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什么叫人形自走印诗机啊!

“噢?”周维岳嗤笑一声:“本官的确没读过几年书……但你们这些舞文弄墨的把戏,那不是有手就行?”

这话一出,周维岳瞬间引起了众怒。

“我等寒窗苦读十年……”

“不说七步成诗,但腹中……”

“果真是不闻圣贤之言,如井中窥月,不知天高地厚……”

“如此粗鄙之人竟也能入朝为官……”

“若我等为官……”

在场的读书人七嘴八舌,有不忿的,有酸溜溜的,还有痴心妄想的。

人生百态。

周维岳依旧冷笑着看着众人:“本官说你们这些舞文弄墨的把戏有手就行,那就是有手就行!不服的,你们挨个上来!”

有人不忿:“大人可是要和我等众人比试文采?”

“算不上文采,一些小把戏罢了。”周维岳一脸轻蔑:“既然你们都自诩饱读诗书,不妨这样,你们便挨个出来与本官斗诗!”

“斗诗?”

“不错,既然比试方式本官提了,那这斗诗的题目便任尔等挑选!”

周维岳目光扫过众人:“休说本官欺负你们,你们随便一个人,随便出题,你我双方谁先做出来诗,便算谁胜,如何?”

被周维岳这么一激,这些读书人本就心高气傲,再加上周维岳自爆“辟举”,一个个都叫嚣着要第一个和周维岳比试。

周维岳也毫不在意,随手指了那位最先站出来的生员:“就你了,出题!”

那生员被周维岳指着,一开始还有些慌乱,但听着周围人起哄的声音,也就挺了挺胸站出来。

“在下前些时日心有所感,提了一首……”

话还没说完就被周维岳打断:“别磨磨唧唧!赶紧出题!”

那生员语气一窒,脸色一阵涨红,指着施工场地旁的一根横木说道:“便以这‘木’为题!大人若是一炷香之内作出诗来,遍算在下输了!”

“一炷香?”

周维岳嗤笑:“这破烂玩意儿也配?”

“休要逞口舌之利……”

话还没说完就被周维岳直接打断:“生本栋梁材,深根绝壑栽。”

而后轻笑着看向那生员:“一朝逢匠石,擎国破云来!”

那生员脸色瞬间大变。

周维岳这诗虽然只是一首简单的五言诗,但无论是韵律还是平仄都规整无比,后半阙更是暗含报国之向,堪称点睛之笔,虽算不上什么千古绝篇,但绝对也是朗朗上口的佳作!

“你……你!”那生员指着周维岳,手指都有些哆哆嗦嗦。

“谁让你拿手指指着本官的?!”周维岳厉声呵斥。

那生员吓得瞬间收回了手,脸色一阵苍白。

可这时周维岳却又换了一副脸色:“本官的‘拙作’已出,不妨听听这位不知名生员的‘大作’?”

周维岳一看这生员的表情就知道他写了一坨狗屎,特意在“拙作”和“大作”上加重了口音。

果然,那生员脸色一阵羞燥,竟是直接低头拱手道:“大人文采卓越,在下佩服!区区拙作,也就不污人眼球了!”

而后,便灰溜溜的钻进了人群之中。

周维岳毫不在意,目光扫过其余众人:“如此,可还有人上前来?”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

周维岳甚至听到有小声议论的声音:“不是说这知县是辟举入仕么?怎生文采如此了得?”

“怕是刚巧碰上了吧?”

“若是兄台出面,定然将其折戟!”

“不了不了,在下才疏学浅,不如兄台你出面……”

“在下屡试不中,如今连个生员都不是……”

听着这议论纷纷的声音,周维岳不由得冷笑:果然都是一群软蛋!

“没有人站出来,可是打算要本官来点?”

这下,在场的学子有些坐不住了。

主动站出来还能挑几个文采出众的,若是让周维岳来选,指不定就挑中了个“矮个子”,到时候万一输了,众人的士气肯定也会大受打击。

那位康孝仁站了出来。

“大人先前的佳作的确让在下耳目一新,孝仁自认在‘物’上文采不及大人,只得扬长避短……”

“别废话!赶紧出题!”周维岳同样呵斥打断。

一帮子迂腐的读书人,怯战还说的冠冕堂皇,非得找出个子丑寅卯的理由来!

但这次面对周维岳的打断,在场众人却没有一个敢露出不忿之色。

之前的诗句已经证明了周维岳有狂妄的底气。

“既如此,在下便出题了,以这‘春’为题,赋诗一首!”

几乎是康孝仁话音刚刚落下,周维岳便直接开口:“东风破晓帘,桃李竞新簪。花落惊啼鸟,云深锁旧潭。衔泥双燕至,垂柳一江含。忽忆故园雨,沾衣似客惭。”

这下,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

如果说之前以“木”为题还能说是周维岳事先有准备撞了大运的话,那这次以“春”为题,再撞运气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难不成这知县真有惊世之才?

是了,是了!

也就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凭什么这么年轻就被辟举了!

在场读书人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们的思想已经从“周维岳凭什么被辟举”转变成了“原来是这样被辟举”的。

周维岳将众人的表情变化一一收入眼中。

是时候给这些读死书的人一点来自后世“公式化作诗”的震撼了。

是的,作诗也可以公式化。

说白了就是一个自然意象的固定隐喻加上一个平仄工整,就能作出一首借物咏志的“诗”来。

比如月亮表作孤独、乡愁,流水比作光阴,落叶比作凋零,而后加上平仄,排列组合也就成了一首“诗”。

这样作出来的诗虽然谈不上什么优美绝伦、千古绝唱,但糊弄糊弄眼下绝对不成问题——毕竟谁都不是曹植,能七步之间作出千古绝篇来。

而这类诗也有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打油诗。

真正的打油诗虽然起源于唐朝那位张打油,但被归纳总结起来,还得等到正德年间那位大学士杨慎出现。

也正因为这,后世的某位皇帝甚至一生作诗四万首,堪称“人形自走印诗机”。

“如何?可还有人愿意站出来?”周维岳再一次扫过所有人。

这次几乎没人再敢和周维岳对视。

周维岳连着两篇“佳作”,已然将这些人的尊严摁在了脚底板下摩擦。

但……

还不够!

“罢了,也休说本官以大欺小了,既然尔等不敢和本官比试,那不妨试试你们口中的商贾之人?”

周维岳叹了口气,转身:“汪泰鸿!出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