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选择导师

从严智老师的办公室出来,夜色已深,走廊的灯光昏黄而寂静,我的脚步像是被灌了铅,每一步都无比沉重。整个人身心俱疲,那种无力感从心底蔓延开来,男人的第六感强烈地告诉我,这位导师似乎不太靠谱。如果真的选择了他,未来读研的日子恐怕会充满艰难。

22:05分,我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给本科学校的学姐发去了消息。“白姐,我觉得我这个导师不靠谱。”消息发送出去后,我紧紧盯着手机屏幕,像是在等待一个救赎的答案。很快,学姐的回复来了:“咋了啊?有啥具体表现吗?”我皱着眉头,努力回想着和严老师交谈的每一个细节,可确实找不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只能无奈地回复:“具体表现谈不上,就是感觉,感觉不靠谱,我想换导师,但是如果现在换的话,以后遇到他,他会不会给我穿小鞋。”随后,我将今晚聊天时那种不踏实的感受,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学姐。

学姐的回复让我陷入了更深的纠结之中。“嗯,听你这么说你这导师的确不靠谱,不过换导师还是要慎重,毕竟学校的圈子就那么小,以后毕业答辩很可能遇到,如果被针对了,后果很严重,可能会导致延毕。”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情况。这个导师刚博士毕业,没有带过研究生,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风评,一切都是未知,就像一片迷雾,让人看不清方向。

这一整晚,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里不断权衡着利弊,一边是对严老师的不安,一边是换导师可能带来的风险。在这种纠结中,我不禁想到了很多人在研究生选导师时的迷茫,也想起了自己曾经对研究生生活的憧憬。

在这里,我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向大家分享一些研究生选导师的建议。如果你有读博打算,并且热爱科研,那么选择学术能力强、科研项目多的导师无疑是最佳选择。这样的导师能够带你深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在学术的海洋中探索未知,为你打开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也能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予专业且有效的指导,助力你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

如果你自认为能吃苦,甚至做好了接受非一般压力的准备,那么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或许可以纳入考虑范围。这类导师受学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压迫”,他们必须在最近三年发表更多的学术成果,所以会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在科研任务上也会抓得很紧。不过,我还是要强调,这类导师一定要慎选,因为高强度的压力和严格的要求,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住。

而如果你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那么选择行业资源丰富、能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指导的导师才是明智之举。这样的导师能够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为你搭建起与社会接轨的桥梁,让你在研究生期间就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还有一点需要特别避雷。慎选那些“精致的朋友圈,毛坯的人生”的导师。如果导师在学校官网上的教师信息页内容过于详尽,手机号、微信号、QQ号、邮箱、出生年月、甚至大学参赛证书都要展示出来、罗列得满满当当,那你反而要慎重考虑。毕竟真正的“大牛”,早已凭借自身的实力名声在外,他们往往更注重内在的学术修养,而不会过分在意这些外在的展示。

报到后第三天,学校组织双向选择导师。盯着电脑屏幕,看着网站中的双向互选表,我的内心无比挣扎。作为一个老实本分的孩子,没有雄厚的家底,却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家教。就像《背叛》一书里说的“入佛门六根不净,进商界狼性不足”,我在选择面前犹豫不决。“不好意思”和“不懂得拒绝”的性格,像是两条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我。即便内心有强烈的换导师的想法,最终还是没能顺从自己的心意,在双向互选表上,我颤抖着填上了严智老师的名字。

选择导师的那一刻,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路,虽然充满未知和担忧,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我知道,这或许只是我研究生生涯的第一个挑战,而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抉择在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