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玉米排骨汤

锅里的水刚冒起第一个蟹眼泡时,手机屏幕亮了起来。

陈玉祁的视频通话请求在凌晨一点十七分准时抵达,我手忙脚乱地把湿漉漉的指尖在睡衣上蹭了蹭,戳下接听键。

“在煮什么?“他的声音裹着都柏林清晨的咖啡香传来,镜头那端是铺满设计图的办公桌,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他锁骨上划出金色的条纹。

“玉米排骨汤。“

我把手机支在抽油烟机上,镜头俯拍下去能看见我灾难般的料理现场——案板上躺着被剁得七零八落的排骨,玉米段像保龄球瓶似的东倒西歪,姜片厚得能当橡皮擦用。

陈玉祁的闷笑声震得我耳膜发痒:“云小姐,你确定是在煲汤不是分尸?“

“这位国际友人请注意言辞。“我对着镜头挥舞菜刀,“本大厨的刀工可是得到过菜市场张阿姨亲口认证的!“

“好好好。“他举起骨节分明的手作投降状,袖口滑落时露出我曾隔着屏幕数过无数次的腕表,“先把排骨焯水,记得冷水下锅。“

我胡乱把排骨扒拉进锅里,溅起的水花吓得往后蹦了半步。陈玉祁在屏幕那头突然前倾身体,鼻尖几乎要碰到摄像头:“小心烫!“

这三个字被他念得像句咒语,我膝盖一软,差点给沸腾的锅子行大礼。

“放两片姜。“他边说边在纸上画示意图,铅笔沙沙声混着电流传来,“对,就是你切得能当镇纸用的那些。“

我冲镜头龇牙咧嘴,却还是乖乖照做。水雾蒸腾而起,模糊了手机屏幕,他的脸在氤氲中时隐时现,像隔着一场暖昧的雨。

“现在把浮沫撇掉。“他示范动作时,钢笔在指尖转了个漂亮的弧线,“就像这样......云惟安?你在听吗?“

我当然在听。

听他用“撇浮沫“的认真语气讨论上周的橄榄球赛,听他把“料酒适量“和“都柏林今天下雨了“无缝衔接,听他尾音微微上扬时那个总让我心尖发颤的小钩子。但我故意不答话,专心用漏勺追逐锅里逃窜的枸杞——它们多像此刻我胸腔里乱撞的心跳。

“云、惟、安。“他一字一顿叫我全名,这是要较真的前兆。

“在呢在呢。“我对着汤锅傻笑,“陈老师教得这么细致,学生走神一分钟怎么了?“

镜头里他忽然摘了眼镜揉鼻梁,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柔软得不像话。

“玉米该下锅了。“他声音突然放轻,“还有,我很想你。“

我的漏勺“咣当“掉进锅里。

汤水溅到手机屏幕上,他担忧的脸顿时布满晶莹的水珠,像透过雨窗望见的月亮。

“火调小。“他隔着八千公里指挥救场,“用厨房纸......不对,那是保鲜膜!“

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成品,是一锅介于粥和汤之间的混沌物质。

陈玉祁却对着镜头郑重其事地鼓掌:“看起来比爱尔兰的国菜好多了。“

“什么国菜?“

“水煮鳕鱼配土豆。“

他做了个鬼脸,“吃完能理解为什么爱尔兰盛产诗人——全靠食物难吃到让人文思泉涌。“

我舀起一勺汤对着镜头晃悠:“陈先生,根据《国际远程烹饪条约》,你现在应该说什么?“

他忽然凑近镜头,睫毛在屏幕上投下扇形的阴影:“张嘴。“

我条件反射地照做,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他得逞的笑眼在晨光里闪闪发亮:“乖,现在吹三下再喝,小心烫。“

窗外的夏虫突然噤声,抽油烟机的轰鸣渐渐远去。

我望着屏幕里他睫毛上跳动的光斑,忽然希望这锅汤永远熬不到尽头——这样就能一直听着他温柔的唠叨,从玉米排骨说到北大西洋暖流,从凌晨一点说到天光破晓。

汤勺磕到碗沿发出清脆声响,他忽然说:“下个月我来教你做爱尔兰咖啡吧。“

“不要。“我对着泛起油花的汤面撇嘴,“我要学怎么用你的腹肌开瓶盖。“

陈玉祁的耳尖立刻红得像锅里的枸杞,而我的手机屏幕,终于被止不住的笑与蒸汽彻底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