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董卓废立皇帝的惊天阴谋

话说曹操那天跟何进唠嗑呢。曹操一本正经地说:

“嘿,这宦官作乱的事儿啊,古往今来那是一抓一大把。都怪那些当皇帝的,不该给宦官那么大权力和宠信,才搞成现在这副德行。要是想治他们的罪,把那罪魁祸首揪出来不就得了,交给一个狱吏就搞定啦,何必大张旗鼓地把外面的军队都招来呢?要是想把宦官全都干掉,这事儿指定得露馅,我看啊,这事准得黄。”

何进一听,立马火冒三丈,瞪着眼睛就喊:

“哟呵,曹操,你是不是也有啥小心思啊?”

曹操一看这架势,赶紧往后退了两步,小声嘀咕:

“得嘞,这天下要乱,肯定就是何进这老兄搞的鬼。”

何进呢,也不管曹操说啥,暗地里就派了使者,揣着密诏,跟赶火车似的,连夜就往各个镇子跑去。

嘿哟,咱来说说那前将军、鳌乡侯兼西凉刺史董卓。这家伙啊,之前去打黄巾军,那简直就是个“战五渣”,一点功劳没立下。朝廷都打算治他的罪了,可他倒好,给那十常侍塞了不少好处,这才躲过一劫。之后呢,他又使出浑身解数去巴结朝中权贵,还真就混上了个显赫的官职。手里头统着西州二十万大军,心里头天天琢磨着干点不地道的事儿,野心大得很呐。

这不,有一天他接到诏书,那高兴得跟中了彩票似的,立马就开始点齐军马,一批一批地出发了。他让自己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守着陕西,自己则带着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帮人,雄赳赳、气昂昂地朝着洛阳杀过去了,就像一群饿狼闻到了肉味儿。

那董卓的谋士李儒,就跟个机灵鬼似的冒出来说:

“虽说现在是奉了诏书,可这里面啊,那弯弯绕绕的事儿多了去了,就跟迷宫似的。咱不如派人上个表,把事儿弄得明明白白、堂堂正正的,这样啊,大事不就有戏啦!”

董卓一听,乐开了花,那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儿了,马上就上表啦。表里面大概是这么说的:

“我听说啊,这天下为啥乱糟糟的,就跟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全是因为那黄门常侍张让这帮家伙,他们啊,就跟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一样,根本不把规矩当回事儿。我觉得啊,这就好比锅里的水开得直冒泡,你光在那儿扬汤可不管用,还得把柴火给抽了才行;长了个大脓包,虽然挤的时候疼得龇牙咧嘴的,但总比让脓在里头烂着强啊。我啊,就打算敲着锣打着鼓地冲进洛阳城,把张让他们这些家伙给收拾了。要是能成啊,那可真是社稷的大喜事,天下人的大福气呢!”

何进拿到这表之后,就像拿着宝贝似的给大臣们看。侍御史郑泰跟个小机灵一样赶紧劝道:

“那董卓啊,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豺狼,你把他引进京城,那不等于是把狼放进羊圈嘛,他不得把人都吃个精光啊!”

何进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说:

“你就是爱瞎操心,这点胆儿还想谋大事,省省吧!”

卢植也在旁边急得直跺脚,说道:

“我对那董卓可是知根知底的,他啊,就是个笑面虎,表面笑嘻嘻,心里坏得很。他要是进了禁庭,那准得闹得鸡飞狗跳,祸事不断。咱不如赶紧让他别来了,省得惹出一堆乱子!”

可何进呢,就跟个榆木疙瘩似的,死活不听劝。郑泰、卢植一看这情况,得,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嘛,干脆都拍拍屁股,弃官走人了。这一来啊,朝廷里的大臣,走得差不多都快成空壳子啦。何进呢,还派人到渑池去迎接董卓,可董卓倒好,就跟个赖皮虫似的,在那儿按兵不动,稳如泰山呢!

