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廷尉李斯和丞相隗状的目光不约而同的锁定在了胡毋敬身上。
不仅仅是讶异于其区区一个太史令敢在这种场面下出来搅局。
更讶异于这篇奏疏的高度和立意。
毕竟……
这是一篇站在后世角度经由当世大文学家润色以后的奏疏。
以将阖一人,不足以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
以胡毋敬一人,不足以写出立意如此深远的奏疏。
二者合一……却能给这个时代带来一些小小的震撼。
李斯莫名的看了一眼胡毋敬……
他知道,当“皇帝”这个尊号诞生的那一刻起,这场争辩,已经到此为止。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善!”
冕旒之下,始皇帝微微颔首,轻声开口。
他的目光落在胡毋敬身上,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
而另一边,渭北的宫室之内,头上扎着总角的将阖正在朗声背诵着《太史籀书》,身后,尚有或大或小或平静或忐忑的身影排列整齐等待着博士叔孙通检校功课。
《太史籀书》,周宣王太史所作蒙学书籍。
全书合计五千余字,全文背诵并默写是他们这群皇子的基本功课。
对于正处于贪玩期的半大孩子而言,背诵并默写一篇五千余字的古文难度显而易见。
但对于将阖而言,或许是因为穿越导致脑子变得更加灵光,亦或者因为他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远超于孩童。
从博士叔孙通布置下来作业以后,不过五天时间,已经能将《太史籀书》完整背诵,一字不错。
待将阖通篇没有停顿且没有半点错谬的将《太史籀书》背诵完毕,叔孙通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诧异的不仅仅是博士叔孙通,还有将阖身后等着检校功课的将闾、公子高、胡亥三人。
眼下三人皆是一副瞠目结舌的神情,宛如看叛徒一般看着将阖挺直的背影。
“不错,可能书之?”博士叔孙通眼中带着赞赏点了点头。
因为时代变换的原因,以大篆为主的《太史籀书》已不足以胜任启蒙工作,因此虽秉持着必修的选择,却从入门书籍变成了进阶书籍。
其难度算不上大,但也能作为孩童学习路上的第一道难关。
只是令叔孙通没想到的是,初授不过五日,年仅九岁的将阖已经能够做到熟练背诵了。
尽管,刚刚走马上任的叔孙通已经从太史令胡毋敬口中得知了公子将阖聪敏的事实,但其学业进度依旧超出了叔孙通的预计。
“能。”将阖点了点头,面对一脸不可置信将闾笑了笑。
将闾,是将阖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大将阖三岁整,现年十二岁,头上和将阖一样扎着两个小丸子。
至于公子高和公子胡亥,彼此之间的年龄也相差不大。
众所周知,始皇帝儿子多。
其中一共有子二十三人,按照年龄段可以分为两批,一批是以长公子扶苏为首始皇帝刚刚登基那几年生的,一批是登基后十来年以后陆续生的。
公子高,将阖,将闾,胡亥,他们四个算是始皇帝最小的四个孩子,分别为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子,其中将闾最大,十二岁,公子高次之,十岁,将阖九岁,胡亥九岁,只比将阖小两个月。
四个最小的公子由太史令胡毋敬及诸博士负责授课。
至于再大一些的,要么单独开府,要么留在公子殿内听讲于诸生,总之和他们这群小屁孩不在一块。
“默十三篇,十九篇……”叔孙通想了一下开口取两篇内容作为考核。
《太史籀书》全文五千余字,合计七十余篇,就算考核也不可能全文默写。
毕竟,这个时代的书写方式还是以竹简为主。
因此,只是随意抽查两篇以作考校。
背诵和默写不同……
概因为《太史籀书》是启蒙所用的识字书。
背诵考验切韵,要用正规的雅言背诵,这是周王室雅语,也是这个时代贵族的通用技能之一。
只不过随着时间发展,各国的雅语不可避免的都掺杂了口音,譬如秦国目前的官方语言,虽源自于雅言,但掺杂了大量的咸阳风味,类似于……普通话方言版?
而默写考验的字形,要用正规的大篆书写,而且是周朝大篆。
和语言一样,时间流逝之下,文字亦发生了诸多变化,七国文字虽皆来自于大篆,但或多或少已经产生变化,有点类似于文字变种。
说白了,《太史籀书》就是一本学习普通话和官方文字的书籍。
只不过这本书随着时代发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环境,但新的规格制度出现的当下,依旧是贵族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其难度对于这群年龄尚在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相当大。
将阖已经熟练掌握,可是将闾,公子高,胡亥,莫不是磕磕巴巴。
他们甚至连用方言背诵都做不到……
这才是常态……
毕竟这是一个已经过时的落后的……且对日常生活已经不存在必要作用的书籍……
眼下的磕磕绊绊的胡亥正以愤怒的眼神看向淡然跪坐研墨的将阖。
将阖的脸上带着默然书写着叔孙通考核的内容。
他并不执着于和孩童争较长短。
他也并不是一个喜欢卷的人。
他也更不是一个喜欢哗众取宠招摇过市之人。
奈何……现在是秦王政二十六年。
十年之后,自己的父亲,大名鼎鼎的始皇帝将会病逝沙丘。
而现在看起来尚且还人畜无害只会龇牙咧嘴愤然视之的胡亥,将会成为秦二世。
并且带领偌大的秦国走向覆灭……
将阖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他无心计较秦国二世而亡的根源。
他只知道,自己要做点什么。
所以他并没有选择韬光养晦,在穿越以后第一时间展现自己不同于同龄人的聪敏得到了太史令胡毋敬的关注和亲近。
并且,在先前的不久,主动介入了更易尊号的争执。
亲自写奏疏,为还是秦王的父亲上皇帝尊号,并且请自己的老师胡毋敬为自己的奏疏润色。
……
他清楚的知道,根据历史记载,胡亥即位为二世皇帝,将闾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内宫被迫自杀。
自己的兄弟将闾尚且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而自己,却只是可有可无。
念及于此,将阖的内心坚定了下来。
这一切,唯有自己努力争取。
他必须崭露头角!
在这有限的时间之内,唯有坐上了那个位置!
才有机会改变一切!
“我要做二世!”
只有如此,也唯有如此!
就算大秦注定要二世而亡!
也该由我,亲眼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