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胡绳[1]

摘要 本文指出,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每一个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应负起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特性,决定了它必然要求理论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它的基本原理也必须不断地以人类社会的新的经验和新的认识来充实和丰富其内容。作者认为,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研究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巨大影响,把社会主义建设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更好地结合起来;应当维护马克思关于越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设想中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在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新的社会在必须经历的一些过渡阶段中,如果不能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的发展,不能享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其中首先包括现代生产力,那么社会主义就不能走向成熟;应当总结本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特别是失败的经验,在建设的领域内,摆脱妨碍人们实事求是的种种思想桎梏,开创新局面。文章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学说在中国条件下的巨大发展。我们还要通过实践,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弄清至今尚未弄清的许多具体规律,正确认识世界,懂得世界与中国的相互关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的。这个命题恩格斯早就提出。他在1887年给一位美国女士的信中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按照这种观点,恩格斯曾告诫说,“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的一切理论观点都以事实为最后依据,因为它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可能而且必然要求理论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当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不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及其后期,站在最先进的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所创立的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并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些基本观点包括:以人类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为基础而得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当时在西方一些国家正在成熟起来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的本质的和全面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中必然要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理论,关于建立能够担当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学说等等。

这些基本原理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可以被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在后人运用这些原理的时候,当然必须从他们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必须不断地以人类社会的新的经验和新的认识来充实和丰富它的内容,否则它就成为僵死的教条。

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局限于马克思(加上恩格斯,或者再加上他们的伟大后继者列宁)说过的东西,不能仅仅以马克思主义创始者说过什么或者没有说过什么,来判断什么是、什么不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死于1883年,恩格斯死于1895年。从19世纪末叶到现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人类的社会历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的具体形态和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所不可能预料到的,他们也没有试图去预料。在20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略微回顾一下这些发展和变化,可能就会感到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发展还不能和现实生活相适应,因而感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每一个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应该负起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