张让这帮人一听说外面的兵来了,立马凑一块儿开起了小会,你一言我一语地嘀咕着:

“嘿,这铁定是何进那家伙出的鬼点子!咱要是不先动手,那全家老小都得跟着遭殃,到时候可就成了灭族的倒霉蛋啦!”

说干就干,他们马上在长乐宫嘉德门里头埋伏了五十个手持刀斧的打手,就像一群藏在角落里等着抓老鼠的猫。然后,屁颠屁颠地跑去跟何太后告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

“太后娘娘呀,如今大将军假传圣旨,把外面的军队都召到京城来了,这分明就是想把我们这些小喽啰一网打尽啊!您可得发发慈悲,救救我们这几条小命呀!”

何太后听了,好心地劝道:

“你们呀,就到大将军府去认个错,道个歉,说不定人家大人有大量,就放过你们啦。”

张让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哭丧着脸说:

“娘娘呀,要是去了相府,我们可就像掉进了绞肉机里,立马就会被搅成肉泥啦!您还是下道圣旨,把大将军宣进宫里来,好好劝劝他,让他别再瞎折腾了。要是他不听您的话,我们就跪在您面前,一头撞死得了!”

何太后经不住他们这么软磨硬泡,只好叹了口气,下了道诏书,派人去宣何进入宫。

嘿,何进一接到诏令那是麻溜就准备开溜去。这时候主簿陈琳赶忙站出来,跟何进说:

“老大,太后这诏令啊,指定是那十常侍搞的鬼,咱可去不得,去了那就是自个儿往火坑里跳,准有大祸临头!”

何进听了,一脸不屑地说:

“哟,太后叫我呢,能有啥祸事啊,你就别瞎操心啦。”

袁绍也在一旁急得直跺脚:

“我说将军呐,咱这计谋都已经漏风啦,事儿都暴露得差不多了,您还想着往宫里钻呐,这不是往人家枪口上撞嘛!”

曹操也跟着出主意:

“要不咱先把那十常侍给叫出来,把事儿说清楚了,再进宫也不迟啊。”

何进听了,哈哈大笑,说:

“你们这想法也太小儿科啦,我可是掌握着天下大权的人,那十常侍能把我咋滴,还敢在我头上动土不成?”

袁绍一看这劝不住,就说:

“行吧,您非要去,那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您去冒险,我们带点精兵保护您,以防万一呗。”

于是乎,袁绍和曹操各自选了五百精兵,让袁绍他弟弟袁术带着。袁术那是全副武装,跟个战神似的,带着兵把青琐门围得水泄不通。袁绍和曹操则带着剑护送何进到长乐宫门口,这时候黄门出来传达太后的旨意说:

“太后只宣大将军进去,其他人都不许瞎掺和。”

得嘞,一下就把袁绍、曹操他们都拦在了宫门外。

嘿哟,那何进啊,雄赳赳气昂昂地就这么直愣愣闯进嘉德殿门啦。嘿,这时候张让、段珪像俩幽灵似的迎了出来,周围的人呼啦啦一下子就把何进给围得死死的,可把何进吓得一蹦老高。张让扯着嗓子就开始数落何进:

“董后犯啥罪啦?你平白无故就给人毒死了!国母办丧事,你还装病不去!你原本就是个卖肉卖酒的小混混,要不是我们把你推荐给天子,你能有今天这荣华富贵?你倒好,不但不知道报恩,还想害我们。你说我们污浊,那你倒是说说谁干净啊?”

何进一听,慌得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找路想跑,可倒好,宫门全给关上了,那些埋伏好的士兵像疯了似的冲出来,几下子就把何进砍成了两截。后来有人写诗感叹说:嘿,汉室要完蛋那是天数到了,何进这没脑子的居然还当了三公。好几次都不听忠臣的劝,可不就得在宫里挨刀子嘛!

再说那等宦官把何进咔嚓了之后,袁绍在宫门外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何进出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扯着嗓子大喊:

“将军诶,上车咯!”

