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音乐圈的人脉(求追读~)

几天后,宁昊坐火车赶回BJ,胡子拉碴,眼窝深陷。

带着一身没散尽的烟味儿,就直接杀到了王杨那间位于东棉花胡同的小破屋。

这段时间里,王杨已经录制好了平凡之路和八方来财的小样。

“我说王杨,你小子可以啊!”

宁昊一屁股坐在王杨那吱呀作响的床上,也顾不上嫌弃。

“那歌…《平凡之路》是吧?我听了不下二十遍!真他妈绝了!”

“还有那首八方来财,我艹,乍一听是破歌,稍微多放点,还真洗脑,还真搭!”

他狠狠吸了口烟,吐出的烟圈都带着兴奋:“MV!必须拍!”

“你有什么想法?”

看着宁昊这打了鸡血的样子,王杨心里也有底了。

“想法嘛,有点,”

王杨递给宁昊一瓶冰镇啤酒。

自己也开了一瓶

“先说那个来财,我建议,就不单独拍MV了。”

“用《石头》里,徐争他们拜关二爷,还有类似的求财片段,直接剪辑一个MV出来。”

“算是预告片!”

“走彩铃渠道...”

不拍了?

“这...”

宁昊本来先是一愣,但随即反应过来。

“卧槽,又省钱,又给咱们电影宣传了是吧?”

本来说实话,宁昊是担心的。

他经验多,也恰好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拍MV烧钱这件事有更深刻的理解。

按照之前那些大佬拍MV的成本来算的话。

在胶片时代,减少损耗比的情况下,一分钟的MV至少要烧掉600-700块钱的成本。

除此之外,租赁场地等成本更是难以计算了。

“你这小子,是过日子人!”

“我刚刚怕吓到你,还没有给你报成本。”

“你小子居然还把这一层给想到了。”

会过日子...

王杨也是笑了。

香江那边的有几个导演,胶片烧的飞起。

“嘿嘿,我前几天见了姜闻....”

“也算是知道不会过日子人啥样...”

“咱们比不了不是。”

王杨摆摆手,宁昊反倒是愣住了。

见了姜闻?

真的假的?

姜导出了名的分镜画的“自由散漫”,或者低情商的说法就是,想法飘忽,图画的抽象...

不把投资人的钱当钱,所以胶片损耗比贼大。

“你小子路子这么野的吗?”

“还能认识姜闻?”

宁昊越来越佩服王杨了。

虽然他自己从来不羡慕别人,毕竟他的机遇也很多。

但这小子是真让人叹为观止。

“剩下的平凡之路呢?”

“这个是大头,你准备咋办?”

宁昊问道。

“基调得是黑白的,或者做旧的色调,突出那种宿命感和粗粝感。”

“内容上,拍成公路片的样子...”

“意境上弄好就行。”

王杨咂么了口啤酒。

“就一个人开着辆老破车,在望不到头的公路上行驶就可以...”

“停停停!”宁昊打断他。

“说人话!别整那些虚的!就说怎么拍,在哪儿拍,谁来拍?”

“拍,肯定是您宁大导演啊...”

“别给兄弟装傻,你拍过多少MV,我知道...”

“你京城的房、车怎么来的,别以为我不知道...”

说实话,谁能想象呢。

宁昊导演这大脑袋居然能和音乐圈的关系匪浅。

“平凡之路,demo我录好了,但是我不想唱这首歌...”

“我想了想,卖辞去版权授权好了,我拿版税分成...”

“帮我找个合适的人...”

王杨这话一出,宁昊眉头先是眉头一皱。

但随后也是想明白了。

“我懂你。”

“说实话,平凡之路这种歌,你推彩铃平台,不见得推得动。”

“你又是个新人,也没有唱片公司签你...”

王杨点点头。

唱歌这种事情,对他来说虽然不难,但是长远来看的话,肯定还是当制作人好些。

他的嗓音又不可能驾驭所有的火歌风格。

未来转幕后,偶尔发歌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要不要考虑词曲版权一次性卖断?”

宁昊害怕王杨不知道这种模式,还解释起来。

“新人一般都这种方式。唱片公司或歌手一次性买断词曲的著作权...”

王杨直接摆手打断。

“诶,那不行。那样歌曲之后产生的版税,表演收益就和我没关系了...”

王杨当然清楚,这种买断模式,回款快,基本上就是签合同之后,对方公司直接给钱。

一次性拿到现金,还是有一定的诱惑的。

但是这个阶段,王杨不愿意选择这种方式。

“宁导,我知道你在音乐圈子里有人脉,你给我露一手?”

“露一手?”

宁昊被王杨这突如其来的要求搞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指着王杨哈哈大笑。

“好你小子!拐弯抹角半天,在这儿等着我呢!行!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哥哥我今天就给你露一手,让你看看我在音乐圈的人脉!”

他掏出手机,在通讯录里翻找着,嘴里还念叨着。

“唐朝?不行...”

“朴师傅...对,就他!这歌的调调,跟他那股子劲儿最搭!”

王杨嘴角一咧,有种看着宁昊一步步走到自己设置好的坑里的感觉。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没几个人知道,宁昊这个“坏猴子”,看起来和文艺完全不搭嘎的人,能和圈子里的另类朴师傅有关系。

但实际上,在几年前,他已经给朴束拍过《Colorful Days》的MV了...

巧的是,这只MV,也是公路片的调性。

朴束一个人开着一辆丰田一路前行。

这tm的是宁昊的舒适区。

电话拨通,响了几声,那边传来一个略带沙哑、有点慵懒但很有辨识度的声音:“喂?谁啊?没事儿别瞎吵吵,烦着呢。”

“还能有你烦的事儿?我啊,宁昊...”

“哦,宁昊啊,我就是烦的不行啊。让我老婆帮我买烟,还没过来...”

电话那头的声音缓和了些,但还是有点懒洋洋的。

“电影拍完了?找我啥事儿?先说好,别又让我给你那破电影唱主题曲啊,没那心情。”

“而且,你也请不起我...”

宁昊尴尬地笑了笑:“不不不,唱不唱的县令说,主要是我这儿有首很牛逼的歌...”

“特牛逼。”

“比你这两年的歌牛逼...”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琢磨。

2006年的朴束,刚发完《生如夏花》没几年.

虽然依旧是乐坛特立独行的存在,但似乎也进入了一个创作的瓶颈期。

或者说…抑郁的初期,状态不算太好,对外界的事情有点提不起兴趣。

“新人写的?”朴树的声音带着点怀疑,“什么风格的?别又是New Boy那种der的不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