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泰弟之志不小啊

刘泰沉吟片刻,说道:“虽有一策,却也算不上良策。”

“弟快说来。”

史阿显得有些急躁。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洛阳的情况,只想知道董卓是不是在洛阳,义弟刘泰的梦会不会成真。

只有早日攻破惤城,或许可从惤城县令或其他县吏那里了解到洛阳的情况。

“我们可用疲敌之策。”

刘泰继续说:“我们可以每晚佯为攻城,使城中守卒夜不能眠,白日我们又陈兵城下,如此三四日后,城中诸众必疲累不已,又以为我们不会真的攻城,从而懈怠。”

“到时候,我们只要奋力一击,即可轻松攻破此城。”

“同时,惤县县令必然向黄县求援,黄县兵马若来,我们亦可半道截击,胜之则两城皆可易得。”

史阿微微点头。

这算不上妙策,却也是个可用之策。

就是自己还要再等几日才能了解到关于董卓的消息,太让人难熬了。

对了,可以先派人赶回曲成,问问曲成县令,他应该知道。

“好,即如弟言。”

史阿让士卒在营中安歇,养足精神,晚上要到城下吵闹。

又写了封信,派人快马赶回曲成县,向曲成县令询问关于洛阳朝廷和董卓的事情。

刘泰无事,则在营中又练起剑来。

虽然当主公的人一般不需要上阵杀敌,可自己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身上除了那块缺口的玉佩之外,一无所有,没有武力可不太行。

趁着现在年轻,一有空闲肯定要勤加练习,除了练剑,再长大些,还要练习刀矛戟弓等其他兵器。

史阿从大帐出来,手里拿着两把木剑。

“泰,我来陪你练练。”

史阿说着向刘泰扔去一把木剑。

刘泰接住,放下手里的真剑。

“好啊。”

史阿走到刘泰对面,举剑道:“来吧。”

“兄长看剑。”

刘泰提剑向史阿刺去。

史阿闪身轻松躲过,将手里的剑迅速刺出。

刘泰一惊,急忙举剑来挡。

眼看两剑即将相交之际,史阿却又抽回了剑,反手横扫而来。

刘泰赶紧回剑格挡。

两剑相交,力道未尽,史阿手里的剑迅疾抽回,紧随着直向刘泰面门刺来。

刘泰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幸好又挡开了这一剑。

二人交手十几回合,史阿手里的木剑抵在刘泰胸口处。

史阿把剑抽回,喜道:“我今日使了全力,你能抵挡十三剑,已经很好了。”

刘泰知道自己进步很快,但他并不满足。

“我学的还是太慢了!”

“不慢了,你才学了半年,而且你力道太小,再过一年,你定能抵挡我五十剑。”

“我要半年之后可以抵挡兄长一百剑!”

刘泰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以后不仅要练习剑术,还要多吃肉,快点长身体,同时也要练一练跑步和举重,让自己的力道更大,这样才能耍得动大刀。

“哈哈哈……好,好!”

史阿不太相信刘泰半年后能抵挡得住自己一百剑。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自己这位义弟练习剑术确实非常用功。

除此之外,这位义弟还让人找来史书和兵书,他说要看很多很多的书。

泰弟之志不小啊!

入夜后,斥候回报,黄县兵马并无异动,没有兵马出城。

半夜子时。

史阿带领兵马举着火把,擂鼓出来到城下。

然后熄火,只是让军士在黑暗中喊杀喊冲。

城里。

县令刘禄一直守在城上,听闻城外鼓声响时,急忙让士卒和百姓都登城拒敌。

可是城外的人马却突然熄灭了火把,紧接着传来杂乱的喊杀声。

刘禄以为城外之敌已经开始攻城,黑暗中又看不到,急忙下令扔下石头和擂木。

结果众人紧张的扔了半天,却听不到城外有惨叫声。

而且听那喊杀声,似乎还在很远的地方,根本不在城下。

“停,停下。”

刘禄连忙下令。

又让人往城外扔下几支火把,探头一看,城下根本没有人。

“县君,贼人并未攻城,乃是佯攻,会不会……他们佯攻此处,而实攻他处!”旁边的主簿提醒道。

刘禄心里一凛,急道:“快让人去看看,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过了一会,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说是其他三面皆无异动,城外似乎没有贼人。

“奇怪了,贼人如此作势而来,却又不攻,是何用意?”主簿疑惑不解。

“哼,这还用想吗?肯定是想以此扰乱我城中士众之心,迫我献城出降罢了!”

“县君,贼人若是全力相攻,只怕我们……守不住此城啊!”

“守不住也要守!吾乃惤县县令,职在守城护民,岂可惧贼而降!”

“县君,当利、掖县和曲成县皆望风而降,贼人势大,且又善待东莱百姓,颇得众心,不如……”

主簿的话还没说完,刘禄突然拔剑,刺进了对方的肚子。

刘禄拔出剑,看着主簿缓缓倒下的尸体,怒道:

“大敌当前,敢有心向逆贼者,吾必杀之!”

旁边众人皆惊不敢言。

刘禄在惤县向来强势,据说他与东莱太守李胜乃是至交好友。

有了太守的撑腰,惤县众人平日不敢忤逆,对他甚是畏惧。

“你们大可放心,李府君明日将会亲自率兵来援!”

刘禄认为东莱太守李胜会带兵来援救自己。

大约半个时辰后,城外的鼓声和喊杀声突然停了,悄若无人。

刘禄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又看不到,只好派人垂索出城去查探,才知道城外之敌已经退兵归营。

“哼,无胆鼠辈!装腔作势罢了!”

刘禄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却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如果贼众真的攻城,凭自己城中数百人马,肯定守不住。

唯一的希望还是等待黄县李太守的兵马来援。

刘禄整夜守在城上,时刻留意着城外的动静。

天亮不久,刘禄哈欠连连,刚想回县衙歇一歇,却又见史阿率领兵马到了城下请战。

刘禄并不回应,就那么站在城上望着城外的兵马。

而在城外,史阿也看着刘禄。

知道对方不敢出战,自己也不退兵,就那么守在城外,让城中之众不得安歇。

将近午时,派到曲成县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

“禀将军,据曲成县吴县令说,董卓董仲颖如今乃是并州牧,去年朝廷征为少府,董卓不肯就任,如今仍在并州。”

并州牧,人还在并州。

曲成县令吴玉是并州人,他说的话应该不会有误。

这么说来,义弟刘泰的梦只不过是梦罢了,不可能成真!

史阿顿感失落。

左右看看,却不见刘泰的身影,才记起泰弟留在营中健身练剑。

“收兵,归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