这时候,那些宦官直接把何进的脑袋从墙上扔了出来,还大声宣布:

“何进这小子谋反,已经被我们给收拾啦!其他跟着他瞎混的,都既往不咎!”

袁绍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像个暴躁老哥一样大吼:

“阉官竟敢谋杀大臣,想收拾这些坏蛋的都来帮忙啊!”

何进的部将吴匡一听这话,立马在青琐门外点起了火,那火势就跟窜天猴似的。袁术也带着兵冲进了宫廷,见到宦官,不管是大的小的,一律“咔嚓”。

袁绍和曹操更是厉害,直接砍开关卡冲了进去。赵忠、程旷、夏惲、郭胜这四个倒霉蛋被追到了翠花楼前,被剁得那叫一个稀巴烂,跟肉泥似的。这时候,宫里已经烧得跟火焰山似的。

张让、段珪、曹节、侯览这几个家伙一看情况不妙,赶忙把太后、天子还有陈留王劫到了内省,从后面的小道往北宫跑。

这时候卢植虽然说已经辞职了,但还没走呢,一看宫里这么热闹,立马穿上盔甲,拿着武器,站在阁楼下。远远地瞧见段珪架着何太后过来了,卢植扯着嗓子大喊:

“段珪你这个逆贼,竟敢劫太后!”

段珪一听,吓得掉头就跑。太后也够猛的,直接从窗户跳了出来,还好卢植眼疾手快,把太后给救了。

吴匡冲进内庭,正好瞧见何苗提着剑出来。吴匡立马大喊:

“何苗这小子跟人一起谋害他哥,咱一起收拾他!”

大伙一听,纷纷响应:

“对,砍了这个谋害兄长的坏蛋!”

何苗想跑,可四面八方都被围得死死的,最后被砍得像齑粉一样。

袁绍还不罢休,又让士兵们去杀十常侍的家属,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杀光。结果好多没胡子的都被误杀了,估计那些人心里苦啊,咋就因为没胡子就遭了这罪呢。

曹操就比较靠谱,一边忙着灭火,一边请何太后暂时主持大局,还派兵去追张让他们,四处寻找少帝。

嘿哟,咱先说说张让和段珪这俩家伙哈,他们把少帝和陈留王给劫走啦,那场面就跟穿越火海似的,一路冒着烟,火急火燎地连夜跑到了北邙山。大概到了二更天的时候,就听见后面那喊声跟炸雷似的,人马呼呼地就追上来咯!带头的是河南中部掾吏闵贡,他扯着嗓子大喊:

“你们这些逆贼,别想跑!”

张让一看这情况不妙,得嘞,直接往河里一跳,去当“水鬼”啦。

这少帝和陈留王呢,也不知道外面啥情况,哪敢大声嚷嚷呀,就跟俩小耗子似的,趴在河边的乱草堆里。那些追的人马四处去搜寻,愣是没找着皇帝在哪。这哥俩就这么在草堆里趴到了四更天,露水哗啦啦地往下掉,肚子饿得咕咕叫,俩小家伙抱在一起就哭开了。可又怕被人发现,只能憋着声在草莽里干嚎。

这时候陈留王就说了:

“咱可不能在这儿干耗着啦,得想办法找条活路。”

于是啊,他俩就把衣服系在一起,跟俩小猴子似的爬上了岸。哎呀妈呀,地上全是荆棘,黑灯瞎火的,根本找不着路。正发愁呢,嘿,你猜怎么着?突然来了千百只萤火虫,跟一群小灯笼似的,在少帝面前转来转去,那光给照得亮堂堂的。陈留王乐坏了,说:

“这是老天爷来帮咱兄弟俩啦!”

