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总兵的善意
- 南明:我真不是朱慈烺
- 眼0珠
- 2400字
- 2025-04-26 01:56:13
四月三十。
燕子矶,某府邸。
一大早,福王朱由崧就已经起来了,在数名太监的服侍下,他特意换上了角巾葛衣,准备接见应天府群臣的叩见。
但是等了一个多时辰,除了马士英,徐弘基,卢九德这些人之外,并没有看见任何一位应天府大臣前来拜见。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今天诸臣觐见吗?怎么一个人影都没有?”
马士英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我已经派人回去打探消息了,应该快回来了。”
徐弘基也有些不安。
他在应天府待了这么多年,对那些大臣的性格不说了如指掌,也大差不差。
按理说福王监国已成定局,以那帮人的尿性,肯定迫不及待前来拜见才对。
肯定出事了,而且是一件比拜见福王更重要的大事。
就在这时候,一个国公府的仆人急匆匆跑了进来,对着福王,徐弘基还有马士英等人行礼,道:“殿下,诸位大人不好了,史尚书找到了太子殿下,现在城内的众臣,都去东宫叩见太子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
太子殿下?怎么可能?完了,一切都完了!
福王闻言面如死灰,靠坐在椅子上。
“假的,肯定是假的,史可法狼子野心,其罪当诛!”
卢九德尖着嗓门跳脚叫嚣道。
如果说福王监国谁出力最大,无疑就是这位凤阳镇守太监。
要不是他暗中联络了刘良佐,黄得功,高杰三个总兵官,并获得他们支持,陈兵江北,震慑应天府,监国的人就是其他藩王了。
“马制台,请下令调兵过江,将史可法这等乱臣贼子抓拿归案!”
卢九德对着马士英咬牙切齿道,三角眼里闪烁着阴毒的寒光。
“卢公公,稍安勿躁,这件事我们得从长计议。”
马士英连忙说道。
调兵过江简单,但万一太子是真的,那乱臣贼子就是他马士英了。
以他对史可法的了解,此人绝对不会为了自己利益,做出指鹿为马,以假乱真的事情,这个太子很可能是真的。
“现在都火烧眉毛了,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从长计议,你不去我去!”
卢九德很清楚,如果今天福王不能入城,只怕就要和监国之位失之交臂了。
他说完,也不管马士英的反应,匆匆离开了。
“哎,这可如何是好?”
马士英看着卢九德的背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福王殿下,臣回城看看情况,先行告退。”
徐弘基此时也坐不住了,打算回去探探底。
“徐国公请自便。”
福王无力地摆摆手。
-----------------
内城,东宫。
身穿衮龙袍的朱明,正坐在正殿上,接受应天府百官的叩拜。
在史可法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城内百官除了一部分支持福王的勋臣没有表态之外,都已经认定了朱明就是太子朱慈烺。
这一点还得到了从北方逃到应天的翰林院编修、东宫讲读官刘正宗,以及翰林李景濂的肯定。
再加上史可法这个兵部尚书做背书。
现在就算是朱明说自己不是太子,都没有人相信了。
一大早,他就像扯线木偶一样,被一群太监和锦衣卫护送着来到了东宫。
然后换上了衮龙袍,再领着百官至孝陵门前,祭告明太祖。
随后,从正阳门进入南京城,直至东华门入皇城,参拜奉先殿,最后回到东宫正殿。
整个过程,朱明感觉好像做梦一样。
此时,礼部郎中周镳,正掷地有声地读着劝进表:“伏惟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神器有属,非圣莫承······皇太子殿下,太祖高皇帝之嫡脉,大行皇帝之元嗣。温文天纵,睿智夙成······江南士民,延颈企踵,咸望殿下正位宸极,绍统中兴······则社稷幸甚!苍生幸甚!”
劝进表读完后,朱明仍处于神游天外的状态,一旁的内守备兼司礼太监韩赞周连忙低声叫了一声,“殿下!”
朱明这才反应过来,按照之前说好的程序推让不受。
这时候,史可法站出来,手持笏板恭声道:“太祖定制,父死子继,殿下避位,是弃宗庙于不顾,臣等死不敢奉诏!”
张慎言也出列,“臣等愿效诸葛亮辅蜀汉、誓死以报。惟乞殿下暂领监国,诏谕四方。”
朱明知道又到了自己表演了,于是面无表情地按照史可法昨夜写给他的稿子说道:“皇考殉国,四海崩摧······兹允所请,权摄监国,告庙誓师。惟愿文武戮力、将士同心,共雪君父之仇,克复神京之土,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算是暂时接受了监国过渡,按照那些臣子的意思,是先办了国丧,再择日登基。
反正流程都是这些文臣安排的,他被动接受。
接下来就是延推了,说简单一点,就是权力分配,由大臣主持,得出结果然后让朱明这个监国太子批复。
看着下面为了自身利益,吵成一锅粥的大臣们,朱明突然感觉有些好笑。
这建奴都要南下了,应天府自身难保,这些大臣不想着怎么抵抗,还在争权夺利,难怪弘光朝仅存一年就被灭了。
没等这些朝廷大臣吵出来一个结果,锦衣卫掌堂冯可宗急匆匆跑了进来。
他对着朱明行礼道:“启禀殿下,总兵黄得功,高杰,刘良佐以及刘泽清派了人过江,说要给殿下献礼。”
听到这话,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大臣们也顾不上吵架了,这江北四位总兵派人过江,还说什么献礼,到底在打些什么主意?
朱明也有些好奇,于是说道:“传。”
“遵命!”
冯可宗急匆匆又跑了出去,没过多久,就带着四名身穿锁子甲的大汉,押着一个太监走了进来。
“末将拜见太子殿下!”
四人拱手对着朱明行了一礼,态度还挺恭敬的,并没有传言那样嚣张跋扈。
“这就是你们送的礼?”
朱明看向太监,没看出有什么特别。
“启禀殿下,此人名为卢九德,乃凤阳镇守太监,今天早上,他孤身一人前往江北,企图蛊惑四位总兵挥兵过江,行谋逆之事,四位总兵对大明忠心耿耿,自然不会受奸人蛊惑,于是便将卢九德拿下,派我等过江,献给殿下!”
其中一名大汉高声道。
“呜呜呜!”
那被押着的太监不光被五花大绑,还塞住了嘴巴,只能怒视着那四个大汉。
“殿下,区区一名镇守太监,居然敢谋逆,背后肯定有人主使,请殿下把此人交给奴婢,奴婢必定查个水落石出,将逆党一网打尽!”
韩赞周眼露寒光,当即对着朱明请示道。
听到这话,卢九德顿时露出惊恐的神情,跪在地上,对着朱明不断磕头。
朱明虽然不认识卢九德,但知道这个太监,福王能够过江监国,此人出了大力。
这时候下面又有人站了出来。
“启禀殿下,臣认为此人理应交给三司会审,以正国法。”
说话的是吏科给事中李沾,此人与与诚意伯刘孔炤相善,自然不能让卢九德落在韩赞周手里。
毕竟刘孔炤等勋臣,之前可都是选择拥护福王的,万一被这太监攀咬,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