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代礼制遗存与审美形态

成熟的理论话语,往往都先孕育于某一时期的集体意志与审美走向。夏、商、周,是中国历史的开端时期,是后世哲学思想、文论母题的孕生时期。三代具有的集体性审美倾向与价值尺度,为后来多种元范畴话语的生成提供了思想土壤。夏尚质、殷尚鬼、周尚文,是后人回溯历史时,对三代时代精神的凝练与总结。然而,这一归纳是出于主观意向还是能为客观事实所证实?判断这一结论是否真实,需借助三代考古材料的文物特征与之比较。二者若在外在风格气象上具有一致性,理应享有深层思维模式上的联系。因此,从观念的直接产物——三代礼制性遗存特征出发,对比其与同期时代审美精神的异同,是认识地下材料与书面文献相关性的直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