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暗流再起,携手御敌
- 五年禁锢双宝降临她为子怒炸王府
- 赵梅青
- 2938字
- 2025-04-03 22:00:26
京城的冬日,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给整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银装。楚逸尘和苏瑶在经历了朝堂风波与边疆战事的洗礼后,本以为能迎来一段相对安宁的时光,全力投入到大熙朝的建设之中。然而,平静的表象下,新的危机正悄然酝酿。
楚逸尘全身心地投入到边疆防御改革计划的实施中。他每日与将领们商讨军事部署,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亲自监督士兵们的操练。为了改善边疆士兵的待遇,他四处奔走,争取朝廷的支持,调配物资,修缮营房,让士兵们能在更好的环境中生活和训练。苏瑶则致力于京城及各地的民生事务,她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推动农业技术的改良,鼓励商业发展,开设粥棚救济贫困百姓,为孤寡老人和孤儿提供帮助。
一日,楚逸尘在军营中忙碌了一整天后,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回到王府。苏瑶早已在王府门口等候,她看到楚逸尘回来,快步迎上前去,关切地说道:“王爷,今日又忙到这么晚,可要注意身体。”楚逸尘微笑着握住苏瑶的手,说道:“无妨,边疆防御之事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看到将士们训练日益精进,我心中甚是欣慰。瑶儿,你今日在京城事务可还顺利?”
苏瑶微微皱眉,说道:“王爷,近日我在巡查京城商业情况时,发现一些商铺的生意受到莫名干扰。有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在市场上故意哄抬物价,打压正常经营的商户,导致许多小商户苦不堪言。我派人调查了一番,却毫无头绪。”
楚逸尘听闻,眼神一凛,说道:“竟有此事?看来这背后定有隐情。明日我派王府侍卫协助你调查,务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就在此时,一位王府幕僚匆匆赶来,神色焦急地说道:“王爷,王妃,刚收到消息,朝堂之上又有新动向。几位与之前赵宏一党有牵连的官员,近日频繁在私下聚会,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而且,他们在朝堂上开始对王爷推行的边疆防御改革计划提出质疑,言辞颇为激烈。”
楚逸尘和苏瑶对视一眼,他们都明白,这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很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楚逸尘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我们之前虽然挫败了赵宏等人的阴谋,但他们的余党并未彻底死心,如今又开始兴风作浪。瑶儿,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找出应对之策。”
苏瑶点头表示赞同,她说道:“王爷,我觉得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深入调查京城商铺被干扰一事,若能揪出幕后黑手,或许就能找到这一系列事件的关联;另一方面,对于朝堂上那些质疑边疆防御改革计划的官员,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朝堂上用事实和数据反驳他们,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
楚逸尘对苏瑶的提议表示认可,当即与幕僚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他们决定,先从京城商铺入手,派王府中最得力的侍卫长李明带领一队精锐侍卫,暗中调查哄抬物价的团伙,务必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获取确凿证据。同时,楚逸尘亲自整理边疆防御改革计划的详细资料,包括改革的必要性、预期效果、目前的进展等,准备在朝堂上有力地回应质疑。
李明带领侍卫们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展开了秘密调查。他们乔装成普通百姓,混入市场,与商户们交流,收集线索。经过几天的摸排,他们发现这些哄抬物价的人似乎都听从于一个神秘的组织,这个组织的成员行事极为隐秘,每次交易和传达指令都采用暗语和特殊的标记。
在一次跟踪行动中,李明发现一名可疑人员进入了一家看似普通的酒楼。他带领侍卫们在酒楼外埋伏,等到夜深人静时,悄悄潜入酒楼。在酒楼的地下室里,他们发现了大量账本和信件,上面详细记录了这个组织的运作方式以及与一些官员的往来情况。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这个组织不仅在京城扰乱商业秩序,还与朝堂上那些企图破坏边疆防御改革计划的官员相互勾结,目的是削弱楚逸尘的势力,进而掌控朝堂。