就跟着萤火虫走,慢慢地还真找着路了。

走到五更天的时候,他俩脚都疼得不行啦,实在走不动啦。正好在山冈边瞧见一个草堆,哥俩就往草堆旁边一躺。这草堆前面有个庄院,这庄主人啊,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俩大太阳掉到庄后啦,一下子就给吓醒了。赶紧披上衣服跑出门,四处瞅瞅,嘿,就瞧见庄后草堆那儿红光冲天。他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俩少年躺在草堆旁边呢。

庄主人就问啦:

“你们俩小娃娃是哪家的呀?”

少帝哪敢吱声啊。这陈留王就指着少帝说:

“这位可是当今皇帝呢,因为十常侍作乱,逃难跑到这儿啦。我呢,是他皇弟陈留王。”

庄主人一听,差点没惊掉下巴,赶紧拜了又拜,说:

“我是先朝司徒崔烈的弟弟崔毅。因为看不惯十常侍卖官,还专门挤兑那些有本事的人,所以就躲到这儿来啦。”

说完就把少帝扶进庄里,恭恭敬敬地送上了酒和吃的。

再来说说闵贡这边,他追上了段珪,一把揪住问:

“天子在哪呢?”

段珪说:

“半路上走散啦,我也不知道跑哪儿去咯。”

闵贡一听,火气“噌”地就上来啦,一刀就把段珪给砍了,把脑袋往马脖子下面一挂,然后就分兵四处去找。他自己呢,就骑了一匹马,沿着路一路找。

巧了不是,他正好跑到了崔毅的庄上。崔毅瞧见马脖子下面的脑袋,就问咋回事,闵贡就把前前后后的事儿说了个明白。崔毅就带着闵贡去见少帝,这君臣一见面,那眼泪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哭成了一团。闵贡说:

“这国家可不能一天没个皇帝呀,陛下您还是赶紧回都城吧。”

这崔毅庄上就一匹瘦马,没办法,就给少帝骑了。闵贡和陈留王共骑一匹马,就这么离开了庄子。还没走三里路呢,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带着好几百人马就迎上来啦。这君臣一见面,又都哭开了。先派人把段珪的脑袋送到京城去示众,又换了好马给少帝和陈留王骑,然后大伙簇拥着少帝就回京城啦。

这事儿啊,还应了之前洛阳小儿唱的歌谣呢,什么“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嘿,你说神不神!

嘿哟,您瞧瞧,皇帝那车驾才走出去没多远呢,就见前方那旌旗多得跟要把太阳给挡住似的,尘土飞扬得跟刮沙尘暴似的,一支人马风风火火地就来了。这可把百官们吓得脸都变色啦,皇帝也吓得一哆嗦,心里估计直念叨“这是啥情况啊”。

这时候袁绍骑着马“嗖”地一下冲出去,大声问道:

“啥人呐这是?”

就见那绣旗影子里头,“嗖”地飞出一员大将,扯着嗓子就喊:

“嘿,天子在哪儿呢?”

吓得皇帝话都说不利索,浑身直打颤。

这时候陈留王勒住马往前凑了凑,跟那大将吆喝道:

“来的是何方神圣啊?”

那大将大声回应:

“我乃西凉刺史董卓是也!”

陈留王接着又问:

“哟呵,你是来保护皇帝的,还是来抢皇帝的呀?”

董卓赶紧说:

“我是特意来保驾的。”

陈留王可不乐意了:

“既然是来保驾的,皇帝就在这儿呢,你还不赶紧下马?”

董卓一听,吓得一机灵,慌里慌张就下了马,乖乖地在道边拜了下去。

陈留王那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好言好语地安慰着董卓,从头到尾那话都说得溜溜的,一点毛病挑不出来。董卓心里头直犯嘀咕,暗暗觉得这陈留王不简单呐,当时就起了要废立皇帝的心思。

当天回到宫里,见到何太后,大家抱在一块儿哭得那是稀里哗啦的。完了还去检查了下宫里,嘿,好家伙,传国玉玺居然不见了!

