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川商的疑虑,李瀍觉得是他想多了,房地产咋可能不赚钱?后世至少三个国家都验证过了的,这玩意短期间赚钱能力惊人,不但能自我增殖,还能反哺其他行业呢。
自己的军队会严格的走后世戚军神的路线,就将鸳鸯阵进行到底,中间做些改动,也无非将大棒手换几个成为耥耙手,顺便给镗钯手装备上火器,根本不会去打什么平藩之战。
顶多从河北的藩镇里面挑几个特别不听话的出来杀鸡给猴看就是了,全国的统一战争,他打不起,也不想打。
至于吐蕃的年年犯境,也就是最后几年了,如今松赞干布早就没了,吐蕃的内乱在即,李瀍在前世看过短视频,专门讲西藏历史的,好像这个期间,一个名叫朗达玛的赞普在高原上搞灭佛,最后搞得吐蕃内部大乱,然后在内乱和归义军的夹击下,成了末代赞普。
然后,天气也开始变冷了,自此,吐蕃人的王朝就此覆灭,再没建立起和中原一样的政权来,直到后世的满清时代,被满清派一个使者过来,就轻轻松松的摘了桃子去。
具体时间,李瀍记得不太清楚,因为那个短视频虽然挺费心思的,但吐蕃那边的名字太怪、太拗口了,他看完也是一头雾水,根本记不住那些名字,只记住了大概情节走向,吐蕃在近期将有一场大规模内讧。归义军起事,是占了吐蕃内乱的便宜,而自此以后,吐蕃的年年犯境,也应该画上句号了。
当然,今年的,他还是得想办法应对的。但李瀍也不觉得吐蕃人有多可怕,顶多就是自己花点心思,将火器早点弄出来就是了,就不信吐蕃的野人,比东北沿海的倭寇还凶。就是凶也没啥,戚军神的鸳鸯阵,打鬼子能打出1:500的恐怖交换比,打吐蕃人也不会有啥不同。
这一点,李瀍很确定,但他自己不打算费心思了。他是病人么,养病的最好方式,就是少劳心劳力,反正他是皇帝,吩咐一声,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就好了,犯不上自己费神。
到现在为止,除了弄点木炭过滤红糖成为白糖外,他基本都是只动嘴的,他不是不知道,自己亲自下场,研发速度会更快,但他是皇帝啊,没事琢磨琢磨如何进行变革,转变社会形态就好了,有必要去研究具体的技术么?
还不如多活几年,让这场变革的时间变得更持久呢。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即便是社会主义之前的那个社会形态,也不保证能越过三百年的大坎,尤其是现在的天气已经开始变冷,眼见着新的小冰期就要来了,谁敢保证自己没了之后,大唐还能继续变革下去?
后世的经验也不那么牢靠,海峡对面是疯王执政,疯王后面大概率还有个疯后,但这俩人祸害之后,八成就是头号霸权的终结了。小说照进现实,也是挺奇葩的一件事了,但李瀍就觉得这个概率比较高,不然疯后干嘛和疯王做切割啊。至于阿美丽的人民不长记性,那也不是第一天了,发生什么奇葩的事也不奇怪。
总之,以为换了社会形态就越过了300年的门槛就太天真了,社会形态只是更多的释放了生产力,为后面的大红利期打个基础罢了,并不是肯定能越过门槛的。
唯一值得期待的是这个历史维度上,后面还有个明武宗,应该能托底的,但自己作为先行者,也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后人身上,谁知道明武宗面对的是怎样的境遇呢?
自己作为大哥,在情在理,都得给正德弟弟打个样,让他自由自在的凭本心生活也好,还是当那个他自己也不喜欢的皇帝也好,总之能自由选择,而不是背负着前人的期望,继续绝望的变革。
所以,多活几年,是李瀍的目标,尽可能的掌舵更久一点,让这场变革进行得更深入,更彻底。以令自己改变过的这个大唐,变得更强、更持久。
正思忖间,李商隐入殿汇报道:“陛下,慧如禅师、显如禅师等求见。”
“他们来干嘛?”李瀍一愣,自己已经不打算灭佛了啊,这帮秃驴找来干嘛?难道算出来啥了?
三武一宗的灭佛,属唐武宗的灭佛最不给力了。
前面说过,残唐能控制的地盘不过两京加个蜀地,唐武宗的灭佛,也只能在这一小块地方进行而已,规模是最小的,持续时间也最短。后面的显宗又是个崇佛的,之后又给佛寺重建起来了,重复建设,这个佛自己灭了有什么意义呢?
人家周武帝灭佛,好歹范围既大,持续时间也长,效果还好,周武帝灭佛,是跟佛门抢资源、人口,抢完后,他的府兵制就建立起来了,自己抢个佛门,范围这么小,能抢到点啥?不如不废这力气呢。
“陛下您忘了?是您前日下旨,命下官去领着报社的同仁们勘查盖新房的地址,要找平整些的地方,嗯,最平整的地方都是佛寺,陛下您说,佛寺太多了,都腾出来盖民房好了,于是,下官这么去佛寺通知的,慧如、显如二位禅师,就是为此而来。”李商隐被李瀍的反应吓了一跳。
这事儿可都是领导您吩咐的,当时您说话的语气,那叫一个理所当然,我下意识就信了。可别到头来您忘了,让我背锅,我这小肩膀可扛不住整个佛门的怒火,这么多人,一人一口吐沫都淹死我了。
“哦,想起来了,你让他们进来好了。”李瀍连忙摆摆手,示意自己没忘,这事儿不会让属下背锅的。
他总还记得自己是武宗,高高手没灭佛就算是恩赐了,佛门应该领情才对。再加上征地也是为了盖民房,佛家慈悲为怀,当然得配合才对,就没将这事当回事,于是就随口应下了。倒没想到,佛门没穿越,不知道自己领了这么大的情,又琢磨李瀍一直以来的表现似乎比较好说话,因此直接上门来了。
处处为百姓考虑的圣君么,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就是个好说话的仁君,也难怪这帮和尚蹬鼻子上脸。这么考虑的话,还是武宗更威风,更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