李明带着这些重要证据迅速返回王府,将其呈交给楚逸尘和苏瑶。楚逸尘看着手中的账本和信件,脸色阴沉,说道:“果然不出所料,这些人贼心不死。如今证据在手,看他们还如何狡辩。”
苏瑶仔细翻阅着资料,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钱坤。钱坤正是之前赵宏的得力手下,在赵宏被惩处后,他一直销声匿迹,没想到如今竟成了这个阴谋的关键人物。“王爷,你看,这钱坤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肯定知道更多幕后的事情。”苏瑶指着账本上的名字说道。
楚逸尘微微点头,说道:“此人必须尽快找到。李明,你立刻带领侍卫,全城搜捕钱坤,务必将他捉拿归案。”
与此同时,朝堂上关于边疆防御改革计划的争论愈发激烈。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在朝堂上大肆宣扬改革计划的弊端,声称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无法带来实际的效果,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他们言辞恳切,试图蛊惑更多的大臣支持他们的观点。
在一次早朝上,一位名叫周明的官员站出,手持奏章,高声说道:“陛下,楚王爷推行的边疆防御改革计划看似美好,实则暗藏隐患。如今我大熙朝刚刚经历战事,国库空虚,百姓尚未完全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此时大规模投入资源到边疆防御改革中,无疑是加重百姓的负担,实非明智之举。望陛下三思。”
楚逸尘闻言,上前一步,神色镇定地说道:“周大人此言差矣。边疆乃我大熙朝之屏障,边疆不稳,国家如何能安?如今虽有和平协议,但南蛮向来反复无常,若不加强边疆防御,一旦他们再次进犯,我大熙朝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至于耗费资源一事,本王早已详细核算,改革计划在提升边疆防御能力的同时,也会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和生产发展,带动边疆地区的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其他支持楚逸尘的大臣们也纷纷站出来,陈述边疆防御改革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一时间,朝堂上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他看着下方争论的大臣们,心中也在权衡利弊。
就在局势僵持不下之时,李明传来消息,他们在京城的一处隐秘据点成功抓获了钱坤。楚逸尘得知后,心中一喜,他知道,钱坤的落网或许能成为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
楚逸尘立刻请求皇帝,将钱坤带到朝堂之上,当面对质。皇帝应允后,钱坤被押解到朝堂。他看到楚逸尘和苏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楚逸尘走上前,目光如炬地盯着钱坤,说道:“钱坤,你可知罪?如今证据确凿,你还不速速交代你们的阴谋。”
钱坤吓得“扑通”一声跪地,连连磕头,说道:“王爷饶命,王爷饶命。都是赵宏的余党指使我这么做的。他们让我组织人手在京城哄抬物价,扰乱商业秩序,以此来打击王妃的声誉,同时勾结朝堂上的官员,企图破坏王爷的边疆防御改革计划,他们想重新掌控朝堂,恢复往日的权势。”
随后,钱坤将这个阴谋的详细情况一一交代清楚,包括与他勾结的官员名单、具体的行动计划等。朝堂上的大臣们听后,一片哗然。那些之前质疑楚逸尘的官员们,此时都面露尴尬之色,无言以对。
皇帝听完钱坤的交代,龙颜大怒,他下令将所有参与阴谋的官员全部缉拿归案,严惩不贷。同时,皇帝对楚逸尘和苏瑶的能力和忠诚再次给予了高度肯定,全力支持楚逸尘继续推进边疆防御改革计划。
经过这场风波,京城的商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朝堂上的局势也趋于稳定。楚逸尘和苏瑶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们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坚信,只要他们携手同心,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够守护好大熙朝的繁荣与安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楚逸尘加快了边疆防御改革的步伐,边疆的防御力量日益增强。苏瑶也在京城继续为百姓谋福祉,推动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大熙朝在他们的努力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日益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