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趁机套取我的治疗手段,挺有巧思的啊!”胡青牛啧啧称奇,
“看你精神饱满,腿脚有劲,显然不是寒毒入体,那么就是你的身边人了!”
“你此番前来,是想将我的医术套用在他身上,进而解决寒毒之苦?”
说着他冷冷一笑,
“如果那人是我明教中人,那么我可以为他救治!”
“但如果是旁的门派出身,对不起,送客!”
常遇春在旁着急得满头大汗,正想说什么,便看到乔峰依然一脸平静,
“薛神医的确存在,并且也的确是治愈了掌力侵入五脏六腑,命悬一线的一位伤者!”
“他跟你不一样,即使有人跟他不对付,但对于伤者,还是能一视同仁!”
“或许,这便是他医术比你高超的原因吧!”
“别在这胡说八道!”胡青牛见到他不断贬低自己的医术,顿时就来气了,
“这天下医术能超过我的绝无仅有,了不起能与我并排!”
他自忖医术高超,自号“蝶谷医仙”,在医道的确是有极深的造诣。
“况且,我的医术高低,也不是你这小子能来评判的!”
说着他大手一挥,转身不再理会乔峰,
“来人,送客!”
胡青牛除了有个“蝶谷医仙”的称号,还流传个“见死不救”。
因为非明教中人他决然不救治,丝毫不理会对方开出什么惊人条件。
所以对于名声来说他不甚在乎,但这家伙说世上还有超过自己医术的神医,听着就觉得不爽兼离谱!
他不想再看到这碍眼的家伙,直接示意药童赶人。
“常遇春你也给我走!”
随即想到这小子跟常遇春认识,也懒得见这家伙,将他也一并给赶走。
常遇春脚步没动,而是先看了看身边的乔峰。
“常大哥,从你进谷到今日,总共待了多久?”
乔峰忽地开口,再度吸引了胡青牛的注意。
他背对着没转身,但脚下却像是定住了。
“记不太清了,”常遇春想了想回道,
“约莫三四个月吧!”
乔峰闻言摇头,“可惜薛神医已经逝世,江湖不见杏林圣手,不过我若是学医,想必治愈常大哥无须如此之久……”
胡青牛听之冷笑,正欲说几句,嘲讽那薛神医只是杜撰胡说,紧接着便听到乔峰接着问道,
“那江湖上是否还有其他神医,我去跟随学艺,应当很快能有所成!”
“哼!”
常遇春还未回答,便看到胡青牛拂袖转身,
“小子,你还真以为医术能随随便便学会?”
“本座钻研医道数十年,天赋绝伦,也只是说勉强独步天下!”
“你这个从来没接触过医术的小屁孩,竟然敢妄言能学有所成?”
乔峰语气平静,“我今年才十一岁有余,身负先天真气,若得名师,或许无需十年便可有所成!”
“你说什么?”
胡青牛听之一震,终于是露出惊诧无比的神情!
只见他快步来到乔峰近前,直接伸手搭在他手上,
只是略微探查一番,他就表情古怪地看向乔峰。
“你的内力的确非同凡响,听起来如滔滔江河,奔涌不息!”
“并且也的确无比精纯,属实是大派心法!”
“只是,你确信所怀乃极其罕见的先天真气,还有,”他抬了抬头,对上乔峰的眼睛,
“你刚才说你几岁?”
闻言乔峰一脸认真,“十一二岁,没有错!”
……
最终乔峰还是顺利在蝴蝶谷住了下来,因为胡青牛忽然对他起了很大的兴趣。
一个是他的确是身负先天真气,胡青牛切身感受了一番。
唯有真气入体,他才能体会到先天真气的奥妙!
再者,他对于这个看似少年,实则处在孩童蜕变少年的进程的家伙的身体感兴趣。
这般体型,迥异于寻常人,或许有什么地方是颇为不凡,可以进行研究,对医术或许有帮助。
至于乔峰此举,是心血来潮,但也可以说是深思熟虑。
宋青书的寒毒,不能一味地依靠全本的《九阳真经》。
若是一直凑不齐,那岂不是永世无望?
所以,得做多手准备。
对于医术,乔峰此前虽说算一窍不通,但习武之人对于穴位那是无比熟悉,因此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之后便是学习药理,分辨药草药性等,踏上医术学徒的第一步。
当然,《九阳真经》的凑齐进程也在努力。
武当那边,也在派人去跟少林寺的人交涉,表明想以《纯阳无极功》来置换《少林九阳功》。
因为此时的武当派已经是凑到了两本九阳功,加上少林便几乎能集齐《九阳真经》。
或者其中还有差异,但以张三丰的武道底蕴,也很有可能将其被补全。
乔峰在来之前,也已经是找人传信回武当,阐明了自己的去向,还表示若有最新消息,随时可以来蝴蝶谷找自己。
若是顺利,那自然是无话说。
可如果不顺,那他可能要去少林一趟了。
他也不会一直待在此地,可以一边学习,一边随时关注江湖消息。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伺机而动完全没问题。
武道一路,他几乎无须再做什么,只需要不断精湛内力,积攒底蕴。
所以自然可以分出时间来认真学习医术,这不仅是可以让他多一技傍身,更是可以让他在危机时刻,可以保住自己跟身边人的性命。
前尘阿朱阿紫的遗憾,今世不想再上演。
而在乔峰住下来后,胡青牛一开始也只是简单地给出几本医术让他去自学。
不过,乔峰却是学得很认真,并且入门极快!
不止如此,胡青牛甚少理他,只在有所求的时候会进行指导。
但乔峰却会主动跟药童进行交流,学药材,通药理,明药性。
只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的医术知识储备就大增!
常遇春见状,也都不由地感慨了一句,
“无忌老弟,你可真是个天才!”
乔峰对此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说什么。
常遇春伤势日渐完好,临近彻底痊愈。
犹豫许久,他还是准备跟乔峰告别。
离别前的一个晚上,他们把茶言欢。
当常遇春聊到想要驱除鞑子,还汉民一片美好江山时,乔峰思索了会,道,
“常大哥,要不我将《武穆遗书》传于你吧!”