嘿,你瞧瞧啊!那董卓带着他那一群铁甲马军,跟在城里撒欢的野马似的,天天在街市上横冲直撞。可怜那些老百姓,吓得就跟没头苍蝇似的,心里头那叫一个慌啊。再看董卓那家伙,进出宫廷就跟回自己家似的,一点顾忌都没有,那架势,就差在脑门上写“我要搞事”了。

这时候呢,后军校尉鲍信跑来找袁绍,跟他说:

“袁绍兄,你瞧瞧那董卓,一看就没安什么好心,咱得赶紧把他给收拾了,不然以后准得出乱子!”

袁绍呢,却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

“哎呀,朝廷这才刚刚安定下来,咱可不能轻举妄动啊,再等等看吧。”

鲍信一看找袁绍没用,又跑去跟王允说这事。王允也不慌不忙,慢悠悠地说:

“行嘞,咱再商量商量。”

鲍信一看,得嘞,你们都这么磨蹭,我也不陪你们玩了,自己带着手下的兵就跑到泰山去了。

这董卓呢,也没闲着,四处招兵买马,把何进兄弟的部下全给忽悠过来了,这下可美坏他了。他偷偷摸摸地跟李儒说:

“嘿,李儒啊,我有个想法,我想把现在这个皇帝给废了,立陈留王当皇帝,你觉得咋样?”

李儒眼睛一亮,连忙说:

“老大,你这想法太妙啦!现在朝廷没个主心骨,正是个好机会啊,要是再拖下去,指不定出啥幺蛾子呢。明天咱在温明园摆个大宴,把那些个公卿都请来,跟他们说要废立皇帝的事儿。谁敢不听话,咔嚓一刀,看谁还敢不服,这威权不就到手啦!”

董卓一听,乐坏了,连连点头说:

“行,就这么办!”

第二天,董卓可真是大张旗鼓,摆了一大桌酒席,广发英雄帖,把那些公卿都给请来了。那些公卿们呢,一个个都怕董卓怕得要命,谁敢不来啊,都跟被牵着鼻子的小羊羔似的乖乖就来了。

等大家都到齐了,董卓这才慢悠悠地到了园门,下了马,大摇大摆地带着剑就进了席。酒喝了好几轮,董卓大手一挥,说:

“停酒停乐,都别喝了,听我说几句话。”

大家一听,都赶紧竖起耳朵,生怕漏了一个字。董卓扯着嗓子说:

“你们都听好了啊,天子那可是万民之主,没点威严怎么能行呢!现在这个皇帝,胆小怕事的,哪有陈留王聪明好学啊,我看这皇位就该陈留王来坐。我打算把现在这个皇帝废了,立陈留王当皇帝,你们这些大臣觉得咋样啊?”

众官一听,都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就跟被施了定身咒似的,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这宴会上正热热闹闹呢,突然有个人“哐当”一下推开桌子,“蹭”地一下就站到筵席前面,扯着嗓子大喊:

“使不得!使不得!你是哪路神仙啊,竟敢在这里大放厥词!咱天子那可是先帝的亲儿子,一直本本分分的,没啥毛病,你咋能瞎琢磨着废立这事儿呢?你是不是想干那篡位谋反的坏事儿呀?”

董卓一瞅,哟,原来是并州刺史丁原这老兄。董卓立马就火冒三丈,大声叱喝道:

“听我的就有活路,跟我对着干那就是死路一条!”

说着“唰”地一下就拔出佩剑,打算把丁原给砍了。这时候李儒眼尖,瞧见丁原背后站着一人,那模样,那气质,器宇轩昂得像个大明星,威风凛凛得跟个战神似的,手里还握着个方天画戟,正瞪着大眼睛,气鼓鼓地看着呢。李儒赶紧上前打圆场说:

“今儿个这是喝酒吃饭的地儿,可别聊那些国家大事啦,等明天去都堂再好好讨论也不迟嘛。”

大伙一看这架势,七嘴八舌地劝着丁原,丁原这才骑上他的马,颠儿颠儿地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