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美国智库观点摘要》:保尔森基金会致力于探索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绿色金融[6]
- “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国外智库论中国与世界之二)
- 王灵桂主编
- 2174字
- 2025-04-01 14:53:15
原文标题:Paulson Institute Explores Green Finance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文章框架:随着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绿色金融的推广将成为重中之重;2017年,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和保尔森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与绿色金融”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直接投资额约为150亿美元,但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对基础设施融资有着更大的需求,中国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满足这一需求;“一带一路与绿色金融”研讨会讨论了一些有关“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激发许多国家的绿色发展潜力,因此制定一套有关绿色发展的高质量标准和原则至关重要。
观点摘要:
1.随着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绿色金融的推广将成为重中之重。绿色金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提交给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就提到了发展绿色金融。“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60多个可能需要基础设施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每年其融资需求范围为1万亿美元至1.6万亿美元。这对中国在发展绿色“一带一路”、“出口”绿色金融标准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
2.2017年11月1日,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和保尔森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与绿色金融”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来自政府机构、商业银行、国际金融机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30多位高级官员和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Henry M.Paulson,Jr.)和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研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保尔森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戴青丽(Deborah Lehr)和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共同主持此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保尔森基金会与中国合作伙伴即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举办的一系列关于绿色金融的高层圆桌会议的一部分,同时举办此次研讨会也是马骏就任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以来的第一项议程。马骏曾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3.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直接投资额约为150亿美元,但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对基础设施融资有着更大的需求,中国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满足这一需求。管理超过100万亿美元资产的国际金融机构可以而且应该填补这一空白。这一私营部门资本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的成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并且运用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需要开发具有吸引力和创新性的融资工具。保尔森基金会和清华大学合作的项目探讨了相关问题,即如何着眼于推动“绿色”投资,如何制定政策和办法以调动国际资本去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4.“一带一路与绿色金融”研讨会讨论了一些关键问题。第一,关于“绿色”的定义没有共同标准。目前对于“绿色”的定义有很多,即使在中国的机构中也是如此。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者和新兴的全球绿色金融领导者,中国在确定绿色投资的普遍定义和高质量国际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引导所有有兴趣的投资者。第二,缺乏绿色投资的监管政策。如果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那么人们很难对绿色发展达成共识。因此,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监管政策并提供指导和激励机制来鼓励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是至关重要的。对投资环境风险的评估公示也应该被纳入这些政策当中。第三,“一带一路”投资面临政治风险。由于政治不稳定,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高风险投资的目的地。由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往往是长期的,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政治风险保险机制。第四,“一带一路”投资面临外汇风险。虽然外汇套期保值工具确实存在,但是对“一带一路”项目或沿线国家来说,它们并不常使用这些工具。在项目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外汇变动可以显著影响投资回报。第五,“一带一路”投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和缺乏透明度。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往往涉及大量企业,因此政府、建筑公司、金融机构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经常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由于项目所在国家不同,一个项目往往需要满足多方标准。对一些偏好清晰数据和高透明度的投资者来说,缺乏信息透明度将使情况变得更复杂。第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其政治意愿。“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政治风险较高,明确这些国家最高领导层的政治意愿是在这些国家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和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七,开发金融“工具包”和开展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性。金融“工具包”可以帮助引导别国对绿色行业的投资,包括帮助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更好地理解全球公司治理标准、政府系统和统一项目标准。如此一来,金融机构就能够更好地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对开发项目实施“工具包”和对“一带一路”项目投资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需求是紧迫的,如果能这样做,就会促进金融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去。
5.研讨会结束时,与会者同意成立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由保尔森基金会参与的联合研究小组,以共同制定一套“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原则。此外,保尔森基金会正在与一些业内领先的专家合作共同起草一系列政策研究文件,以概述圆桌会议上讨论的有关“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所面临的挑战。由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激发许多国家的绿色发展潜力,因此制定一套有关绿色发展的高质量标准和原则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