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地道战
- 1453:哥萨克重建罗马
- 星回暮夜
- 2281字
- 2025-04-20 18:00:14
四月的风裹挟着硝烟与血腥味,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盘旋不去。
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站在他的营帐前。
他的目光越过遍地尸骸的战场,死死盯着那座已经抵抗了他近两个月的城市。
“又失败了。”大维齐尔伊沙克帕夏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希腊人的城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固。”
穆罕默德没有回头。他的眼前还浮现着过往进攻时的场景。
无数奥斯曼士兵呐喊着冲向城墙,却在希腊火和箭雨的夹击下溃不成军。
那些粘稠的、无法扑灭的火焰吞噬了他的士兵,惨叫声至今回荡在他耳边。
伊沙克继续道:“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方法,陛下。攻城塔被烧毁,炮击效果有限,海上封锁也不彻底。士兵们开始怀疑。”
“闭嘴。”穆罕默德转身瞪着伊沙克,眼中满是怒火。
伊沙克立刻低下头,不敢直视年轻苏丹的脸。
营帐内陷入死寂,只有远处伤兵的呻吟声隐约可闻。
穆罕默德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常规方法不行,就得用点非常手段。
“让那个塞尔维亚人来见我。”苏丹下令道。
一个身材矮壮的男人很快被带进了苏丹的营帐。
他叫马尔科,曾是塞尔维亚银矿的工程师,现在为奥斯曼军队效力。
“听说你精通地下作业?”穆罕默德直截了当地问。
马尔科紧张地搓着双手:“是的,陛下。我在银矿工作了十五年,熟悉各种挖掘技术。”
“我需要你挖一条地道。要够深,避开护城河,直达城墙地基最薄弱处。能做到吗?”马尔科凑近地图,研究了一会儿:“理论上可行,陛下。但地下水位很高,而且希腊人可能会听到挖掘声。”
穆罕默德打断他,“我给你三百名矿工,所有需要的工具。还有双倍酬金,如果成功的话。”
马尔科迟疑了一会儿,他知道这个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但拒绝苏丹意味着立刻死亡。他深深鞠躬:“遵命,陛下。我会亲自带队。”
就在奥斯曼军营开始秘密调动矿工的同时,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陆军统帅安德烈正观察着敌营动向。
“他们在搬运什么?”他看着一队奥斯曼士兵从后方运来大量木材和奇怪的工具。
“可能是新的攻城器械。”身旁的兄弟彼得猜测道。
安德烈摇摇头:“不像。攻城塔需要更大规模的框架。”他的目光突然被敌营边缘的一群人所吸引。
那些人穿着普通劳工的衣服,却由精锐新军护送。
每天清晨,在其他奥斯曼士兵进攻时,马尔科会带领三百名矿工开始秘密作业,用以掩饰他们挖掘产生的动静。
他们选择了一处废弃的葡萄酒窖作为起点,从这里向东南方向挖掘。
矿工们分成三班,日夜不停地工作。
“保持安静。声音会通过地面传得很远。”马尔科呵斥一个不小心弄出太大响动的工人。
地道狭窄而潮湿,仅容一人弯腰通过。木制支架每隔一段距离就要加固一次,防止塌方。最前方的矿工用镐头和铲子一点点掘进,后面的工人则负责将泥土运出。进度比预想的要慢。
而且地下水位确实很深,他们不得不一边挖掘一边排水。
君士坦丁堡的地窖里,十二口陶缸倒扣在夯实的土地上,围成一个圆。
安德烈单膝跪地,轻叩缸壁,沉闷的回音在幽闭的空间里层层荡开。
他示意守军们俯身贴耳:“中国人称之为【地听】地下五丈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
起初只有血液鼓动的嗡鸣,但随着呼吸渐缓,某种有节奏的“咔咔”声从地底深处传来,像是巨大的鼹鼠在啃噬城墙的根基。
“西北方,我听到了。”
一名守军兴奋的大叫起来,周围人连忙冲他嘘声。
安德烈用的这法子源自大唐边军。
当年安西都护府的守军,就是用埋在地下的瓮听侦测吐蕃骑兵。
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是空气中的十五倍,哪怕最轻微的铁锹碰撞,也会在陶缸的共鸣腔里放大成雷鸣。
于是守军们轮流趴在大缸上监听,果然,地底传来的挖掘声越来越清晰。
不止一条地道,而是像蛛网般从不同方向延伸向城墙根基。
狄奥多西城墙此刻展现出它作为欧洲第一城墙的底蕴。
五米深的地基像道无形屏障,迫使奥斯曼人必须挖出倾斜的之字形坑道。
第三天,一名浑身泥浆的矿工惊慌地回来报告:“工程师大人,我们听到对面有声音,好像是挖掘声。”
马尔科的心沉了下去。
他亲自爬进地道,耳朵紧贴潮湿的土壁。起初只有滴水声和同伴的呼吸声,但渐渐地,他捕捉到了,从远处传来的有节奏的敲击声。
希腊人发现了他们的计划,而且正在挖反地道。
在地下的黑暗中,一场致命的猫鼠游戏正在上演。
马尔科决定改变策略,他命令矿工向更深层挖掘,避开拜占庭人的反地道。同时,他派信使向苏丹请求更多支援。
“告诉他们我们需要更多木材加固地道。再告诉苏丹,再给我们五天时间,我一定能挖到城墙下。”马尔科对信使说,眼睛中充满了疯狂的意味。
1453年5月20日
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守军突然听到一声沉闷的巨响,紧接着是剧烈的震动。朱斯蒂尼亚尼从睡梦中惊醒,抓起佩剑就冲向城墙。
“发生了什么?”他抓住一个惊慌失措的哨兵问道。
“地下,指挥官。地下爆炸了。”
朱斯蒂尼亚尼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奔向反地道作业区,发现入口已经坍塌,浓烟不断从缝隙中涌出。
“人呢?”他大声问道。
“还在下面,指挥官,奥斯曼人引爆了火药,整个通道都……”
朱斯蒂尼亚尼没有听完就组织救援。但当他的人终于挖通坍塌的通道时,只找到了十几具烧焦的尸体。
有拜占庭工兵的,也有奥斯曼矿工的。
朱斯蒂尼亚尼的心沉到了谷底。
君士坦丁堡的守军已经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每个人都知道,决定城市命运的时刻可能就在今天。
而在奥斯曼军营中,穆罕默德二世也收到了马尔科的最新消息:主地道已经挖到城墙正下方,随时可以引爆预设的火药。
苏丹穿上他最华丽的战甲,对身边的将领们说:“今天,真主将赐予我们胜利。要么君士坦丁堡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新明珠,要么我的帐篷成为我的坟墓。”
双方都做好了最后一搏的准备。在城墙下方不到二十码的地道中,马尔科亲自检查了最后一段支撑结构。一旦引爆,这段城墙将完全坍塌。
他兴奋地对身旁的工兵说:“准备点火。为了真主和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