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但我希望你能相信我…
- 直播鉴宝:我成了犯罪团伙克星
- 相遇梦影
- 2055字
- 2025-04-06 23:14:02
“有点。”林檎承认。
“苏家那边我会处理,你专注于国宝。”
“你会处理?”林檎追问,“怎么处理?你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顾屿避而不答:“有些事,你知道得越少越安全。相信我,在船上没人能伤害你。”
又是“相信我”。林檎的心像被堵住,闷得难受。她无法再毫无保留地相信他。
“顾屿……”她深吸一口气,终于问出那个问题,“你父亲顾建军,当年……真的是因为盗墓入狱的吗?”
车内瞬间死寂。顾屿握着方向盘的手指收紧,骨节泛白。许久,他才开口,只有一个字:“是。”
林檎的心脏狠狠沉下,几乎无法呼吸。
“那……”她声音颤抖,“那两枚玉佩……”
“我送你的,确系海外拍卖所得,来源无误。”顾屿打断她,目光投向前方黑暗,“至于陆辰父亲那一枚,具体来历我并不清楚。”
滴水不漏的回答,却无法再令林檎信服。盗墓贼的儿子,精通文物鉴定甚至盗墓手法,会对可能与父亲相关的玉佩毫不知情?
信任的堤坝已现裂痕。林檎闭上眼,身心俱疲。
几天后,“星辰号”邮轮。
“守护者的抉择”特别企划拉开帷幕。“迷航寻踪”挑战中,林檎与顾屿再次组队。
他们穿梭于奢华的图书馆、画廊,配合依旧默契,迅速收集到七条线索,遥遥领先。直播间CP粉狂欢,弹幕刷着“顾林合璧,天下无敌”。
只有林檎知道,他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她强迫自己专注于任务。
当线索指向顶层拍卖预展厅时,林檎的心提了起来。这里安保严密,气氛不寻常。她发现了那方有特殊记号的明代端砚。顾屿则指出了那把标注“仅供特定藏家预览”的清代玉如意,点明与苏家有关,暗示是诱饵。
就在这时,林檎收到“小心他”的短信。几个黑衣人不动声色地靠近。
“有人来了,去找下一条线索。”顾屿低声提醒,看向林檎。
林檎握紧手机,迎上他复杂难辨的目光,心头一凛,没有动:“下一条线索在哪?你知道?”
顾屿微怔,随即恢复自然:“推断和船上某个私人收藏展有关。我打听到今晚顶层宴会厅有内部交流会,或许线索在那。”
内部交流会?他似乎对船上“内幕”了如指掌。
“你怎么知道这些?”林檎追问。
顾屿眼神闪烁:“来之前,做了些功课。”
“功课?”林檎逼近一步,“什么功课能让你打听到内部消息?甚至知道玉如意和苏家的关系?顾屿,你到底还知道什么?”她不想再猜了,她要答案。
顾屿看着她眼中的怀疑和探究,沉默了。空气凝固,黑衣人停在不远处,似在等待。摄像头无声记录,直播间弹幕瞬间爆炸:“吵架了?”“林林在质问顾老师?”“我就说顾老师有秘密!”
顾屿终于开口,声音低沉疲惫:“林檎,事情很复杂……不告诉你是为了保护你。”
“保护我?”林檎冷笑,“还是保护你自己?或者……保护你父亲留下的秘密?”
话如利剑,顾屿脸色瞬间苍白,眼中充满震惊与痛苦:“在你心里,我就是这样的人?”
林檎心头一颤,看到他眼中的伤痛,几乎想否认。但疑点和证据缠绕着她,她别开脸,不敢再看。
这时,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人在一群黑衣人簇拥下走来,脸上挂着虚伪的笑,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人。
“两位老师找线索找到这儿了?”他指着那把玉如意,意有所指地笑道,“这可是个好东西,藏着大秘密呢。不知两位,有没有兴趣深入了解一下?”
姓杨的中年男人笑容公式化,镜片后的眼神却冰冷如刀,掠过顾屿,审视地扫向林檎。
“顾先生,林小姐,”他声音平和,语调却带着压力,“对这方清代玉如意,很感兴趣?”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玉如意上:“这件拍品很特殊,是我们盛世集团为今晚内部交流会特备。两位若有兴趣,不妨稍后移步顶层宴会厅,与真正的藏家一同鉴赏,或许能解开疑惑。”
话似邀请,实则不容拒绝。“真正的藏家”几字,如刺一般。
直播间炸了:
“谁啊这人?冲!”
“盛世集团?苏家的?”
“冲顾老师和林林来的吧?来者不善!”
“玉如意有问题!鸿门宴!”
“林林别去!”
“顾老师保护好林林!”
林檎心头一紧。苏家的人来了,直奔玉如意,想用它作饵,引他们去所谓的“内部交流会”。那里等着他们的,会是什么?
她看向顾屿。
顾屿已恢复平静,甚至对杨助手微颔首:“杨先生客气。我们只是关注所有可能的线索,毕竟还在比赛。”他将话题拉回节目。
“比赛重要,”杨助手笑了笑,镜片后的眼睛却紧盯顾屿,“但有些东西的价值,远超比赛本身。比如……失传的技艺,被遗忘的往事,或者……某些家族秘辛?”
话音刚落,林檎感到顾屿周身寒意陡增。
杨助手意有所指,直戳顾屿痛处——他那个盗墓贼父亲,那个可能与文物纠缠不清的家族。
“杨先生对文物似乎也很有研究,”顾屿不退反进,“不知对这玉如意,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杨助手摊手,姿态放松,话语却紧逼,“只是听闻,这玉如意的前主人,和皖南那边的某些‘出土’发现,似乎有些渊源。当然,道听途说,当不得真。”
皖南!又是皖南!
林檎的心被攥紧。苏家果然知道内情!这是试探,还是想把她也拖下水?
“道听途说,杨先生也信?”林檎冷声反驳,“我们是文物工作者,只信证据。杨先生与其讲故事,不如拿出实据。”
杨助手微怔,随即冷笑:“林小姐快人快语。证据自然有,只不过……需到合适的地方,与合适的人一起看。
比如今晚,说不定就有熟悉这玉如意,甚至熟悉皖南往事的老朋友在场。顾先生,林小姐,机会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