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南北朝十二家《论语》注研究
- 王云飞
- 2字
- 2025-04-28 12:52:52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从《论语》学思想史来看,魏晋南北朝《论语》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历史上《论语》著作有五部最为著名: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何晏《论语集解》保留了珍贵的汉魏古注,皇侃《论语义疏》在何晏《论语集解》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前代《论语》注,邢昺《论语注疏》进一步总结和保留了北宋以前古注。没有何晏和皇侃的《论语》注,就不会有今天的整个《论语》思想史。
从魏晋南北朝思想的实际情况来看,玄学虽然风靡,但传统儒家的思想并没有消失,反玄学家、非玄学家、亦玄亦儒者都存在。玄学家们的思想也是在和传统儒者的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非玄学派的传统儒学礼法派,就没有玄学的出现和发展。反之,没有玄学,传统儒学就不会得到充实和发展,这两方面不可分离、相互促进。人们常常把这两者割裂开来,对玄学的研究趋之若鹜、硕果累累,而玄学之外的思想则不了了之。
在传统儒家典籍中,和玄学联系最紧密的就是《论语》。魏晋南北朝时期玄谈讨论最多的是四部著作——《老子》《庄子》《周易》《论语》。尽管玄风大畅,老、庄、易“三玄”风靡天下,但几位重要的玄学家都写过和《论语》相关的著作:何晏有《论语集解》、王弼有《论语释疑》、郭象有《论语体略》。除了这三位重要的玄学家,魏晋南北朝还有近乎三四十人(仅指保存到现在的《论语》注,亡佚的不计在内)著有《论语》注。即便在魏晋南北朝玄学风靡的情况下,孔子的圣人地位依旧巍然屹立,所以,在整个魏晋南北朝,《论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论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国历史上研究《论语》的人甚多,20世纪以来,学界开始重视对《论语》注本的研究,取得的成果蔚为大观,但总的来说,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广泛研究。魏晋南北朝《论语》思想属于整个《论语》思想史的一部分,对其研究同样有待深入。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儒释道大融合时期,这个时期的《论语》注也是儒释道大融合的产物,涉及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玄学众多思想。魏晋南北朝《论语》学和玄学的关系是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书正是从魏晋南北朝《论语》学和玄学关系的角度着眼,选取了较少被学界所关注的十二家《论语》注残篇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玄学内容,并具体分析这些残篇对一些学术问题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