
陆总冷笑一声:“努力?我看你们是能力有限吧。就你们外包团队这水平,能把项目做好吗?”
她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我感觉一股怒火在胸口燃烧,但理智告诉我不能发作。我紧紧咬着嘴唇,腮帮子都鼓了起来。
“陆总,我们确实还有不足,但我们一直在积极弥补。而且目前项目整体进度是符合计划的。”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
陆总轻蔑地看了我一眼:“你就是林深吧?别以为你平时处理几个客户投诉就了不起了。在这个大项目上,你们外包的那点本事根本不够看。”
我感觉脸一下子热了起来,愤怒和屈辱交织在一起。但我还是强忍着:“陆总,我们会不断提升自己,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哼,我可拭目以待。”陆总双手抱在胸前,眼神里满是怀疑和轻视。
接下来,陆总开始一条条指出所谓的问题,很多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被她无限放大。她边说边用手指敲着桌子,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我的神经上。
“你们看看这个报告,格式都不对,这能通过审核吗?还有这个数据,准确性严重存疑。”陆总把报告扔在桌子上,纸张散落一地。
我深吸一口气,弯腰捡起报告,尽量平和地说:“陆总,报告格式我们可以马上调整,数据方面我们也会再次核实。”
“马上?说得倒轻巧。你们外包团队做事就是这么不严谨,一点责任心都没有。”陆总提高了音量,语气愈发严厉。
我的手微微颤抖,愤怒几乎要冲破理智的防线。但我想起组长说的“情绪是工资的一部分”,硬生生把到嘴边的反驳咽了回去。
“陆总,我们会尽快改正,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问题。”组长赶紧打圆场。
“希望你们说到做到。还有,这次考核标准我再强调一遍,容不得半点马虎。”陆总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我们。
会议结束后,我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走出会议室,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我眯了眯眼。
程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别往心里去,陆总就是这样,专挑刺儿。”
我苦笑一下:“她根本就是看不起我们外包团队,这样的刁难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用实力让她闭嘴。”程澈眼神坚定。
这时,小叶也跑过来,一脸担忧:“林深哥,会议是不是很糟糕?陆总又为难你们了吧。”
我摸了摸小叶的头:“没事,小叶,我们加把劲,一定能通过考核的。”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更加疯狂地工作。白天忙着收集数据、整理报告,晚上加班核对细节、优化方案。办公室里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有一次,我为了一个数据的准确性,反复核对了十几遍,眼睛都看花了。小叶看到我这么辛苦,主动帮我泡了杯咖啡:“林深哥,喝口咖啡提提神。”
我感激地看了她一眼:“谢谢小叶,你也别太累了。”
小叶坚定地说:“林深哥,我不怕累,我要和你们一起通过考核。”
然而,陆总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改变态度。每次提交上去的东西,她总能找出新的问题。
在一次汇报中,陆总指着一份方案说:“这个方案完全不符合我们的需求,你们外包团队到底有没有理解能力?”
我强忍着怒火解释:“陆总,我们是根据之前的沟通和要求制定的方案,可能有些地方还需要调整,但整体方向是没错的。”
陆总不耐烦地打断我:“别找借口了,我看你们就是敷衍了事。重新做,三天后再给我看。”
我心里一阵绝望,三天时间要重新做一份方案,谈何容易。但我还是咬咬牙说:“好的,陆总,我们会尽快完成。”
回到办公室,我把大家召集起来:“各位,陆总要求我们三天内重新做一份方案,时间紧迫,大家加把劲。”
同事们虽然面露难色,但还是纷纷点头。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几乎住在了办公室。饿了就吃泡面,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
终于,新的方案完成了。我拿着方案,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走进陆总的办公室。
陆总接过方案,漫不经心地翻了翻:“这就是你们三天的成果?还是不行,思路太混乱,没有亮点。”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愤怒再也忍不住了:“陆总,我们已经尽力了,三天时间要重新做一份方案,还要达到您的要求,真的很难。”
陆总冷笑一声:“难?这就是你们外包团队的借口吗?做不好就是做不好,别拿时间当理由。”
我气得手都在发抖:“陆总,您一直这样轻视我们外包团队,对我们的努力视而不见。我们也是认真负责地在做事,为什么您就不能给我们一点尊重和信任呢?”
陆总脸色一变:“尊重和信任是靠本事赢得的,就你们现在这样,还谈什么尊重信任?”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陆总,我希望我们能就事论事,不要因为我们是外包团队就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我们会继续改进方案,直到您满意为止。”
说完,我转身走出了办公室。回到工位上,我感觉全身都虚脱了。程澈走过来,轻声说:“林深,别冲动,和陆总起冲突对我们没好处。”
我无奈地说:“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她太过分了。”
“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也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再和陆总好好沟通一下。”程澈提议道。
我点了点头:“只能这样了,希望她能改变态度。”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继续改进方案,同时也在寻找更好的沟通方式。我开始收集更多的数据和案例,准备在下次和陆总的沟通中更有说服力。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得知陆总曾经也在一家外包公司工作过,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了现在的甲方公司。这个消息让我对她有了新的认识。
我想,也许她正是因为有过外包的经历,所以对我们外包团队才会这么苛刻,想要证明自己比我们强。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程澈,程澈说:“说不定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找到和她沟通的突破口。”
于是,我们重新整理了方案,并且在方案中加入了一些对外包团队优势的阐述,以及如何结合甲方需求更好地完成项目。
再次见到陆总时,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陆总,我了解到您曾经也在外包公司工作过,我想您一定能体会我们的不易。这份方案我们做了很多改进,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
陆总听了我的话,眼神有了一丝变化,但还是嘴硬地说:“别拿这个来套近乎,方案行不行,要看实际内容。”
她仔细地看了方案,过了好久才说:“这次的方案比之前有进步,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再完善。”
我心中一喜:“好的,陆总,我们会按照您的要求继续完善。”
从陆总办公室出来,我感觉看到了一丝希望。我知道,想要彻底改变陆总的看法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努力,但至少我们迈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和陆总的沟通逐渐多了起来。虽然她还是会提出很多要求,但态度明显没有之前那么强硬了。
在一次项目中期的评估会上,陆总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说:“这段时间,外包团队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百感交集。这一路走来,我们承受了太多的轻视和刁难,但我们用努力和坚持证明了自己。
然而,我也清楚,陆总的认可只是暂时的。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外包团队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不断提升自己,就一定能在这个充满偏见的职场中站稳脚跟。
在会议结束后的休息时间,我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繁华的城市。阳光洒在身上,我轻轻抚摸着右手腕上的蓝绳手链。它见证了我在职场的酸甜苦辣,也提醒着我要坚守初心,勇敢前行。
我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什么,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