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突转叙事的数量统计与发展轨迹

依据《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作统计,从沈从文1924年公开发表第一篇作品《一封未曾付邮的信》到1949年底,这26年间,沈从文一共创作了文学作品约656篇(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文论,书信除外),其中有小说206篇。这些小说具有叙事的“突转”模式,大约有52篇,占小说总数的25%左右。具体列表如下:

表1-1 《沈从文全集》小说叙事的“突转”模式计量统计表(1924—1949年)

续表

续表

由此可见,“突转”是沈从文小说叙事的重要特点,从中也可看出沈从文叙事的“突转”模式的发展轨迹,人们一般将沈从文1949年前的创作分为创作前期(1934年之前)、创作中期(1934—1937年)和创作后期(1937—1949年)三个阶段。在52篇含叙事的“突转”模式的小说中,前期占44篇(85%),中期占7篇(13%),后期仅有1篇(2%)。叙事的“突转”模式主要集中在前期,中期数量大减,后期几乎绝迹,呈现出由多到少的明显趋势,也就是说,沈从文在前期小说构思和写作中大量使用叙事的“突转”模式,而中后期却很少或不愿使用。那么,沈从文小说叙事的“突转”模式具有怎样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意蕴?为什么出现这样一种发展态势?与其人生经验和理性认知有着怎样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