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风告别中影后,径直找到了自己的得力秘书陈书蔓。
“书蔓姐,”他神色认真,开门见山道,“我打算成立一家特效公司,后续注册事宜就劳烦你操心了。另外,特效人才招募这块,你也得帮我盯紧点,尤其是行业内经验丰富的特效指导,务必给我留意着。”
陈书蔓微微点头,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随后抬头问道:“老板,关于公司注册资金,您这边心里有底吗?”
“先定1000万吧,”徐风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说,“我稍后就把这笔钱打到公司账户上。”
“明白了,老板,我这就着手去办。”陈书蔓应声,利落地收拾起文件,准备开启新任务。
恰在此时,徐风的手机铃声急促响起,是池宇打来的电话。
“徐风,你快来一趟吧,《扬名立万》的后期工作卡壳了,还得你亲自过来把把关。”电话那头,池宇的声音透着几分焦急与无奈。
徐风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调侃:“你小子,是不是又搞不定啦?非得我过去才安心?这样吧,你自己先动手剪辑,成片出来后我再过目。”他深知,不能让池宇养成事事依赖自己的习惯,得给他成长的空间。
“得嘞,那我自己试试。”池宇见徐风态度坚决,只能硬着头皮,独自扛起后期剪辑的重任。
挂断电话,徐风马不停蹄地赶往先涛数码的办公大楼。
此行,他一方面是为了监督《仙剑奇侠传》的特效制作进度,确保每一个特效镜头都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想借这个机会,深入特效公司内部,偷师学艺,全面了解特效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与流程,为日后自己的特效公司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扬名立万》的后期制作重任,此刻全然落在了池宇的肩头。没了徐风在旁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池宇只能硬着头皮,独自一头扎进剪辑的世界里。
当池宇真正开始着手剪辑时,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徐风的能力究竟有多超凡。
徐风在剪辑时,总能像一位胸有成竹的棋手,迅速而精准地落子,果断地选定每一个镜头,仿佛那些镜头在开拍之前,就已经在他脑海中如电影般清晰放映。
这种超乎常人的预判和规划能力,让池宇既惊叹又自愧不如。
其实,池宇并不知晓,徐风在拍摄每一部电影之前,大脑早已将整部电影的画面、节奏、情感脉络等一一运算、编排妥当。
拍摄时,他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依据脑海中既定的蓝图,有条不紊地捕捉每一个镜头,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脑海中的画面。
正因如此,他拍摄的镜头数量往往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剪辑起来自然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反观池宇,没有明确的参考方向,只能凭借着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感觉,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面对海量的拍摄素材,他不得不反复斟酌、不断筛选,将那些与故事主线关联不大、表现力不足的废镜头一一剔除。
而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他也要不断地尝试各种不同的剪辑组合,试图找到最能打动观众、最能展现故事魅力的那一版。
与此同时,徐风在《仙剑奇侠传》电影版的后期制作工作中,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后世,并没有《仙剑奇侠传》的电影版可供借鉴,这意味着他要像一位开拓者,在一片未知的领域中披荆斩棘,从自己拍摄的众多镜头中,精心挑选、反复取舍。
徐风的《仙剑奇侠传》的剪辑工作进展缓慢,一方面,他要时刻关注特效的制作进度和效果。
特效,就像是为电影披上的一件华丽外衣,它不仅要与电影的画面完美融合,更要能够为故事增色添彩。
徐风需要仔细斟酌每一个特效镜头,判断它是否适合剪辑到电影当中,是否能够与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有时候,一个特效镜头单独看起来效果惊艳,但放到整个电影中,却可能显得突兀或不协调,这时他就不得不忍痛割爱,重新寻找更合适的镜头。
另一方面,他还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控整个故事的节奏起伏。
电影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乐章,有高潮,有低谷,有舒缓,有激昂。徐风需要像一个指挥家,巧妙地安排每一个镜头的顺序和时长,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紧张得屏住呼吸,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陷入沉思。
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观影体验,他不断地调整镜头的顺序,反复推敲每一个过渡的细节,力求让整个故事流畅自然、扣人心弦。
这毕竟是徐风第一次将后世未曾出现过的电影搬上大银幕,每一个决策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深知,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仙剑奇侠传》这个经典IP的尊重和传承。
因此,他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每一个夜晚,剪辑室的灯光都陪伴着他度过,每一杯冷却的咖啡都见证着他的专注与执着。
虽然池宇和徐风都在各自的电影剪辑工作中忙碌着,但两人的进度却截然不同。
池宇那边,由于不需要等待特效制作,进度明显要快上许多。他就像一位轻装上阵的短跑选手,在剪辑的赛道上一路狂奔,虽然过程艰辛,但目标明确,步伐坚定。
而徐风则像是一位负重前行的登山者,既要应对剪辑本身的难题,又要时刻关注特效制作的进展,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却也稳扎稳打。
光阴如白驹过隙,悄然从指缝间溜走,池宇轻轻拿起手机,拨通了徐风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池宇难掩兴奋,说道:“徐风,《扬名立万》的后期制作大功告成啦!画面、音效都打磨得恰到好处,你打算什么时候邀请中影那边的人过来聊聊发行的事宜呀?”
