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见过许褚了

刘泰的想法很简单。

现在自己没有家人,不知道家人是谁等于没有。

而且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身上一文钱都没有。

如果让自己一个人在这乱世生存,可能活不过一个月,甚至活不过十天!

所以必须要抱紧史阿和典韦这两条大腿。

不仅要让他们养活自己,还要保护自己。

但刘泰又不想跟他们回去。

如果跟着典韦,过不了多久,典韦就会应征,先成为陈留太守张邈的兵,然后成为曹操的兵。

典韦一走,自己就没人保护,没人养活。

跟着史阿也不太行。

史阿是河南人,而再过一两年,河南就会被董卓糟蹋得不成样子。

洛阳城百里之内的房屋更是被全部烧毁。

回河南的风险似乎更大!

还不如想办法让史阿和典韦留在青州,凭着他们的武力,和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聚集起一帮人马,趁着天下大乱,占据一二个郡,成为一方霸主!

这样自己活下去就没什么问题了。

就算是死,也是死在奋斗的路上,总比窝囊的饿死要好。

而在青州这个地方,尤其是东莱郡,现在还没有大佬来争,以史阿和典韦的武力,再招揽一些侠客,成为一郡之主似乎不难!

此刻。

史阿怔怔的看着刘泰。

他完全被对方的话惊住了。

眼前之人真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吗?!

这些话是一个十岁孩童能说得出来的吗?!

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样的话,一个失忆的孩童如何会懂!

难道,这是一个神童?!

典韦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说不出话来,默默的看着史阿,似乎很认同刘泰说的这些话。

“以你的意思,想让我们怎么做?”

史阿愣怔了半天才问。

“留在青州,讨贼护民!”

刘泰很大声的说出这八个字。

本来是很严肃的事情,但刘泰用他那稚嫩的声音说出来,却让典韦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史阿强忍着笑,问道:“你知道青州有多少贼人吗?”

“遍地都是。”刘泰答道。

“那你觉得,仅以我们二人之力,可以讨除青州之贼吗?”

“有何不可!”

刘泰很认真的说道:“正因为青州之贼遍地都是,可见青州之贼散乱不一,互不相属。”

“二位乃义士侠客,闻名天下,当可招募天下豪杰侠士,聚拢青州受害之众,逐一攻讨黄巾贼寇。”

“即便不可讨定一州之贼,亦可讨定一郡之贼,使青州百姓有一处安身之地!”

“另外,”刘泰继续说,“如今天下乱象已生,雄杰竞起,二位若据一郡之地而守,募兵屯粮,只待天变,将来说不定……”

刘泰没有说下去,后面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想。

而史阿和典韦已经是惊得目瞪口呆,根本不敢相信,刚刚听到的这些话,是从眼前这个孩童嘴里说出来的。

半晌,史阿才问:“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刘泰刚才只顾着慷慨激昂,此刻才意识到,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孩童,从自己嘴里说出这些话,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难怪史阿和典韦是这种惊讶的表情。

“没有人教。”刘泰应道。

“典兄,你信吗?”

史阿转头对典韦问道。

典韦摇了摇头:“不信!”

“说吧,你到底是哪家的孩子?”

史阿怀疑刘泰是在故意说谎,如果连自己是哪家的孩子都不记得,又怎么记得住这些话。

“不记得。”

“你多大了?”

“不知道。”

“你为何会知道我和典韦的事情?”

刘泰没想到对方会这么问。

说自己是穿越者?

不行。

这种事说了他们未必会信。

就算信了,好像益处也不大,反而会有后患。

刘泰想了想,答道:“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知道,我就是知道你们的事情。我还知道,东莱太史慈,沛国许褚,他们都是武力强悍,勇猛无敌之人!”

“如果得到此二人相助,我们很容易就能讨定青州之贼。”

“咦!你竟也知道沛国许褚?!”典韦惊问。

“真有此人吗?”

史阿满脸惊愕的对典韦问道。

关于太史慈的事,他们前几日在北海的时候听人提过。

眼前的孩童被葬在齐国临菑,很有可能是北海人或东莱人,知道太史慈不足为奇。

但许褚不一样。

许褚远在豫州沛国,而且连自己都不知道,说明也不是太出名的人物。

而刘泰这么一个孩童,竟然知道沛国许褚,不得不令人称奇了。

“确有此人。”典韦说道,“今年六月,汝南葛陂黄巾到沛国谯县劫掠,许褚聚集宗族子弟合力拒贼……”

刘泰抢话道:“他倒拽牛尾拖行百余步,黄巾贼众因此惊走是不是?”

史阿看向典韦,投去疑问的目光。

“没错,许褚他们当时缺粮,便想以牛和黄巾换粮,黄巾来取牛,没想到牛自己跑回来了。许褚抓住牛尾,蛮力倒拉拖行百余步,准备交给黄巾。黄巾见他力大无比,不敢取牛,离开了谯县。”

典韦说到这里微微感叹:“之后我听说了此事,还去了一趟谯县,见到了许仲康,与他较量一番!”

“谁胜了?”刘泰急问。

“不分胜败!”

“你真的见过许褚了?”

刘泰莫名的感到兴奋。

典韦点点头:“当时许多侠客听说此事后都去了谯县,许仲康还让我留在谯县。不过,我之前所杀之人乃是梁国睢阳人,谯县离睢阳甚近,我不想牵连于他,便离开了谯县。也正是那时,我在兖州山阳郡与史君相遇,一起到了青州。”

“好,你与许褚相识,那就更好办了。”刘泰大喜。

之前还担心请不来许褚,如果典韦与许褚相识,英雄相惜,说不定典韦一个招呼,许褚就来了青州。

还有太史慈。

没记错的话,太史慈现在已经离开东莱,逃亡到辽东去了。

只要史阿和典韦在东莱站稳脚跟,好好照顾太史慈的老母亲,相信会很容易把太史慈请回来。

如果再有许褚和太史慈这两员猛将相助,别说东莱郡,占据整个青州都有可能!

将来自己长大了,说不定……刘泰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他站在史阿面前,很认真的说道:“史君,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何事?”

刘泰认真严肃的神情让史阿感到奇怪。

“我确实不记得自己家在哪里,也不记得父亲是谁了!要不是看到木碑上的名字,我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

“但是为什么我会记得史君与典君,又记得许褚和太史慈,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就是记得这些。”

“我现在没有家人,无依无靠,只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因此,我想正式拜认史君为兄长,你为兄,我为弟,我们结为异姓兄弟!我们虽非同姓,却可亲如手足,同心同力,共赴患难!”

“不知史君是否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