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佗:苍生大医的人生传奇
- 罗元生
- 2382字
- 2025-03-24 16:17:30
四、应用麻沸散
有了麻沸散后,华佗将此麻醉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大手术之中,深受患者推崇。
相传,有一天,一个经常闹肚子痛的船夫来向华佗求诊。华佗经过细致诊断后,发现船夫的脾坏死了,必须切除。
华佗和船夫沟通了治疗方法,并征得了船夫同意,做手术把脾割掉。
在手术开始前,华佗就先让船夫服下了适量的“麻沸散”。
不一会儿,船夫就迷迷糊糊地昏睡过去,一点知觉也没有了。华佗切除了那个已经溃烂的脾,缝合好伤口。船夫醒后,感觉肚子不像原来那么痛了。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船夫慢慢恢复了健康。
此后,华佗对麻沸散又进行了进一步升级,让其功效越来越好了。
当时华佗利用麻沸散进行的全麻手术至少有脾切除、清理腹内肿块、断肠吻合或胃肠吻合等几种,而且,从史料中对手术步骤的描写,特别是缝合后敷以生肌收口的“神膏”来看,当时手术的细节也是较为完备的了。
这样的手术即便在今天,仍然算是较大的手术。史料中说其手术缝合的刀口不多久即愈,与现代在无菌环境下的手术刀口愈合期差不太多,说明当时很讲手术的清洁,华佗很可能掌握了一种很好的消毒药膏,所以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华佗的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我国古代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古代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自从有了麻醉法,华佗的外科手术更加安全高效,治好的病人也就更多。他治病时碰到那些用针灸、汤药不能治愈的腹部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后没有什么知觉了,他就施以外科手术,剖破腹背,割掉发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肠胃,就割开洗涤,然后加以缝合,最后敷上药膏。四五天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左右病就全好了。
据说有一次,有个推车的病人,屈着脚,大喊肚子痛。不久,病人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也渐渐小了。
华佗切病人的脉,按他的肚子,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因为病势凶险,华佗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待麻醉之后,又给他开了刀。这个病人经过治疗,一个月左右病就全好了。
华佗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记载最早见于陈寿《三国志·华佗传》,《后汉书·华佗传》中亦有类似的记载。华佗施行剖腹手术是有史料佐证的,不宜轻易否定。
对此,李经纬在《中医史》中有这么一段论述:
“对于华佗的外科手术问题,曾有过否定的看法,他们认为,在当时不可能做那样的手术,甚至否认华佗的存在,说华佗是神话;他们对国外更早一些的外科手术的记载都承认,但对华佗的事迹却不承认;近来国外有的学者虽也著文认为,当时进行这类手术是可能的,正因为可能,唯其中国人做不了,因此华佗是外国人,是来自古波斯或古印度的人,真是奇怪的逻辑。如果我们认真探索一下中国外科学的发展史实,就会看出上述种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尽管当时手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失败率也可能较大,但华佗做过这类手术是确定无疑的,有关史书的记载是可信的。试看《后汉书》与《三国志》中对手术步骤、手术当中的具体要求及术后护理等的描述,都是比较合理而正确的,《后汉书》与《三国志》的作者都不是医生,绝不可能虚构出如此确切的一些病例,应该是根据事实的翔实记载。同时,两部史书及其演义中尚有其他一些有关手术的记载,如司马师目上生瘤,医师为之割去;关羽左臂中箭毒,医师为之刳肉刮骨等,说明东汉、三国时在麻醉下进行手术并非罕事。另一方面,其后六朝隋唐时有关外科手术的记载更为精确,表明其时我国外科手术有了更高的水平,而如果没有从汉晋以来的一个学术上的继承发展关系,那是不合逻辑而无法理解的。总之,华佗在我国外科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否认的杰出的成就,从而成为后世外科医家的一面旗帜。至于说华佗是外国人这就更可笑了,真可谓‘崇洋媚外’,‘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殖民地文化之再版。”
有学者认为,陈寿生活的时代与华佗相去不远,故其所记有很大的可信性。
另外,《史记》记述上古名医俞附,能“割皮解肌,渝院肠胃,漱涤五脏”,同书《楚世家》记述楚王先祖陆终的妻子“析(就是裂的意思)剖而产焉”。陆终是远古帝喾时代火正祝融的儿子。以此来推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能进行剖腹手术了。
汉代时,我国铁器锻造水平已经较高,有锻造出用于手术的利器的条件。从《内经》里已经有比较正确的解剖知识,《五十二病方》中有割治化痔的手术设计,以及《武威汉代医简》记有“治金疮(创)肠出方”等来看,华佗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麻沸散”的应用,施行剖腹手术,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此外,酒服“麻沸散”的可信度也是有的。
《战国策·魏策》说:“昔者帝(禹)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说明在四千多年前已经能够制酒了。战国《世本》说:“少康作林酒。”苏颂《图经本草》说林是黏黍,即黏高粱,推知林酒是白酒。
林酒很早就已经应用于医疗,如《素问》中有汤液醒酸专论,《灵枢·经筋》篇记载“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的治疗方法,张仲景有“括篓蓬白白酒汤”等等。《五十二病方》中有用醇酒和芥菜籽等药和而饮之,“令金疮(创)毋痛”的处方,已属于麻醉剂。同书中还有用酒与温水对被犬啮者清疮、止痛、消毒的方法,并叮嘱“毋(以)手操痛”(不要用手接触创口),说明当时已经具有了消毒的观念。
从有关的记载来看,华佗时代的医生们施用开刀手术以医治某些疾病,并不是偶然的或个别的医例,而是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事情。
如果说这些解剖行为构成了那个时期的医学文化背景的话,那么它们很可能就是华佗敢于操作腹腔外科手术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古代所施行的各种开刀手术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剖腹手术。华佗在这方面有突破性的成就,而且是用麻醉药来配合进行的。
姑且不论麻沸散的配方究竟如何,对于麻沸散是麻醉药这一点,意见是一致的。如果具备了清创、消毒的观念与方法、药物,拥有麻醉药和精良的手术工具,那么华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剖腹手术完全是有可能的,这实在是我国医学外科学术史上的辉煌成就。
不过,陈寿在《华佗传》中讲到华佗的两位弟子时,并未讲到他们能开刀医人,可见华佗的开刀医术未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