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来自老朱的新任命
- 大明柱国:从清廉知县开始
- 再不写书了
- 2179字
- 2025-04-06 18:04:08
又是一个半月后。
山东,济南府。
周维岳裹在一件袄子里下了船,少了船舱里的炉子,周维岳被迎面吹来的寒风冻得下意识打了个哆嗦。
一趟税粮运完,外面已然到了初冬的时节。
也得亏这年头还没有动物保护法,汪泰鸿在返程途中给周维岳买了一件不知道什么动物的皮草做成的袄子,这才让他能略微抵御初冬的寒流。
“这趟活儿交了差,就赶紧缩回去丘县待着,最起码躲个三年五年的再出来!”
周维岳下定了决心。
眼瞅着距离“胡惟庸案”案发越来越近,周维岳只想越低调越好。
可结果……
“陛下的任命已经下来了,来年开春你便去主持翻修济南府学。”萧忠笑吟吟的看着周维岳。
“啊?”
周维岳张大着嘴。
济南府学坐落于大明湖畔,或称济南府学文庙。
对,就是那个大明湖畔。
既然称之为文庙,自然具有祭孔、教学和科举考试等多重功能,同时也是整个山东最高规格的官学机构,是秀才们参加乡试的重要场所。
这年头能跟科举牵扯上关系的,那基本上都是重要事儿。
“萧大人,下官何德何能啊?”周维岳苦着一张脸。
“怎么先前运税粮的时候如此机智,现如今又想不通了?”
“萧大人……您的意思是?”周维岳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
“济南府学乃是董彦杲在洪武二年主持重修的。”萧忠提点了一句。
周维岳瞬间恍然大悟!
然后脸色一阵剧变。
这他娘的哪儿是去翻新济南府学啊!
这是去翻董彦杲的旧账!
“萧大人……”
周维岳一张脸变成了苦瓜色。
“怕什么!让你去修济南府学的任命是陛下下的,只要涉及翻修济南府学,你便是个顶个的那个!你还担心他董彦杲来找你麻烦?”
萧忠故作不悦:“再说了,必要时刻有老夫在你身后!”
周维岳有话没敢说。
他不是怕董彦杲,他是怕卷进这山东的党派之争啊!
别看这会儿两边人打的热火朝天的,但等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一个个全都得变成洪武大帝的刀下亡魂!
这会儿的周维岳躲都还来不及,哪敢往里面钻呐!
另外……
这事儿老朱怎么会让自己来啊?
自个儿不是早就从运输税粮那事儿里面摘的干干净净了吗?
“难不成……是因为朱标?!”
周维岳想通了关键,然后变得咬牙切齿:“好你个浓眉大眼的朱标,亏我还觉得你温文尔雅,结果居然背刺我?!”
“怎么?你可有不满?”萧忠平淡的声音响起。
周维岳急忙拱手:“下官不敢!既是陛下交代,下官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恩,既如此,来年开春你便来找老夫复命吧,届时济南一应人力皆由你调度,切记,此事办的好了,好处会超乎你的想象!”
周维岳没理会萧忠画的大饼,反倒敏锐的察觉到了萧忠话里的关键信息:“萧大人方才说一应人力?”
“恩。”萧忠依旧不动声色。
周维岳急了:“那……这翻修济南府学得要钱啊!陛下可曾说了预算几何?拨了多少款?”
萧忠终于是颇有深意的摇了摇头:“一分未拨。”
“啊?”周维岳傻眼了。
“你都知晓此事内幕了,陛下能不知道运输这趟税粮省下了多少粮食?”
萧忠依旧笑吟吟的看着周维岳:“陛下一分未拨,便意味着翻修济南府的预算便是那多出来的二十万石税粮。
“这事儿本就是陛下给我等的一个将功赎过的机会,办好了,此事也就揭过去了,办岔了,你我二人的脑袋也便随着去了。
“如此,你可有了办好此事的信心?”
妈的!
必须有信心啊!
你个老梆子没几年好活了,脑袋丢了也就丢了!
可怜我才来到这大明王朝不到一年,还有大好的青春要享受呢!
“少年人还是略显稚嫩,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尚欠磨练。”萧忠轻笑着摇了摇头:“去吧,此事办好了确有天大的好处,这事儿是陛下说的,所以……老夫也打算另赐你一桩好处。”
这下周维岳来精神了。
纸上的饼周维岳不感兴趣,但拿到面前的饼,至少香味儿是闻得到的。
“不知萧大人所说的好处是?”
“回去吧,回去了便知道了。”
萧忠双眼一寐,显然是不想再多说了。
……
从萧府出来,周维岳也冷静了许多。
虽然老朱这道突如其来的任命让自个儿荷包里那五万石粮食直接没了,但这其实也不完全是坏事。
五万石粮食,本就不是自己以及小小的丘县能吃下的。
要知道整个丘县的公廨田一年也才产出二百四十石粮食,这五万石粮食,差不多都是丘县公廨田二十年的产出了。
吃下去会死人的。
交出去,至少能把自己从整个山东的粮税问题中摘出来。
毕竟从这个任命就能看出来,老朱已经开始着手肃清山东的官场了。
只是……
主持翻修济南府学,这事儿二十万石粮食够么?
周维岳心有戚戚。
若是按照官府定价的半贯钱一石来折算,这二十万石粮食也就只能折算个十万贯钱,十万贯钱怕是修个棂星门和月台都费劲,更别说泮池、泮桥,以及大成殿、尊经阁什么的了。
即便是按照那些徽商们的报价一贯三四来折算,这二十万石粮食也顶多就等同于三十万贯钱。
恩……
若是三十万贯钱的话,似乎也差不多够用了?
胡思乱想间,周维岳已经坐上了折返丘县的马车。
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大明王朝,时间的尺度似乎被拉得极开,从济南府折返一趟应天花去了周维岳三个月的时间,而从济南府回到丘县,又花去了周维岳五日的光景。
只是看着眼前的丘县县衙,周维岳却有点傻眼。
这……还是自己那小小的衙门么?
怎么披红挂彩的啊?
不光悬上了彩纸和大红灯笼,更是摆上了一对抱鼓形兽头石鼓,整得喜庆洋洋的。
自己就算是刚从应天回来,也不至于弄这么大阵仗接待自己吧?
周维岳刚要开口询问,便见着那守门的衙役一眼就认出了自己。
可看到自己后他却没直接迎上来,反倒是一脸喜意的朝着衙门里跑去,边跑边喊:“周大人回来了!周大人回来了!”
随后,周维岳便见着李卓兴奋的冲了出来。
“老爷!贺喜啊!贺喜啊!”
手里还捧着一卷大红色的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