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高中一年级下册)
- 苏彦捷总主编
- 1007字
- 2025-04-23 14:47:29
活动二 寒假情景呈现
自开学以来,李明同学每天都浑浑噩噩的,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去课,也不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一走神就在回想自己在假期里玩的游戏或回忆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李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放假前下定决心要利用寒假查缺补漏、弯道超车,所以计划了许多假期学习任务,但最后都没有完成。新学期回到学校,他对学习更加没有信心;面对同学、室友,李明既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又不知道怎么开始,时常觉得孤单、沮丧,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李明同学在寒假后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压力,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他需要积极地寻求帮助和支持,以便解决所面临的这些问题。
思考
1.你有没有与李明类似的感受,是怎样面对的?当时是怎样想的?
2.利用情绪ABC理论,结合案例中李明同学所面对的挑战,完成表格内容。
3.你觉得李明应该如何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如何取得家人、老师,特别是同伴的支持帮助呢?

无论是案例所呈现出的李明同学的困境,还是现实中假期结束后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的各种不适的情绪体验,都是寒假结束后开学初期正常的心理表现。
同学们寒假后开学初常出现的心理不适类型主要有以下5种:
1.情绪波动型
寒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沉浸在假期的欢乐和轻松中。寒假结束后,大家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不安,有的同学可能因为假期相对较短出现不公平、愤怒等情绪。
2.分离焦虑型
寒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与家人和朋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形成一种依恋和安逸的状态。当寒假结束,同学们不得不与这些人分离时,就可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种焦虑可能会表现为失眠、缺乏食欲、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3.适应困难型
寒假期间,同学们的生活节奏可能会变得有些混乱。加之有些父母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任其自由发展,这部分同学由于缺少合理的计划,假期便在游戏、玩耍中度过了,作息饮食也不规律。当寒假结束,需要重新适应校园生活时,一些同学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4.学业压力型
寒假期间,同学们可能没有太多的学业压力,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然而,当寒假结束,新的学期开始时,同学们可能会面临新的学业压力。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感到焦虑和压力过大。
5.人际关系问题型
寒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与自己原来的同学和朋友随时保持联系,维持着一些社交关系。然而,当寒假结束,这些关系可能会因距离或联系的不便变得有些疏远,这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同学感到孤独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