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差点就当场崩薨
- 大秦:继位赵王,对手始皇帝
- 子月啦
- 2286字
- 2025-04-01 16:08:15
“王上王上,出事了!”
任上大夫兼近臣的楼昌,急匆匆跑进寝殿,长华殿。
“何事,楼卿如此慌张?”
榻上的赵丹使使劲,撑不起自己的身体。
几个侯着的寺人上前,麻利的垫两层寝衣,再扶前者半躺好。
“前往秦国迎回太子落的队伍,他们,他们……”
楼昌的目光移向手里的竹简,意思不言而喻。
“尔等出去。”
“是,王上。”
赵丹心头一跳,让寺人们到殿外,自己拆开竹简边的印泥。
内容不多,足够令人瞬间盛怒……
迎回队伍行至魏国的宁城,次日便可进入秦国,当晚落脚城内的客舍。
至丑时,一伙贼人抢走随行财物,以及面见秦王,接回太子落的重要文书。
经魏国提供线索,本国的细作调查,除了这伙贼人,人数少的另一伙去燕国,目标是公子恪。
背后指使者,人在邯郸的公子偃。
“不肖子,不肖子!”
赵丹猛得一砸竹简,好几根竹片都散落四周。
太子落赵落有学识,有抱负,未成太子前封侯爵,号春平侯。
成了太子也不撤销爵位,继续保留,向来重视的继承人。
没离开邯郸前,主持过一场改革,他全程放权,任由发挥。
到底年轻,一上来就用激进的方式,遭遇老贵族们的强烈抵抗,到后面差点失控,连同上奏请废掉太子。
自己顶住压力,把太子送往秦国为质,避一避国内的风头,同时磨炼性子。
顶不住更要顶,大赵在他继位期间,由强盛转向衰落,简直是罪人,无颜面对列代祖宗。
自知能力有限,还能洗刷一些过错的,正是留下一位见识高,变法意愿强的继承人。
带领大赵推动第二次变法,重新恢复强大的国力!
不曾料到,迎回太子落的队伍,在进入秦国前夕,公子偃竟然派人抢文书,意图明显。
他的身体状况,调养时日过长,一月不如一月,不算什么秘密。
不肖子赵偃争的是王位吗?
不,断送大赵未来的希望啊!
之前不是没考虑过选快马,减少点队伍的人员,抓紧时间接回太子落,完全来得及。
然而,那样反倒表明情况危急,秦国不会轻易放人,甚至扣留。
“真是公子偃,胆子未免太大了。”
捡起竹片一瞥,楼昌吃惊。
“落儿回不来,寡人必定杀了赵偃!”
无力倒在榻上的赵丹,气快顺不上来,捂住胸口不停的喘息。
“请王上息怒,要保重王体,不是还有公子恪。”
大有提早崩薨的迹象,楼昌连忙说道。
“对对,公子恪,老幺。”赵丹顿感通畅许多。
“幸好,不然解释不清…”楼昌的心如释负重,“太医说过静心调养,当月内没问题,突然崩薨,十张嘴亦无从辩驳,自己并非公子偃派来的事实。”
“情报里说,另一伙贼人去燕国。”
赵丹的思维渐渐清醒。
“王上勿忧,情报尚未传到,证明公子恪没被拦截。”
楼昌往好的一面讲。
以君王的态度,传位公子偃的可能性极低,赐死都算正常,跟气话不沾边。
有多重视太子落,杀心就有多浓重。
只要不用立公子偃为新太子,贼人没抓住公子恪,君王的气则顺畅,不至于突然崩薨。
可是,迎回队伍遭抢,另一边恐怕无法幸免,但愿情报慢点传到,不然……
“速宣平阳君。”
意识到紧迫的赵丹,立刻说道。
“唯。”楼昌一应道。
“老臣见过王上。”
“无需多礼,叔父坐。”
很快,平阳君赵豹到来,楼昌跟后面。
“楼卿侯在殿外,无寡人的允许,谁都不得进入。”
赵丹吩咐道。
“王上放心。”
接下去的谈话,涉及国家继承人,楼昌自知听不得。
“叔父先一阅情报。”
赵丹作声道。
经近臣收拾,散落的竹片拼凑完整,放在漆木案边。
“待老臣一阅。”
遭遇破坏的竹简,病情较上次明显加重的侄子,赵豹带有疑问。
“放肆,胆敢断送大赵的希望,不配做王室子弟!”
下一刻,充满愤慨的话音荡开。
作为赵武灵王的第三子,历经大赵由弱变强,疆域从小至广的过程,成为匹敌虎狼之秦的强国。
长平一战由强转弱,燕国进犯,魏国袭扰,弱小韩国也跟着凑热闹,仿佛回到当初的四面受敌。
压在上边的中山国,大赵时刻有压力,睡个觉都不得安稳,指不定哪天就兵临邯郸。
昔日强盛不过一场梦,憋屈,真憋屈!
大赵必须推动第二次变法,扭转颓废的国势,坚定此信念的太子落,无疑是未来的希望。
结果太子落来不及回国,始作俑者是不肖子孙的赵偃,骂粪土都抬举了。
“叔父,公子恪母族是落魄的豪强,并非老贵族,寡人有意传位于他。”
赵丹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可,赵偃和老贵族们走得近,公子恪,不确定品行如何。”
赵豹理智的说道。
“是啊,为质燕国十余年,谁又知道品行怎样,叔父您说说看。”
赵丹不免哀愁。
用手段让其兄回不来,属于本事的一种,他有气归有气,仍然会立赵偃为太子。
可是,其母族隶属老贵族,又和他们走得近,不在考虑的范围。
公子恪三岁便为质燕国,有意变法,或想维持现状,根本无从知晓。
“老臣,老臣亦不知。”
赵豹犹豫几下。
本来吧,下一代君王谁继承,自己这个叔父不合适建议,太敏感。
近亲年长的,平辈的弟弟平原君赵胜已然逝世,仅剩自己一个叔父。
找血脉更远的宗室,商量继承人的大事,更不行,看侄子怎么决定了。
“叔父您得帮帮我,我清楚自己让大赵衰败,就是最大的罪人,都不配待在宗庙里……”
“但是,我一样想大赵强盛,击败秦国换取战略机遇。”
“从继位之初,就有这样的志向,奈何年轻错判秦国,错判形势,急于想赢,到后面换上赵括。”
“最后,酿成一场惨败,我不会给自己找理由,败了就是败了,嬴稷老头就是赢了。”
每每提及,赵丹一如既往的痛苦。
“王上,非老臣不愿说,有些事实在,哎。”听在耳里的赵豹不是滋味。
“也对,我是没脸面和叔父说,实在没资格。”
“只是看在先王,列代先祖,大赵的份上,求叔父帮忙忙,成吗?”
堂堂一国之主,赵丹的眼泪在流淌,充满心酸。
“阿丹别说了,叔父我帮,帮。”
赵豹止不住老泪了,按住准备行大礼的侄子。
从一开始的赵氏遗孤,到瓜分晋国的列卿之一,先祖由此建立赵国。
胡服骑射覆灭中山国,楼烦等势力,扩土千里,一跃成为匹敌强秦的国家。
如今,国势颓废不振,唯一的出路就在变法!
今天,只能违反为臣者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