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巴,我已准备好!

海南师范大学 游贤梅

科巴,一个历史悠久的藏族村落,位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乡。海拔2900米,大山深处,佛音悠扬,这是我目前对它的了解。再过不久,我将去往这个美丽的村子,以一名支教志愿者的身份。

在我的想象中,青海一直是壮美的。不同于重庆的群山环绕、繁华热闹,也不似海南的椰风海韵、热情开放,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情,粗犷、自然、质朴。风光无限的青海令我向往,因此,收到青海支教报名通知的时候,我没有犹豫。

虽然参与积极性很高,但我在报名前也有些担忧。当知道此次支教会优先选择有才艺的低年级学生时,热情渐渐变成灰心,因为我并不符合要求。我舞台表演经验非常缺乏,只参与过集体的合唱和手语表演。不仅个人才艺难登大雅之堂,对于支教活动急需的摄影和微视频拍摄技能,我也完全不懂。对于这些,我感到很抱歉,但在相关经历方面,我又找到了自信。由于出身农村,我个性独立、自理能力强;平时经常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好;去年参与了暑期支教,积累了相关经验。这些都让我相信自己能较好地适应支教环境,也坚定了报名的决心。

报名以后,院里组织了一次面试。面试会上老师向我们说明了此次活动的相关情况,也给我们说了目的地的条件,希望我们考虑清楚。我这时才发现,事情可能真的没有想象得这般容易。我问自己:远走两千多公里、辗转二十多天到底为的是什么?会后写自荐书时,我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我是热衷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因为我知道付出能让人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感受到自我价值。作为师范生,作为一名未来立志从事教育行业的大学生,我希望能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服务社会。而支教,恰好能实现我这一愿望。以前也参与过几次支教,但都是短期的,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次较长时间的支教。即使我的力量是渺小的,也定会努力让孩子们收获知识与快乐。同时,我想给自己的成长之路再多一次经历,想为我的大学生活再增添一份回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相信,这次支教也能让我获得一些受益终身的实践活动经验。

经过材料审核和第一轮面试,我有幸被确定为此次青海支教的志愿者。第二次面试的时候,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科巴当地以及凯博爱心志愿者联盟的详细情况,也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图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我也了解到许多支教中的故事。神秘独特的古寺、漂亮的藏族服饰、淳朴的民风,这是属于科巴的风景。志愿者们和孩子们相处融洽,看到一张张笑脸,我的心也被触动。渐渐地,我开始期待着我们的启程。

我明白,这一场支教之旅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能力,也需要我们做好准备。

首先要准备的就是《支教须知》里要求我们准备的物品了。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在海南待久了都会丧失一部分对“冷”的感知能力。哈哈!这真的是我三年来的切身感悟。由于是第一次去,害怕真的如老师所说得重感冒,我决定在衣服选择上求助一下“知情人”。我外公是在青海读的大学,五十多年前他也当了一回青海人。他师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乡村教师,而我即将去青海支教,这让我感觉到一种使命感。按他的建议,我得把压箱底的厚外套拿出来。其他日常用品比较好准备,至于药品,我最需要的就是晕车贴了。

除了这些,我还需要在出发前的这段时间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我喜欢跑步,因为喜欢奔跑的感觉。跑步不仅能让人放松,也能增强身体素质。所以,出发前的这段时间,跑步也是我要做的。去年暑假,我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收获了快乐,也积累了经验。因为有过支教经验,所以也有信心克服艰苦的条件。

这三年,我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法的课程,也有过几次讲课经验。本以为备课对我来说不成问题,但事实上,这个过程比想象中难得多。我并不了解那边孩子的真实水平,而老师又再三提醒我们要降低模拟题的难度,所以怎样把题出得合适就成了我的难题。同时,支教的时间是有限的,该讲哪些内容,如何讲才能有效率,也是我不得不考虑的。好在,经过几天的努力,我终于准备好了所需的教学材料。

对于支教,齐全的物品与健康的身体非常重要,而一颗“完备”的心更是必不可少。此次支教可能还会面临许多困难,或气候,或居住条件,或教学任务。但我愿意学习,也愿意吃苦。我相信,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互相扶持下,我们一定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支教是为了传递爱与梦想,能作为一名爱与梦的使者,我荣幸之至。对于支教,我已有决心、信心与爱心。在最后的准备阶段,我一定会守护住它们,然后一起出发。

科巴,听说现在的你油菜花正盛放,那一片灿烂的金黄是否也是你的呼唤?我已准备好“身”与“心”,期待在7月与你相遇,不负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