电话那头,徐风爽朗一笑,话语里满是赞赏:“哟,你这效率够高的啊,动作够麻溜的!行,我这就联系李总和中影的人,安排他们过来好好瞧瞧这成片,让他们也开开眼。”
这部《扬名立万》在镜头语言的雕琢上,与后世那部同主题作品大相径庭。
毕竟执导者不同,每位导演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风格,差异自然在所难免。
虽说外在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电影的核心故事脉络却完整无缺地保留了下来。
故事中,反转一个接着一个,惊喜更是层出不穷,不断刺激着观众的心田,让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其中,齐乐山为守护夜莺而煞费苦心巧妙架接的法国医生案,无疑是全片最为耀眼的亮点。
在影片中,观众随着剧情的推进,仿佛置身于一场紧张刺激的探秘之旅。
他们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自以为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逻辑,终于拨开了重重迷雾,揭开了案件的神秘面纱,发现了所谓的真相。
然而,就在观众还沉浸在自我肯定的喜悦中时,剧情却如同一道晴天霹雳,陡然急转直下。
这一转折,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观众的心头,让他们措手不及,心中满是震惊与错愕。
原来,那看似荒诞离奇、令人难以置信的法国医生案,在民国时期竟真实发生过。
只不过,真实案件中的种种情节与夜莺毫无瓜葛。
这一情节的精妙设计,让观众恍然大悟,如梦初醒。他们这才明白,齐乐山此前所编造的那些谎言,不过是他精心编织的一张保护网,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夜莺依旧存活于世这一鲜为人知的真相。
观影结束后,李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满脸笑意地说道:“徐导这剧本写得真是精彩绝伦啊!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每一个转折都恰到好处,让人看得如痴如醉。池导的拍摄手法也十分独到,将剧本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剧本的剧情实在是太过精彩了,以后要是还有这样优质的剧本,可一定要第一时间找我投资,我绝对不会错过!”
中影的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其中一人拍着胸脯说道:“这部电影交给我们发行,你们就尽管放心!咱们都是老朋友了,合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给你们一个最优惠、最合适的发行方案,让这部电影能够在大银幕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徐风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说道:“行,既然大家都对这部电影这么满意,那咱们也别耽搁了,尽快安排上映,让更多的观众能够走进影院,感受这部电影的魅力。”
待李名和中影的人离开后,徐风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池宇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说道:“拍得真不错啊!画面有质感,叙事也流畅,很有的风范,看来这两年没白跟我学。”
池宇说道:“那肯定啦,我在你身边跟了这久,耳濡目染,学了不少东西呢。这部电影就是这么久的成果的展示。”
“好啦,可别以为电影制作大功告成就万事大吉咯。这不过是完成了整个任务的一半而已,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宣传工作。要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接下来的宣传工作需要你多多出力。”徐风神情严肃,语重心长地说道。
池宇轻轻点头,深以为然,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接着说道:“所以啊,宣传这事儿还得仰仗你。你在业内的影响力那可是有目共睹的,一个人顶得上我们一群人忙活。等电影宣传的时候,咱就主打你监制的名头,这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肯定能吸引不少观众的目光。”
“而且啊,这电影你可是投资了一半的资金呢,这关键时刻你可千万不能推脱呀。有你坐镇宣传,我心里才有底。”池宇言辞恳切,眼神中满是期待。
徐风拍了拍池宇的肩膀,爽朗地说道:“行嘞,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肯定在宣传的时候全力以赴,出一把大力气。这电影从筹备到拍摄,一路走来不容易,如今到了要推向市场的时候,我也不能掉链子不是。”
其实,徐风在当下的影视圈可谓是风头正劲,如日中天。
此前,他连续执导的三部电影皆大获成功,每一部都凭借独特的叙事风格、精湛的拍摄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和业内的高度认可,让很多人都牢牢记住徐风这个名字。
巧的是,距离他上一部电影上映已经将近一年了。
这一年里,观众们翘首以盼,始终对他导演的作品保持着高度的期待,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猜测他下一部作品会会有怎样的惊喜。
而此时,一部由他监制的电影即将登上大银幕,这无疑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必定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目光,引发新一轮的观影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