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弁言
洪为法先生,祖籍江苏仪征,世居郡城扬州,一九〇〇年生人,曾名炳炎,字式良,一作石梁。早年就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时,深受国文教师李涵秋影响,试作小说,一九一六年发表习作。因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感召,开始创作新诗,发表于《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一九二一年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文史地部。一九二二年起在《创造季刊》、《创造日》等发表小说、诗歌和评论,受到郭沫若赞赏,加入创造社,与周全平合编《洪水》。一九二六年冬,应郭沫若之邀去汉口,在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短期工作,未久任湖北省立第二中学事务主任,兼任《农民日报》副刊编辑。“四一二”事变后,先后在扬州、镇江、曲阜、上海等地中等学校任教,其间也曾在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上海市党部等党政部门任职。抗战胜利后,任江苏省政务厅秘书、江苏省立镇江教育厅民众教育馆馆长、南京市教育局督学等职。一九四九年春起,先后在扬州中学、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任教。一九五二年调入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后改扬州师范学院),任中文科副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同时兼任扬州市文联副主席。一九五八年被划“右派”,一九五九年被划“历史反革命”,从此便坠落深渊。一九七〇年病卒,终年七十一岁。
纵观洪为法的写作生涯,涉猎广泛,显示了多方面的才华,乃属学者型作家。他在散文、小说、诗歌创作上均有成就,出版了散文集《长跪》、《做父亲去》、《为法小品集》、《谈文人》,小说集《呆鹅》,长诗《他,她》、《这工头阿桂》,词集《双玉轩词賸》。小说《父子》曾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同时他对于古典文学尤有精深的研究,出版了《绝句论》、《律诗论》、《古诗论》、《曹子建及其诗》、《左传论》。此外,他还著有《民族独立运动概论》、《文人故事选》、《总理故事集》、《国文学习法》等,编有《莲子集》、《传记文选》、《李渔文选》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版者,有《认识〈真正的人〉》、《柳敬亭评传》、《郑板桥故事》三种。就一个长期从事教职的作家来说,著述堪称丰厚,从中可以见得他的勤奋。
《扬州续梦》是在《申报》副刊《春秋》上开辟的专栏,自一九四六年九月十八日至一九四八年四月七日,断断续续,共二十八篇,追忆了扬州风土掌故,市井风情,一时脍炙人口,被誉为这一时期《春秋》副刊上最受欢迎的专栏。这也确乎是洪为法散文的代表作,深深浅浅带有感伤主义情调,语言斑驳而又精美,且富有节奏感,在记述扬州的诸多文章中,别开生面,如陆机《文赋》所谓“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王稼句
二〇二四年三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